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政安专利>正文

一种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27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包括:量角器;夹持版面,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右侧设置于所述量角器的背面的一侧;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设置于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底部;夹持夹手,所述夹持夹手的正面设置于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底部;卡槽,所述卡槽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量角器的底部;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的内壁的底部。所述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具有使用轻便、操作简单的功能,可以快速准确植入克氏针,减少副损伤,减少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A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angle of Kirschner wire implantation in finger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克氏针是一种创伤骨科领域常用的内固定植入器械,其专利技术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克氏针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时具有操作简便、灵活可折弯及能经皮植入等优点。人体手部的功能灵巧精细,解剖结构复杂,因此在手部的指骨骨折中,多采用克氏作为骨折修复的固定器械。在手部指骨骨折中,骨折线多为斜行,固定骨折时最佳的克氏针进针角度为垂直于骨折线,这样能使骨折断端贴合紧密,稳定固定,若进针角度和骨折线存在夹角,则可能会使骨折断端无法完全对合严密,存在缝隙,术后骨畸形愈合,愈合延迟或不愈合;另外在骨折部位产生了不稳定的力学关系,骨折断端容易重新移位,术后手指外观和功能恢复差。常规植入克氏针固定骨折部位时最佳进针角度常依赖手术医师临床经验,因此就造成术中可能出现进针角度或方向产生偏差,以致需要多次“进针—拔针—进针”过程,这样就导致了骨折线周围骨质进一步被破坏,甚至可能误伤临近重要的神经、血管,另外术中移动C臂机对骨折复位情况和克氏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量角器;/n夹持版面,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右侧设置于所述量角器的背面的一侧;/n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设置于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底部;/n夹持夹手,所述夹持夹手的正面设置于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底部;/n卡槽,所述卡槽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量角器的底部;/n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的内壁的底部;/n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设置于所述滑动底座的正面的顶部;/n空心长管,所述空心长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滑动底座的正面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量角器;
夹持版面,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右侧设置于所述量角器的背面的一侧;
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设置于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底部;
夹持夹手,所述夹持夹手的正面设置于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底部;
卡槽,所述卡槽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量角器的底部;
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的内壁的底部;
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设置于所述滑动底座的正面的顶部;
空心长管,所述空心长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滑动底座的正面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角器面积为圆面积的四分之一,可测量角度范围为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政安王淅凤
申请(专利权)人:郝政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