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44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包括引流袋、造口袋、引流管、双腔尿管以及气囊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袋连接、另一端与双腔尿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囊管设置在双腔尿管上且与双腔尿管连通,所述造口袋上设置有粘贴圈、排污口以及伸入孔,所述伸入孔处安装有固定套筒,还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橡胶塞,所述双腔尿管插入第一橡胶塞穿过伸入孔从粘贴圈穿出,所述连接筒与固定套筒可拆卸连接。引流管与双腔尿管连接,防止液体漏出污染衣被,通过气囊管进行内固定,通过调整连接筒的位置使得连接筒与固定套筒连接,使得双腔尿管位于伸入孔与气囊管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防止气囊管移动损伤患者的肠道黏膜壁。

A device for cleaning ene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
技术介绍
灌肠法是用灌肠软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稀释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的作用。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灌肠方法也不尽相同。例如,溃疡性结肠炎需用莎尔福灌肠,排便困难的需要清洁灌肠,急性胰腺炎肠蠕动减少有腹胀的病人,需要中药液大黄加芒硝灌肠,肝性脑病的需要白醋灌肠,还有一些出血的需要凝血酶灌肠,等等。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灌肠器的双腔尿管多通过气囊或水囊进行内固定,固定方式较为单一,气囊或水囊容易移动对患者的肠道黏膜壁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解决了存在现有的灌肠器的双腔尿管多通过气囊或水囊进行内固定,固定方式较为单一,气囊或水囊容易移动对患者的肠道黏膜壁造成损伤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包括引流袋、造口袋、引流管、双腔尿管以及气囊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袋连接、另一端与双腔尿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囊管设置在双腔尿管上且与双腔尿管连通,所述造口袋上设置有粘贴圈、排污口以及伸入孔,所述伸入孔处安装有固定套筒,还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橡胶塞,所述双腔尿管插入第一橡胶塞穿过伸入孔从粘贴圈穿出,所述连接筒与固定套筒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进一步地,所述双腔尿管上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绳,所述保护套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绳套设在固定套筒和连接筒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设置有第二橡胶塞,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和双腔尿管的一端均插入第二橡胶塞相互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塞子,所述塞子伸入所述固定套筒内与固定套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筒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套筒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与连接筒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排污口设置有开关,所述排污口连接有尿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引流管与双腔尿管连接,防止液体漏出污染衣被,通过气囊管进行内固定,同时通过调整连接筒的位置使得连接筒与固定套筒连接,双腔尿管与第一橡胶塞之间通过相互摩擦防止双腔尿管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出现移动,使得双腔尿管位于伸入孔与气囊管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防止气囊管移动损伤患者的肠道黏膜壁。2.本技术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保护套通过两端的弹性绳固定在固定套筒与连接筒之间,便于灌肠完毕后,连接筒与固定套筒分离后双腔尿管退入到保护套内,并且保护套的另一端通过弹性绳进行封闭,减少异味刺激,避免双腔尿管上附着的液体飞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的设置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使用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引流袋、2-造口袋、3-引流管、4-双腔尿管、5-气囊管、6-粘贴圈、7-伸入孔、8-排污口、9-固定套筒、10-连接筒、11-第一橡胶塞、12-流量调节器、13-保护套、14-弹性绳、15-固定筒、16-第二橡胶塞、17-塞子、18-开关、19-尿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包括引流袋1、造口袋2、引流管3、双腔尿管4以及气囊管5,所述引流管3的一端与引流袋1连接、另一端与双腔尿管4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囊管5设置在双腔尿管4上且与双腔尿管4连通,所述造口袋2上设置有粘贴圈6、排污口8以及伸入孔7,所述伸入孔7处安装有固定套筒9,还包括连接筒10,所述连接筒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橡胶塞11,所述双腔尿管4插入第一橡胶塞11穿过伸入孔7从粘贴圈6穿出,所述连接筒10与固定套筒9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引流管3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12。实施时,便于通过流量调节器12调节引流管3的流速。优选地,还包括固定筒15,所述固定筒15内设置有第二橡胶塞16,所述引流管3的另一端和双腔尿管4的一端均插入第二橡胶塞16相互连通。实施时,引流管3和双腔尿管4拆分方便,便于对双腔尿管4和引流管3进行更换。另外,还包括塞子17,所述塞子17伸入所述固定套筒9内与固定套筒9连接。实施时,灌肠完毕后,双腔尿管4退出造口袋2,此时便于通过塞子17对固定套筒9进行封闭,便于对造口袋2进行止流。具体地,所述固定套筒9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筒10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套筒9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与连接筒10螺纹连接。实施时,固定套筒9与连接筒10之间螺纹连接,便于安装、拆卸。优选地,所述排污口8设置有开关18,所述排污口8连接有尿壶19。实施时,打开开关18,使得造口袋2通过排污口8与尿壶19连通,便于造口袋2内的物体排放到尿壶19中。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将造口袋2妥善固定于造口处,用液体石蜡充分润滑双腔尿管4表面后,操作者将双腔尿管4穿过伸入孔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袋、造口袋、引流管、双腔尿管以及气囊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袋连接、另一端与双腔尿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囊管设置在双腔尿管上且与双腔尿管连通,所述造口袋上设置有粘贴圈、排污口以及伸入孔,所述伸入孔处安装有固定套筒,还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橡胶塞,所述双腔尿管插入第一橡胶塞穿过伸入孔从粘贴圈穿出,所述连接筒与固定套筒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袋、造口袋、引流管、双腔尿管以及气囊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袋连接、另一端与双腔尿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囊管设置在双腔尿管上且与双腔尿管连通,所述造口袋上设置有粘贴圈、排污口以及伸入孔,所述伸入孔处安装有固定套筒,还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橡胶塞,所述双腔尿管插入第一橡胶塞穿过伸入孔从粘贴圈穿出,所述连接筒与固定套筒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造口清洁灌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尿管上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绳,所述保护套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述予刘小芬
申请(专利权)人:大竹县人民医院杨述予刘小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