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07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炉体的顶端开有进料口,炉体的底端开有出料口,炉体包括上部的燃烧炉及下部的出灰斗,燃烧炉为中空结构以形成燃烧室,燃烧炉为圆筒形结构,出灰斗为中空结构以形成出灰通道,出灰斗为圆锥形结构,炉体内位于燃烧室与出灰通道之间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上开有若干个通孔,分隔板的上端邻近燃烧室的内壁处设置有挡板,挡板为环形结构,挡板、分隔板与燃烧室的内壁相配合以形成水槽。所述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通过设置分隔板以将燃烧室与出灰通道分隔开来,未燃烧的垃圾不能进入出灰通道,燃烧后形成的料灰能够从通孔中进入出灰通道,进而在燃烧垃圾的同时能够进行排灰,从而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

The furnace body of a garbage disposal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填埋,但是,填埋将占用大量土地,且生活垃圾产生的渗滤液还可能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焚烧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方法,由此,垃圾处理机应运而生。炉体是垃圾处理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市场上垃圾处理机的炉体工作时,燃烧后的料灰一次性经出灰斗排出,其出灰效率较低,需要等到料灰都排出后才能进行下一次垃圾处理,进而大大影响出灰效率,其次,料灰排出时,还携带有大量的热量,易造成出灰绞龙损坏,此外,炉体内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沿炉体内壁滑落后会与料灰混合在一起,造成出灰困难,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以解决现有炉体出灰效率低,出灰困难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炉体的顶端开有进料口,且炉体的底端开有出料口,所述炉体包括上部的燃烧炉及下部的出灰斗,所述燃烧炉为中空结构以形成燃烧室,且所述燃烧炉为圆筒形结构以使得所述燃烧室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所述出灰斗为中空结构以形成出灰通道,且所述出灰斗为圆锥形结构以使得所述出灰通道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递减,所述炉体内位于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出灰通道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开有若干个通孔以使得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出灰通道相连通,所述分隔板的上端邻近所述燃烧室的内壁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为环形结构,且所述挡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燃烧室的内壁相配合以形成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水槽,所述燃烧炉的侧壁上开有与所述水槽相连通的排水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燃烧炉包括内层壳体及外层壳体,所述内层壳体与所述外层壳体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保温材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温材料为蓄火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若干个通孔均匀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体上位于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炉体上,且所述销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销轴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铰接,所述电动推杆铰接于所述炉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通过设置分隔板以将燃烧室与出灰通道分隔开来,未燃烧的垃圾不能进入出灰通道,燃烧后形成的料灰能够从通孔中进入出灰通道,进而在燃烧垃圾的同时能够进行排灰,从而大大提高了排灰效率,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且分隔板的存在,使得部分料灰不会直接进入出灰通道,会在分隔板上有所停留,料灰温度会有所下降,避免损坏出灰绞龙,此外,水槽的设置,能够避免冷凝水与料灰混合,且水槽中收集的冷凝水能够对分隔板上料灰进行降温,进一步降低了料灰的温度,避免损坏出灰绞龙。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的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炉体的顶端开有进料口2,且炉体的底端开有出料口11,所述炉体包括上部的燃烧炉1及下部的出灰斗3,所述燃烧炉1为中空结构以形成燃烧室5,且所述燃烧炉1为圆筒形结构以使得所述燃烧室5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进料口2与所述燃烧室5相连通,所述出灰斗3为中空结构以形成出灰通道8,且所述出灰斗3为圆锥形结构以使得所述出灰通道8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递减,所述炉体内位于所述燃烧室5与所述出灰通道8之间设置有分隔板9,所述分隔板9上开有若干个通孔以使得所述燃烧室5与所述出灰通道8相连通,所述的若干个通孔均匀分布,所述分隔板9的上端邻近所述燃烧室5的内壁处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为环形结构,且所述挡板10、所述分隔板9与所述燃烧室5的内壁相配合以形成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水槽,所述燃烧炉1的侧壁上开有与所述水槽相连通的排水孔。为了保证燃烧炉1内温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炉1包括内层壳体及外层壳体,所述内层壳体与所述外层壳体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为蓄火砖。本实施例中,所述炉体上位于所述进料口2处设置有盖板4,所述盖板4上固定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炉体上,且所述销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一端与所述销轴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杆7的另一端与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铰接,所述电动推杆6铰接于所述炉体上。上述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通过设置分隔板9以将燃烧室5与出灰通道8分隔开来,未燃烧的垃圾不能进入出灰通道8,燃烧后形成的料灰能够从通孔中进入出灰通道8,进而在燃烧垃圾的同时能够进行排灰,从而大大提高了排灰效率,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且分隔板9的存在,使得部分料灰不会直接进入出灰通道8,会在分隔板9上有所停留,料灰温度会有所下降,避免损坏出灰绞龙,此外,水槽的设置,能够避免冷凝水与料灰混合,且水槽中收集的冷凝水能够对分隔板9上料灰进行降温,进一步降低了料灰的温度,避免损坏出灰绞龙。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炉体的顶端开有进料口,且炉体的底端开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上部的燃烧炉及下部的出灰斗,所述燃烧炉为中空结构以形成燃烧室,且所述燃烧炉为圆筒形结构以使得所述燃烧室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所述出灰斗为中空结构以形成出灰通道,且所述出灰斗为圆锥形结构以使得所述出灰通道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递减,所述炉体内位于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出灰通道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开有若干个通孔以使得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出灰通道相连通,所述分隔板的上端邻近所述燃烧室的内壁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为环形结构,且所述挡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燃烧室的内壁相配合以形成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水槽,所述燃烧炉的侧壁上开有与所述水槽相连通的排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处理机的炉体,炉体的顶端开有进料口,且炉体的底端开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上部的燃烧炉及下部的出灰斗,所述燃烧炉为中空结构以形成燃烧室,且所述燃烧炉为圆筒形结构以使得所述燃烧室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所述出灰斗为中空结构以形成出灰通道,且所述出灰斗为圆锥形结构以使得所述出灰通道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递减,所述炉体内位于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出灰通道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开有若干个通孔以使得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出灰通道相连通,所述分隔板的上端邻近所述燃烧室的内壁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为环形结构,且所述挡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燃烧室的内壁相配合以形成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水槽,所述燃烧炉的侧壁上开有与所述水槽相连通的排水孔。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润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