一种节能速热的多桶式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22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速热的多桶式热水器,所述多桶式热水器包括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第三桶体、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第一加热桶体相连,所述第三桶体上端分别与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相连接,所述第三桶体底部与第一加热桶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桶体上设有出水管,所述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上分别设有第一加热模组、第二加热模组。现有单桶或双桶式热水器存在加热效率低下,热水的水温不均匀等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形成双加热结构,扩大了水的受热面积,提高了加热效率。

A multi barrel water heater with energy saving and fast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速热的多桶式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水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速热的多桶式热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洗浴间已经成为了每一个房屋的必备设施。而为能确保消费者能够随心所欲的使用热水,热水器应运而生。现有热水器多采用单桶或双桶式结构,通过对流入桶内的水加热,产生热水。但现有单桶或双桶式热水器存在加热效率低下,热水的水温不均匀、桶内热水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速热的多桶式热水器,以提高热水器的加热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速热的多桶式热水器,所述多桶式热水器包括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第三桶体、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第一加热桶体相连,所述第三桶体上端分别与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相连接,所述第三桶体底部与第一加热桶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桶体上设有出水管,所述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上分别设有第一加热模组、第二加热模组。进一步地,所述多桶式热水器还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三桶体上端与第一加热桶体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所述第三桶体上端与第二加热桶体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所述第一连通管低于所述第二连通管与第三桶体连接处。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一端插于第一加热桶体内,且所述进水管位于第一加热桶体内的一端贴近所述第一加热桶体内部底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桶体由若干个内胆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模组、第二加热模组均为电热管模组,所述第一加热模组、第二加热模组分别安装在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内部。<br>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还设有防真空阀,所述防真空阀高于第一加热桶体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热桶体的侧壁还设有温度压力安全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形成双加热结构,扩大了水的受热面积,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本技术通过采用第一加热桶体与第三桶体进行上、下相连,形成环形蓄水结构,利用热水、冷水密度不同,使第一加热桶体内的热水与第三桶体内的冷水可以在环形蓄水结构中形成水流,促进冷热水之间的接触,提高热水温度的均匀性。同时第一加热桶体与第三桶体及第二加热桶体的入水管道都在底部,在放水时可以推动热水从上端出水口排出直至桶内完全变成冷水,从而实现热水的充分利用。同时在加热时可配合温度感应控制逻辑电路优先保证对第二加热桶体的水的加热,从而实现短时间内第二加热桶体内水的快速温升,以增加短时间内的使用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节能速热的多桶式热水器,如图1、图2所示,所述多桶式热水器包括第一加热桶体1、第二加热桶体2、第三桶体3、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与第一加热桶体1相连,所述第三桶体3上端分别与第一加热桶体1、第二加热桶体2相连接,所述第三桶体3底部与第一加热桶体1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桶体2上设有出水管8,所述第一加热桶体1、第二加热桶体2上分别设有第一加热模组12、第二加热模组22。可选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多桶式热水器还包括第一连通管5、第二连通管6,所述第三桶体3上端与第一加热桶体1通过第一连通管5相连,所述第三桶体3上端与第二加热桶体2通过第二连通管6相连,所述第一连通管5低于所述第二连通管6与第三桶体3连接处。其中,如图1、图2所示,第二连通管6插于第二加热桶体2的一端靠近第二加热桶体2内的底部,出水管8与第二加热桶体2顶部相连。在加水加热时,进水管向第一加热桶体内通入自来水,自来水在重力作用下部分流入第三桶体,第一加热模组对第一加热桶体内自来水进行加热,至第一加热桶体加满时,高温热水由于密度小,处于第一加热桶体顶部,通过第一连通管流入第三桶体中,与第三桶体中上部的水进行混合,形成初级热水,并通过第二连通管流入第二加热桶体中,由第二加热模组对流入的热水进行再次加热,使水温达到指定温度,并通过第二加热桶体中的出水管流出供水。在蓄水加热时,停止进水,由第一加热模组对第一加热桶体内自来水进行加热,使热水由于温度升高,密度变小,而在第一加热桶体内上升,第一加热桶体顶部的水则流入第三桶体内,而第三桶体内的低温热水则下沉,并从底部流入第一加热桶内,继续由第一加热模组进行加热。使第一加热桶体、第三桶体内的水可以循环流动受热,提高热水温度的均匀性。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形成双加热结构,扩大了水的受热面积,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第一加热桶体与第三桶体进行上、下相连,形成环形蓄水结构,利用热水、冷水密度不同,使第一加热桶体内的热水与第三桶体内的冷水可以在环形蓄水结构中形成水流,促进冷热水之间的接触,提高热水温度的均匀性。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进水管4一端插于第一加热桶体1内,且所述进水管4位于第一加热桶体1内的一端贴近所述第一加热桶体1内部底面。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加热桶体1与第三桶体3底部通过第三连通管7连接,进水管4为U型结构,且进水管4的一部分插于第一加热桶体1内,并靠近第三连通管7的一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进水管的一端贴近第一加热桶体内部底面,且将进水管的一端与第三连通管的一端对齐,使外界冷水在进入第一加热桶体内后,可以快速流入第三桶体内,提高注水效率。可选的,所述第三桶体3由若干个内胆组成。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桶体3采用单个内胆结构,但根据实际需要,也可采用多个内胆并排。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加热模组12、第二加热模组22均为电热管模组,所述第一加热模组12、第二加热模组22分别安装在第一加热桶体1、第二加热桶体2内部。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加热模组12、第二加热模组22均为电热管,且安装在第一加热桶体1、第二加热桶体2内的底部,第一加热桶体1、第二加热桶体2在电热管处分别设有第一排水管11、第二排水管12。可选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进水管4上还设有防真空阀9,所述防真空阀9高于第一加热桶体1上表面。其中,如图1、图2所示,防真空阀9为防真空排气阀9,且位于多桶式热水器的最高处。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防真空排气阀,使热水器具有泄压功能,避免管道因温度及压力的影响而损坏,提高热水器的使用安全性。可选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二加热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速热的多桶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桶式热水器包括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第三桶体、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第一加热桶体相连,所述第三桶体上端分别与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相连接,所述第三桶体底部与第一加热桶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桶体上设有出水管,所述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上分别设有第一加热模组、第二加热模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速热的多桶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桶式热水器包括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第三桶体、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第一加热桶体相连,所述第三桶体上端分别与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相连接,所述第三桶体底部与第一加热桶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桶体上设有出水管,所述第一加热桶体、第二加热桶体上分别设有第一加热模组、第二加热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速热的多桶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桶式热水器还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三桶体上端与第一加热桶体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所述第三桶体上端与第二加热桶体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所述第一连通管低于所述第二连通管与第三桶体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速热的多桶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力进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