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用安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489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施工用安全带,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腰带,所述腰带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卡环,所述腰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环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背板、腰带、第一卡环、第一卡扣、吊带、第二卡环、第二卡扣、坐板、肩带、第三卡扣、拉力绳、三角受力带、保护带和第三卡环,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带挂绳多在腰部两侧或背部,在拉动挂绳时,员工身体向前倾斜,使拉力受力不均匀,容易损伤员工的腰部,致使员工腰部淤青,且吊在空中的员工使不上劲的问题,该施工用安全带,具备可保护员工腰部,方便员工使用力量的优点,提高了安全带的实用性,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Safety belt for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用安全带
本技术涉及安全带
,具体为施工用安全带。
技术介绍
安全带是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或发生坠落后将作业人员安全悬挂的个体防护装备,按照使用条件的不同,围杆作业安全带是通过围绕在固定构造物上的绳或带将人体绑定在固定的构造物附近,使作业人员的双手可以进行其他操作的安全带,区域限制安全带是用以限制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避免其到达可能发生坠落区域的安全带,坠落悬挂安全带是高处作业或登高人员发生坠落时,将作业人员悬挂的安全带。施工工人在高处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安全带,但是现有的安全带挂绳多在腰部两侧或背部,在拉动挂绳时,员工身体向前倾斜,使拉力受力不均匀,容易损伤员工的腰部,致使员工腰部淤青,且吊在空中的员工使不上劲,降低了安全带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施工用安全带,具备可保护员工腰部,方便员工使用力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带挂绳多在腰部两侧或背部,在拉动挂绳时,员工身体向前倾斜,使拉力受力不均匀,容易损伤员工的腰部,致使员工腰部淤青,且吊在空中的员工使不上劲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施工用安全带,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腰带,所述腰带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卡环,所述腰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环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扣,所述腰带前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吊带,所述吊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二卡环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背板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肩带,所述肩带的另一端位于背板的前侧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扣,所述肩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力绳,所述背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受力带,所述三角受力带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带,所述保护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与第三卡扣配合使用的第三卡环。优选的,所述背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吸附海绵,所述吸附海绵与使用者的背部接触。优选的,所述腰带位于第一卡环的左侧、吊带位于第二卡环的顶部和保护带位于第三卡环的底部均设置有长度调节器,所述腰带、吊带和保护带的端口均固定连接有卡板。优选的,所述肩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海绵,所述保护海绵的底部与使用者的肩膀接触。优选的,所述保护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拉伤海绵垫,所述防拉伤海绵垫的顶部与使用者的大腿内侧接触。优选的,所述腰带、吊带、肩带和保护带的材料均为尼龙,所述腰带、吊带、肩带和保护带的宽度均大于3厘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背板、腰带、第一卡环、第一卡扣、吊带、第二卡环、第二卡扣、坐板、肩带、第三卡扣、拉力绳、三角受力带、保护带和第三卡环,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带挂绳多在腰部两侧或背部,在拉动挂绳时,员工身体向前倾斜,使拉力受力不均匀,容易损伤员工的腰部,致使员工腰部淤青,且吊在空中的员工使不上劲的问题,该施工用安全带,具备可保护员工腰部,方便员工使用力量的优点,提高了安全带的实用性,便于使用者的使用。2、本技术通过吸附海绵的设置,增加了背板的柔软度,保护了员工的腰部,同时也可吸收员工的汗水,通过长度调节器和卡板的设置,可根据不同人的瘦胖程度,调节大小,同时卡板也防止了腰带、吊带和保护带脱离长度调节器,通过保护海绵的设置,可保护员工的肩膀,防止肩膀被拉伤,通过防拉伤海绵垫的设置,避免了保护带直接与员工大腿的内侧接触,防止了保护带损伤员工,通过腰带、吊带、肩带和保护带材质和宽度的设置,使腰带、吊带、肩带和保护带更加的牢固,避免了腰带、吊带、肩带和保护带出现断裂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后视图;图中:1.背板,2.腰带,3.第一卡环,4.第一卡扣,5.吊带,6.第二卡环,7.第二卡扣,8.坐板,9.肩带,10.第三卡扣,11.拉力绳,12.三角受力带,13.保护带,14.第三卡环,15.吸附海绵,16.长度调节器,17.卡板,18.保护海绵,19.防拉伤海绵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施工用安全带,包括背板1,背板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吸附海绵15,吸附海绵15与使用者的背部接触,通过吸附海绵15的设置,增加了背板1的柔软度,保护了员工的腰部,同时也可吸收员工的汗水,背板1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腰带2,腰带2位于第一卡环3的左侧、吊带5位于第二卡环6的顶部和保护带13位于第三卡环14的底部均设置有长度调节器16,腰带2、吊带5和保护带13的端口均固定连接有卡板17,通过长度调节器16和卡板17的设置,可根据不同人的瘦胖程度,调节大小,同时卡板17也防止了腰带2、吊带5和保护带13脱离长度调节器16,腰带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卡环3,腰带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环3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扣4,腰带2前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吊带5,吊带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环6,第二卡环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卡扣7,第二卡扣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坐板8,背板1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肩带9,肩带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海绵18,保护海绵18的底部与使用者的肩膀接触,通过保护海绵18的设置,可保护员工的肩膀,防止肩膀被拉伤,肩带9的另一端位于背板1的前侧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扣10,肩带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力绳11,背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受力带12,三角受力带1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带13,保护带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拉伤海绵垫19,防拉伤海绵垫19的顶部与使用者的大腿内侧接触,通过防拉伤海绵垫19的设置,避免了保护带13直接与员工大腿的内侧接触,防止了保护带损13伤员工,保护带1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与第三卡扣10配合使用的第三卡环14,腰带2、吊带5、肩带9和保护带13的材料均为尼龙,腰带2、吊带5、肩带9和保护带13的宽度均大于3厘米,通过腰带2、吊带5、肩带9和保护13带材质和宽度的设置,使腰带2、吊带5、肩带9和保护带13更加的牢固,避免了腰带2、吊带5、肩带9和保护带13出现断裂的情况。本技术将背板1放置在背后,向前拉动腰带2,将第一卡环3和第一卡扣4相互扣合,再利用长度调节器16调节腰带2的长度,使腰带2紧密贴合员工的前胸,向下拉动肩带9,再向上拉动保护带13,使三角受力带12位于员工的臀部,并扣合第三卡扣10和第三卡环14,利用长度调节器16调节吊带5的长度,使坐板8和员工的臀部呈水平线,再将拉绳与拉力绳11固定,拉绳与吊架固定,员工作业时,坐在坐板8的顶部工作,当无需坐板8时,也可通过打开第二卡扣7,将坐板8拆除。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施工用安全带,包括背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腰带(2),所述腰带(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卡环(3),所述腰带(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环(3)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扣(4),所述腰带(2)前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吊带(5),所述吊带(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环(6),所述第二卡环(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卡扣(7),所述第二卡扣(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坐板(8),所述背板(1)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肩带(9),所述肩带(9)的另一端位于背板(1)的前侧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扣(10),所述肩带(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力绳(11),所述背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受力带(12),所述三角受力带(1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带(13),所述保护带(1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与第三卡扣(10)配合使用的第三卡环(14)。/n

【技术特征摘要】
1.施工用安全带,包括背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腰带(2),所述腰带(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卡环(3),所述腰带(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环(3)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扣(4),所述腰带(2)前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吊带(5),所述吊带(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环(6),所述第二卡环(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卡扣(7),所述第二卡扣(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坐板(8),所述背板(1)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肩带(9),所述肩带(9)的另一端位于背板(1)的前侧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扣(10),所述肩带(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力绳(11),所述背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受力带(12),所述三角受力带(1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带(13),所述保护带(1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与第三卡扣(10)配合使用的第三卡环(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吸附海绵(1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淑平王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