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量子点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90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量子点LED灯,包括LED芯片、安装座与灯罩,安装座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散热板,散热板底部设有第二凹槽,LED芯片置于第二凹槽内,LED芯片底部间隔设有透明连接座,透明连接座嵌入设有量子点层,LED芯片与透明连接座之间设有透光层,通过在安装座底部设置散热板,并将LED芯片嵌入安装在散热板底部,增大LED芯片与散热板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及LED芯片的使用寿命,同时在LED芯片底部间隔设置透明连接座,并在透明连接座中部嵌入安装量子点层,提高了LED灯的照明效果,并在量子点层结构与LED芯片之间设置透光层,在隔离LED芯片产生的热量同时提高量子点层的稳定性及显色效果。

Indoor quantum dot LED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量子点LED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灯,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室内量子点LED灯。
技术介绍
量子点是能够发光的纳米级半导体晶体,当暴露在可见光下或电流时,将会发出明亮的有光谱纯色的可见光,它让LED台灯发出的普通刺眼亮光转变成柔和的光亮,依靠的正是光致发光的原理,LED台灯发出的光激发量子点时,量子点就会产生颜色,而现有技术中的LED发光不稳定,显色效果较差,且LED在长时间发光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影响LED的使用寿命,目前为了提高出光效果,将量子点与LED灯贴合紧密,但LED温度过高不仅影响LED灯的使用寿命,且影响量子点的出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室内量子点LED灯,以期望解决现有的LED灯发光不稳定或显色效果较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量子点LED灯,包括LED芯片、安装座与灯罩,所述安装座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底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LED芯片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LED芯片底部间隔设有透明连接座,所述透明连接座嵌入设有量子点层,所述LED芯片与所述透明连接座之间设有透光层。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散热板顶部设有散热孔,所述安装座顶部设有多个散热槽。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散热板底部间隔设有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侧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有第二内螺纹。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灯罩底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透明连接座底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吻合,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吻合。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灯罩置于所述安装座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在安装座底部设置散热板,并将LED芯片嵌入安装在散热板底部,增大LED芯片与散热板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及LED芯片的使用寿命,同时在LED芯片底部间隔设置透明连接座,并在透明连接座中部嵌入安装量子点层,提高了LED灯的照明效果,并在量子点层结构与LED芯片之间设置透光层,在隔离LED芯片产生的热量同时提高量子点层的稳定性及显色效果,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室内量子点LED灯,结构简单,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室内量子点LED灯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说明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说明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板纵截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说明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透明连接座纵截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说明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板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说明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灯罩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LED芯片,2为安装座,3为灯罩,4为第一凹槽,5为散热板,6为第二凹槽,7为透明连接座,8为量子点层,9为透光层,10为散热孔,11为散热槽,12为第一环形槽,13为第二环形槽,14为第一内螺纹,15为第二内螺纹,16为第一外螺纹,17为第二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室内量子点LED灯,包括LED芯片1、安装座2与灯罩3,前述安装座2底部设置第一凹槽4,前述第一凹槽4设置在安装座2横向与纵向中轴线的交点处,在前述第一凹槽4内设置散热板5,前述散热板5可通过粘接,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前述第一凹槽4内,前述散热板5与前述第一凹槽4相互对应,且相互吻合,用于将LED芯片1产生的热量由散热板5吸收并释放,提高LED芯片1的散热效率,并在前述散热板5底部设置第二凹槽6,前述第二凹槽6设置在前述散热板5中部,同时将前述LED芯片1置于前述第二凹槽6内,前述LED芯片1可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在前述第二凹槽6内,并在前述第二凹槽6与前述LED芯片1相互吻合,用于增大LED芯片1与前述散热板5的接触面积,提高LED芯片1的散热效率,在前述LED芯片1底部间隔设置透明连接座7,前述透明连接座7安装在前述散热板5底部,并与前述第二凹槽6间隔设置,用于提高LED芯片1的发光强度及发光的稳定性,前述透明连接座7中部嵌入设置量子点层8,用于提高显色效果,并在前述LED芯片1与前述量子点层8结构之间设置透光层9,前述透光层9为隔热材料,该隔热材料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用于隔离LED芯片1所产生的热量,保持量子点层8的正常工作。通过在安装座2底部设置散热板5,并将LED芯片1嵌入安装在散热板5底部,增大LED芯片1与散热板5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及LED芯片1的使用寿命,同时在LED芯片1底部间隔设置透明连接座7,并在透明连接座7中部嵌入安装量子点层8,提高了LED灯的照明效果,并在量子点层8结构与LED芯片1之间设置透光层9,在隔离LED芯片1产生的热量同时提高量子点层8的稳定性及显色效果。参考图2,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LED芯片1的散热效率,提高LED芯片1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前述散热板5顶部设置散热孔10,前述散热孔10设置多个,并以矩阵排列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前述散热板5上,同时在前述安装座2顶部设置多个散热槽11,前述散热槽11与前述散热孔10之间间隔设置,用于提高散热效率。参考图1,图3,图4,图5,图6所示,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室内安装与拆卸,前述散热板5底部间隔设置第一环形槽12与第二环形槽13,前述第一环形槽12与前述第二环形槽13的圆心一致,前述第一环形槽12的直径大于前述第二环形槽13的直径,并在前述第一环形槽12内侧设置第一内螺纹14,前述第二环形槽13内设置第二内螺纹15,前述灯罩3底部设置第一外螺纹16,前述透明连接座7底部设置第二外螺纹17,前述第一外螺纹16与前述第一内螺纹14相互对应,且相互吻合,便于将灯罩3安装在前述安装座2底部,前述第二外螺纹17与前述第二内螺纹15相互对应,且相互吻合,便于将透明连接座7安装在前述第二环形槽13内。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量子点LED灯,包括LED芯片(1)、安装座(2)与灯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底部设有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内设有散热板(5),所述散热板(5)底部设有第二凹槽(6),所述LED芯片(1)置于所述第二凹槽(6)内,所述LED芯片(1)底部间隔设有透明连接座(7),所述透明连接座(7)嵌入设有量子点层(8),所述LED芯片(1)与所述透明连接座(7)之间设有透光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量子点LED灯,包括LED芯片(1)、安装座(2)与灯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底部设有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内设有散热板(5),所述散热板(5)底部设有第二凹槽(6),所述LED芯片(1)置于所述第二凹槽(6)内,所述LED芯片(1)底部间隔设有透明连接座(7),所述透明连接座(7)嵌入设有量子点层(8),所述LED芯片(1)与所述透明连接座(7)之间设有透光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量子点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5)顶部设有散热孔(10),所述安装座(2)顶部设有多个散热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量子点LED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锁谢晔王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日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