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脱落装置的消化内科异物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25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防脱落装置的消化内科异物钳,包括钳柄、钳杆、钳头和防脱结构,所述钳柄和钳头分别位于钳杆的两端,所述钳头的内表面开设有矩形沉槽,所述矩形沉槽的内部设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夹持板、导向柱和金属弹片,所述夹持板内嵌于矩形沉槽内且与矩形沉槽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对称固定在矩形沉槽的内表面,所述金属弹片位于矩形沉槽和夹持板之间,所述金属弹片一端与矩形沉槽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矩形沉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钳头的内部设有防脱结构,方便医生在使用异物钳时更好的对异物进行夹持,既能够提高异物夹持的稳定性,又能避免力度过大造成异物破碎。

A forceps for foreign body in digestive medicine with anti fa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脱落装置的消化内科异物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带有防脱落装置的消化内科异物钳。
技术介绍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目前,市场中的异物钳在使用时,需要医生在取出异物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异物钳进行夹紧,避免在取出异物的过程中发生异物脱落,使医生在操作时精神过于集中,容易使医生产生疲劳,降低医生的工作效率,且医生在取出异物时不方便控制力道,容易造成异物破碎而导致异物取出困难。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防脱落装置的消化内科异物钳,通过在钳头的内部设有防脱结构,方便医生在使用异物钳时更好的对异物进行夹持,既能够提高异物夹持的稳定性,又能避免力度过大造成异物破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脱落装置的消化内科异物钳,包括钳柄、钳杆、钳头和防脱结构,所述钳柄和钳头分别位于钳杆的两端,所述钳头的内表面开设有矩形沉槽,所述矩形沉槽的内部设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夹持板、导向柱和金属弹片,所述夹持板内嵌于矩形沉槽内且与矩形沉槽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对称固定在矩形沉槽的内表面,所述金属弹片位于矩形沉槽和夹持板之间,所述金属弹片一端与矩形沉槽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矩形沉槽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钳头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咬合齿槽,所述咬合齿槽相互咬合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持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钢针,所述钳头相对面上的钢针彼此错位分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持板的表面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套接于导向柱的表面且与导向柱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矩形沉槽的内侧边缘处设有对称分布的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与夹持板两端接触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钳头的内部设有防脱结构,方便医生在使用异物钳时更好的对异物进行夹持,且夹持力度受医生的影响较小,夹持的力度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既能够提高异物夹持的稳定性,又能避免力度过大造成异物破碎,降低医生的操作难度。2、本技术通过在钳头的内表面设有带钢针的夹持板,方便在钳头夹持异物时对异物进一步固定,同时利用夹持板和矩形沉槽之间的金属弹片,方便夹持板对异物始终保持夹紧,避免异物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带有防脱落装置的消化内科异物钳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夹持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钳柄-1,钳杆-2,钳头-3,防脱结构-4,矩形沉槽-5,夹持板-6,导向柱-7,金属弹片-8,咬合齿槽-9,钢针-10,导向孔-11,限位挡块-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脱落装置的消化内科异物钳,包括钳柄1、钳杆2、钳头3和防脱结构4,所述钳柄1和钳头3分别位于钳杆2的两端,所述钳头3的内表面开设有矩形沉槽5,所述矩形沉槽5的内部设有防脱结构4,所述防脱结构4包括夹持板6、导向柱7和金属弹片8,所述夹持板6内嵌于矩形沉槽5内且与矩形沉槽5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7对称固定在矩形沉槽5的内表面,所述金属弹片8位于矩形沉槽5和夹持板6之间,所述金属弹片8一端与矩形沉槽5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矩形沉槽5滑动连接。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钳头3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咬合齿槽9,所述咬合齿槽9相互咬合连接,通过在钳头3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咬合齿槽9,提高钳头3对于异物夹持的稳定性,避免异物在夹持的过程中滑落。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3所示,所述夹持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钢针10,所述钳头3相对面上的钢针10彼此错位分布,通过在夹持板6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钢针10,方便在对异物夹持时进一步对异物进行固定。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所述夹持板6的表面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孔11,所述导向孔11套接于导向柱7的表面且与导向柱7滑动连接,通过在夹持板6的表面设有导向孔11,配合导向柱7限制夹持板6在矩形沉槽5内的运动轨迹。具体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矩形沉槽5的内侧边缘处设有对称分布的限位挡块12,所述限位挡块12与夹持板6两端接触连接,通过在矩形沉槽5的内侧设有与夹持板6接触连接的限位挡块12,方便对夹持块的行程进行限制,避免夹持块脱离矩形沉槽5。本技术的钳柄-1,钳杆-2,钳头-3,防脱结构-4,矩形沉槽-5,夹持板-6,导向柱-7,金属弹片-8、咬合齿槽-9、钢针-10、导向孔-11、限位挡块-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通过在钳头3的内部设有防脱结构4,方便医生在使用异物钳时更好的对异物进行夹持,且夹持力度受医生的影响较小,夹持的力度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既能够提高异物夹持的稳定性,又能避免力度过大造成异物破碎,降低医生的操作难度。本技术在使用时,医生手持钳柄1并将钳杆2伸入患者的含有异物的患处,控制钳头3打开,然后对异物进行夹持,在夹持异物时,夹持板6表面的钢针10对异物先一步进行夹持和固定,在钳头3不断闭合的过程中,夹持板6沿导向柱7向内运动,挤压金属弹片8,使夹持板6对异物始终保持一定的加持力,在这个过程中医生控制钳柄1的力度大一点或小一点对夹持异物的稳定性不产生影响,有效避免医生操作过程中异物脱落,提高异物钳使用的方便性。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医疗器械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防脱落装置的消化内科异物钳,包括钳柄(1)、钳杆(2)、钳头(3)和防脱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1)和钳头(3)分别位于钳杆(2)的两端,所述钳头(3)的内表面开设有矩形沉槽(5),所述矩形沉槽(5)的内部设有防脱结构(4),所述防脱结构(4)包括夹持板(6)、导向柱(7)和金属弹片(8),所述夹持板(6)内嵌于矩形沉槽(5)内且与矩形沉槽(5)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7)对称固定在矩形沉槽(5)的内表面,所述金属弹片(8)位于矩形沉槽(5)和夹持板(6)之间,所述金属弹片(8)一端与矩形沉槽(5)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矩形沉槽(5)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脱落装置的消化内科异物钳,包括钳柄(1)、钳杆(2)、钳头(3)和防脱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1)和钳头(3)分别位于钳杆(2)的两端,所述钳头(3)的内表面开设有矩形沉槽(5),所述矩形沉槽(5)的内部设有防脱结构(4),所述防脱结构(4)包括夹持板(6)、导向柱(7)和金属弹片(8),所述夹持板(6)内嵌于矩形沉槽(5)内且与矩形沉槽(5)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7)对称固定在矩形沉槽(5)的内表面,所述金属弹片(8)位于矩形沉槽(5)和夹持板(6)之间,所述金属弹片(8)一端与矩形沉槽(5)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矩形沉槽(5)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脱落装置的消化内科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3)的相对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雪松唐崇寅唐薇薇唐煜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