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PA6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4037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热PA6组合物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A.原料配方由如下组分组成:30%~34%PA6、42%~48%氢氧化镁、2.5%~10%马来酸酐接枝增韧剂、10%~12%玻璃纤维、0.4%~0.6%偶联剂、0.8%~1.2%流动改性剂和0.4%~0.5%抗氧剂。B.将上述配方中的马来酸酐接枝增韧剂和PA6以1:(0.5~3)的重量比例先造粒成预混料。C.将上述的预混料与剩余的所有原料一起混合并造粒。本方法避免了马来酸酐接枝增韧剂中的羧酸基团与氢氧化镁的酸碱中和副反应,从而提高了造粒拉条的加工性和产品物性。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rmal conductive PA6 com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热PA6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改性
,具体是一种导热PA6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将马来酸酐接枝的弹性体作为增韧剂与PA6共混来提高PA6的冲击强度是本行业已知的技术,将氢氧化镁作为导热剂来提搞PA6的导热系数也是已知的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将这三者在双螺杆挤出机内进行熔化共混时,马来酸酐接枝的弹性体中的羧酸基团会与组合物中的氢氧化镁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并且产生副产物水份,引起造粒拉条的加工性变差,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粒拉条加工性和物性均好的导热PA6的制作方法。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一种导热PA6组合物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组分组成:30%~34%PA6、42%~48%氢氧化镁、2.5%~10%马来酸酐接枝增韧剂、10%~12%玻璃纤维、0.4%~0.6%偶联剂、0.8%~1.2%流动改性剂和0.4%~0.5%抗氧剂;所述PA6,粘度为2.0~3.2;所述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热PA6组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A,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组分组成:30%~34%PA6、42%~48%氢氧化镁、2.5%~10%马来酸酐接枝增韧剂、10%~12%玻璃纤维、0.4%~0.6%偶联剂、0.8%~1.2%流动改性剂和0.4%~0.5%抗氧剂;/n所述PA6,粘度为2.0~3.2;/n所述氢氧化镁,颗粒粒径范围为D50<15μm并且D90<30μm;/n所述的马来酸酐接枝增韧剂可以是马来酸酐接枝POE、马来酸酐接枝EPDM的一种或一种以上;/n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合股无捻玻璃纤维,直径为8~15μm、线密度为1200~2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PA6组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组分组成:30%~34%PA6、42%~48%氢氧化镁、2.5%~10%马来酸酐接枝增韧剂、10%~12%玻璃纤维、0.4%~0.6%偶联剂、0.8%~1.2%流动改性剂和0.4%~0.5%抗氧剂;
所述PA6,粘度为2.0~3.2;
所述氢氧化镁,颗粒粒径范围为D50<15μm并且D90<30μm;
所述的马来酸酐接枝增韧剂可以是马来酸酐接枝POE、马来酸酐接枝EPDM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合股无捻玻璃纤维,直径为8~15μm、线密度为1200~2800的粗纱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德兴行塑胶母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