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利专利>正文

一种PICC卧式调节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283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ICC卧式调节支架;包括靠垫,所述靠垫的侧面设有与之相连,且可调节的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圆弧槽设置,圆弧槽内还设有支撑垫,支撑板上还可拆卸的设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支撑板的外延角度来进一步实现调节手臂与屈肘和外延的角度的调节,能有效地确保PICC导管尖端位于最佳位置,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或上腔静脉的下1/3处,进一步避免PICC导管尖端因体位的改变而产生变化,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和维护,实用性强。

A PICC horizontal adjustment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ICC卧式调节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PICC卧式调节支架。
技术介绍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由于其操作相对简单,应用范围广,经济安全,目前已广泛的运用于肿瘤化疗病人中。PICC尖端最安全的位置应位于上腔静脉(superiorvenacava,简称SVC)与右心房(rightatrium,简称RA)的交界处(cavoatrialjunction,简称CAJ),或SVC下1/3处。因为靠近右心房交界处(需垂直悬于上腔静脉中)是心包返折的部位,是上腔静脉相对固定点,此处血流量较大,能确保药物被迅速的稀释,且导管易顺血流方向向下,可在血管腔内自由浮动而不易接触血管壁,从而避免了药液和导管对血管内膜的直接刺激,因此可减少导管内相关性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显示,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在10%~60%,导管尖端异位时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概率高于理想位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建议:中心静脉导管的尖端不应当或不允许异位到右心房内。PICC尖端置入过深进入右心房则有可能会引起病人的深静脉血栓、心律不齐、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包压塞,甚至一些致死性率较高的并发症如上腔静脉穿孔等。位置过浅时导管尖端易发生移位,且尖端在上腔静脉中上段可引起静脉压力较高、回血、堵管,药物稀释不够、静脉壁腐蚀、静脉穿孔、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另外,因置管体位和摄片体位并不是相同体位,且PICC可留置一年时间,患者手臂及体位变换较多,因此影像学图像往往显示导管尖端高于或低于理想位置。目前,已有研究发现,手臂及体位改变时,导管尖端的移位率为100%。还有研究指出,置管手臂由置管时的外延90°到内收于躯体侧时,PICC尖端平均回向心脏方向移动2.2个肋间隙,还有研究显示,当手臂由置管时的外延90°到内收于躯体侧,病人由平卧位到直立位时导管尖端向心脏方向移动。由此,病人在临床上输注药物,尤其刺激性较强、浓度过大或者心脏毒性的化疗药物时应尽可能的避免PICC尖端过浅而引起的移位或尖端过深进入右心房而给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通过调节支撑板的外延角度来进一步实现调节手臂屈肘外延的角度,以确保病人身体与手臂外延角度的相对位置,进而确保PICC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保证病人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一种PICC卧式调节支架。本技术一种PICC卧式调节支架,包括靠垫,所述靠垫的侧面设有与之相连,且可调节的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圆弧槽设置,圆弧槽内还设有支撑垫,支撑板上还可拆卸的设有挡板;可调节的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板为开合角度可调节的支撑板,其包括支撑腿、连接件、扇形体及第一定位螺栓,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支撑板顶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扇形体转动相连,扇形体固定设置在支撑腿顶端,连接件上还设有滑轨,滑轨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定位螺栓。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与连接件的转动角度和滑轨角度相同。优选地,所述支撑板远离连接件一端安装托架,托架与支撑板之间设有调节装置。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件和连接轴,所述固定件与连接轴之间为可固定式转动相连。优选地,所述可调节为支撑板高度调节,包括支撑腿和高度调节杆,所述支撑腿为空心支撑腿,靠垫至少有一个侧部设有与之固定相连的支撑腿,所述高度调节杆的下端插入至支撑腿内部并与之滑动连接,在高度调节杆与支撑腿之间通过锁紧机构锁紧。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位于高度调节杆外壁的弹性凸起,以及位于支撑腿上的卡孔,当弹性凸起与卡孔对齐后,会自动卡入卡孔。优选地,所述靠垫远离人体一端中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为“倒V型”,“倒V型”支杆包括两条连接线,其中两连线相分离的一端为支腿,相交的一端为顶端;底板上还设有连接头,支杆的顶端与连接头转动相连。优选地,所述靠垫面向人体一侧还设有柔性包裹层。优选地,所述柔性包裹层为海绵层,且海绵层从上至下设有半球状凸起。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调节支撑板的外延角度来进一步实现调节手臂与屈肘和外延的角度的调节,确保了病人身体与手臂外延角度的相对位置,能有效地确保PICC导管尖端始终位于最佳位置,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或上腔静脉的下1/3处,进一步避免PICC尖端过浅而引起的移位或过深入进入右心房对病人造成的伤害,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和维护,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高度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支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靠垫;2-支撑腿;3-锁紧机构;4-高度调节杆;5-销轴;6-第一定位螺栓;7-扇形体;8-滑轨;9-连接件;10-支撑板;11-调节装置;12-托架;13-半球状凸起;14-弹性凸起;15-卡孔;16-凸条;17-挡板;18-固定件;19-第二定位螺栓;20-连接轴;21-底板;22-支杆;23-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PICC卧式调节支架,包括靠垫1,所述靠垫1的侧面设有与之相连,且可调节的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为圆弧槽设置,圆弧槽内还设有支撑垫,支撑板10上还可拆卸的设有挡板17。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0呈圆弧形槽设置,便于病人将手臂即手肘以上放置在支撑板10内,病人将手臂放置在支撑板10中,由于设置有可拆卸式挡板17,来用于达到固定手臂的作用,支撑板10的顶部还设置有凹槽,为了能够将凹槽与挡板17固定起来,本实施例在挡板17上匹配地设置了凸条16,凸条16可以插入至凹槽内部,实现对挡板17的固定,本实施例通过调节支撑板10保证手臂屈肘外延角度,确保手臂与身体之间始终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支撑板10可以为病人的手臂提供支撑力,避免手臂长时间空置酸麻的情况。可调节的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板10为开合角度可调节的支撑板10,其包括支撑腿2、连接件9、扇形体7及第一定位螺栓6,所述连接件9一端与支撑板10顶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扇形体7转动相连,扇形体7固定设置在支撑腿2顶端,连接件9上还设有滑轨8,滑轨8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定位螺栓6。所述支撑板10与连接件9的转动角度和滑轨8角度相同。本实施例中的可调节方式为开合角度的调节,通过设置的连接件9和扇形体7,来实现支撑板10开合角度的调节,从而保证PICC导管尖端始终位于最佳位置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或是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处,其中,扇形体7与连接件9之间通过销轴5转动相连,销轴5与扇形体7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ICC卧式调节支架,包括靠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1)的侧面设有与之相连,且可调节的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为圆弧槽设置,圆弧槽内还设有支撑垫,支撑板(10)上还可拆卸的设有挡板(17);/n可调节的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板(10)为开合角度可调节的支撑板(10),其包括支撑腿(2)、连接件(9)、扇形体(7)及第一定位螺栓(6),所述连接件(9)一端与支撑板(10)顶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扇形体(7)转动相连,扇形体(7)固定设置在支撑腿(2)顶端,连接件(9)上还设有滑轨(8),滑轨(8)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定位螺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CC卧式调节支架,包括靠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1)的侧面设有与之相连,且可调节的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为圆弧槽设置,圆弧槽内还设有支撑垫,支撑板(10)上还可拆卸的设有挡板(17);
可调节的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板(10)为开合角度可调节的支撑板(10),其包括支撑腿(2)、连接件(9)、扇形体(7)及第一定位螺栓(6),所述连接件(9)一端与支撑板(10)顶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扇形体(7)转动相连,扇形体(7)固定设置在支撑腿(2)顶端,连接件(9)上还设有滑轨(8),滑轨(8)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定位螺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PICC卧式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与连接件(9)的转动角度和滑轨(8)角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PICC卧式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远离连接件(9)一端安装托架(12),托架(12)与支撑板(10)之间设有调节装置(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PICC卧式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11)包括固定件(18)和连接轴(20),所述固定件(18)与连接轴(20)之间为可固定式转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PICC卧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利王雁
申请(专利权)人:常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