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军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颈椎固定与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30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颈椎固定与牵引装置,主要涉及颈椎固定与牵引设备领域。一种简易颈椎固定与牵引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上设置头部固定夹、头枕、颈垫和颈部固定夹,所述头部固定夹和颈部固定夹均具有两片,所述头部固定夹、头枕、颈垫和颈部固定夹的位置可微调,两个所述头部固定夹顶部的底板上设置架体,所述架体为角度可调节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若干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为简单,调整方便,能够很好地实现患者头颈部的固定与颈四头带的牵引。

A simple cervical fixation and tr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颈椎固定与牵引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颈椎固定与牵引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简易颈椎固定与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上颈椎脱位、颈椎不稳合并颈髓损伤等严重的颈椎受损疾病,在进行治疗时主要采用仰卧位头部牵引的方式或者头颈部固定的方式,在恢复过程中也要对患者头颈部进行固定,防止头部在转动过程中造成颈椎错位。目前对于头颈固定并无很好的装置,且在进行颈部牵引治疗时也没有安全的保障措施。我在之前设计了几款用于头颈固定和颈部拉伸的框架结构颈部固定及拉伸装置,但是这几款结构还是略显冗余,调整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颈椎固定与牵引装置,它结构更为简单,调整方便,能够很好地实现患者头颈部的固定与颈四头带的牵引。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简易颈椎固定与牵引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上设置头部固定夹、头枕、颈垫和颈部固定夹,所述头部固定夹和颈部固定夹均具有两片,所述头枕位于两个所述头部固定夹之间,所述颈垫位于两所述头部固定夹下方,两所述颈部固定夹分别位于颈垫的两侧,所述头部固定夹、头枕、颈垫和颈部固定夹的位置可微调,两个所述头部固定夹顶部的底板上设置架体,所述架体为角度可调节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若干滑轮。所述底板顶面设置魔术贴毛面,所述头部固定夹、头枕与底板相接触一面设置魔术贴钩面,所述头部固定夹、头枕通过魔术贴钩面与魔术贴毛面的配合与所述底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头部固定夹之间设置额带,所述额带与头部固定夹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架体包括底座、连接杆和安装杆,所述底座与连接杆一端枢接,所述连接杆远离底座一端与安装杆枢接,多个所述滑轮呈线性转动安装在安装杆上,所述底座与连接杆枢接点、所述连接杆与安装杆枢接点处均设置紧固栓,通过紧固栓的紧固将所述底座与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安装杆固定。所述底板上的颈垫与两个所述颈部固定夹共线。所述底板上的颈垫和两个所述颈部固定夹安装位处设置滑轨,所述滑轨远离底板的一端宽度大于靠近底板一端的宽度,所述颈垫、颈部固定夹与底板相接触一面设置与滑轨相配合的滑道,所述颈垫与颈部固定夹可通过所述滑道与滑轨的配合下平移,两个所述颈部固定夹一侧均设置沉头螺栓,所述沉头螺栓贯通颈部固定夹厚度方向,通过所述沉头螺栓的紧固,将所述颈部固定夹进行固定。所述底板底部设置两个肩垫,所述肩垫在底板上的位置可调。所述头枕为充气头枕,所述头枕内设置双螺旋通道,所述双螺旋通道管道连接气泵,所述气泵与双螺旋通道之间串连二位五通电磁阀。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头部固定架对患者头部两侧进行夹紧,头枕对患者后脑进行支撑,颈垫对患者后颈进行支撑,颈部固定夹对患者的颈部两侧进行夹紧,从而起到对患者头部的良好固定效果,通过架体的角度可调节,使其中一个滑轮与患者颈部水平,利用颈四头带的拉线穿过滑轮,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拉伸操作。本装置结构更为简单,调整方便,能够很好地实现患者头颈部的固定与颈四头带的牵引。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5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底板;2、头部固定夹;3、头枕;4、颈垫;5、颈部固定夹;6、架体;7、滑轮;8、魔术贴毛面;9、魔术贴钩面;10、额带;11、底座;12、连接杆;13、安装杆;14、滑轨;15、滑道;16、肩垫;17、气泵;18、颈四头带。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简易颈椎固定与牵引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作为各部件的安装位置,所述底板1顶面上设置头部固定夹2、头枕3、颈垫4和颈部固定夹5。所述头部固定夹2和颈部固定夹5均具有两片,所述头部固定架2、颈部固定夹5两两之间均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头部固定架相对一侧均设置与头部轮廓相适应的内凹弧面。所述头部固定架对患者头部两侧进行固定,所述颈部固定夹对患者颈部两侧进行固定。所述头枕3位于两个所述头部固定夹2之间,所述头枕对患者后脑进行支撑,所述颈垫4位于两所述头部固定夹2下方,所述颈垫对患者后颈进行支撑。两所述颈部固定夹5分别位于颈垫4的两侧,两个所述颈部固定夹与颈垫接触一侧圆润过渡。所述头部固定夹2、头枕3、颈垫4和颈部固定夹5的位置可微调,从而适应不同头部尺寸的患者。两个所述头部固定夹2顶部的底板1上设置架体6,所述架体6为角度可调节架体,所述架体6上设置若干滑轮7。通过调节架体的角度,可以使其中一个滑轮与患者颈部平行,将颈四头带安置在患者颈部,通过滑轮作为颈四头带牵引带的支撑,可以实现对颈椎的拉伸操作。本装置结构更为简单,调整方便,能够很好地实现患者头颈部的固定与颈四头带的牵引。具体的,所述底板1顶面设置魔术贴毛面8,所述头部固定夹2、头枕3与底板1相接触一面设置魔术贴钩面9,所述头部固定夹2、头枕3通过魔术贴钩面9与魔术贴毛面8的配合与所述底板1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钩面的配合,可以使头部固定夹、头枕相对于底板进行更为方便的调节,从而使其适配不同头部尺寸的患者,对患者进行更稳定的固定。具体的,两个所述头部固定夹2之间设置额带10,所述额带10与头部固定夹2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额带的设置,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辅助固定,且额带的长度利用魔术贴的配合可调节,可以适应不同头部尺寸的患者。具体的,所述架体6包括底座11、连接杆12和安装杆13,所述底座11与连接杆12一端枢接,所述连接杆12远离底座11一端与安装杆13枢接,多个所述滑轮7呈线性转动安装在安装杆13上,所述底座11与连接杆12枢接点、所述连接杆12与安装杆13枢接点处均设置紧固栓,通过紧固栓的紧固将所述底座11与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与安装杆13固定。通过紧固栓的松紧调节,可以对安装杆相对于底板的角度与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多个滑轮中的其中一个保持与患者颈部平行的高度,在使用颈四头带对患者颈椎进行牵引时,保持牵引拉力的水平,防止在牵引治疗时因为拉力偏移的原因导致患者颈部受损。具体的,所述底板1上的颈垫4与两个所述颈部固定夹5共线。通过两颈部固定夹与颈垫的配合,可以在对患者后颈进行稳定支撑的同时,防止患者后颈移动。具体的,所述底板1上的颈垫4和两个所述颈部固定夹5安装位处设置滑轨14,所述滑轨14远离底板1的一端宽度大于靠近底板1一端的宽度,所述颈垫4、颈部固定夹5与底板1相接触一面设置与滑轨14相配合的滑道15,所述颈垫4与颈部固定夹5可通过所述滑道15与滑轨14的配合下平移,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颈椎固定与牵引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顶面上设置头部固定夹(2)、头枕(3)、颈垫(4)和颈部固定夹(5),所述头部固定夹(2)和颈部固定夹(5)均具有两片,所述头枕(3)位于两个所述头部固定夹(2)之间,所述颈垫(4)位于两所述头部固定夹(2)下方,两所述颈部固定夹(5)分别位于颈垫(4)的两侧,所述头部固定夹(2)、头枕(3)、颈垫(4)和颈部固定夹(5)的位置可微调,两个所述头部固定夹(2)顶部的底板(1)上设置架体(6),所述架体(6)为角度可调节架体,所述架体(6)上设置若干滑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颈椎固定与牵引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顶面上设置头部固定夹(2)、头枕(3)、颈垫(4)和颈部固定夹(5),所述头部固定夹(2)和颈部固定夹(5)均具有两片,所述头枕(3)位于两个所述头部固定夹(2)之间,所述颈垫(4)位于两所述头部固定夹(2)下方,两所述颈部固定夹(5)分别位于颈垫(4)的两侧,所述头部固定夹(2)、头枕(3)、颈垫(4)和颈部固定夹(5)的位置可微调,两个所述头部固定夹(2)顶部的底板(1)上设置架体(6),所述架体(6)为角度可调节架体,所述架体(6)上设置若干滑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颈椎固定与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顶面设置魔术贴毛面(8),所述头部固定夹(2)、头枕(3)与底板(1)相接触一面设置魔术贴钩面(9),所述头部固定夹(2)、头枕(3)通过魔术贴钩面(9)与魔术贴毛面(8)的配合与所述底板(1)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颈椎固定与牵引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所述头部固定夹(2)之间设置额带(10),所述额带(10)与头部固定夹(2)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颈椎固定与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架体(6)包括底座(11)、连接杆(12)和安装杆(13),所述底座(11)与连接杆(12)一端枢接,所述连接杆(12)远离底座(11)一端与安装杆(13)枢接,多个所述滑轮(7)呈线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方泽钧洪正华王斌王章富米爽章临亭金鹏周庭捷陈利华王跃沈向前陈丹阳封志云
申请(专利权)人:杨军三门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