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杆及穿刺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249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穿刺杆及穿刺杆组件,所述穿刺杆包括近端侧和远端侧,所述穿刺杆包括从远端侧向近端侧依次设置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圆管型吻合器的钉砧轴可拆卸地连接;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操作者夹持;以及穿刺部,所述穿刺部用于穿刺组织,所述穿刺杆组织包括所述穿刺杆以及与所述穿刺杆相配合的钉砧轴和钉砧,所述穿刺部的轴线与所述配合部的轴线之间形成一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穿刺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了穿刺杆的长度,便于在直视状态下穿透组织,防止意外损伤组织内壁,增长的穿刺杆也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便利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穿刺杆设置为弯杆,为医生提供了更方便的穿刺组织的方式。

Puncture rod and puncture rod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刺杆及穿刺杆组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穿刺杆及穿刺杆组件。
技术介绍
消化道疾病是人类高发的疾病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常使用圆管型吻合器代替医生的手工操作对消化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吻合。圆管型吻合器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器械,大多采用轴向内装订方式,在手术时对食管、胃、肠道等生理组织形成端对端的、或者端对侧的吻合。在组织吻合的手术过程中,如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01664328B公开的穿刺杆,首先将穿刺杆的远端侧与圆管型吻合器的钉砧组件相连接,穿刺杆的近端侧刺穿组织,在辅助夹钳等工具的作用下,可以夹持穿刺杆的夹持部,将钉砧组件向外拖出。然后将穿刺杆与钉砧组件分离,将钉砧组件与圆管型吻合器的本体相对接,即可进行圆管型吻合器的吻合操作。如果最终圆管型吻合器的吻合方式为端对侧的吻合,穿刺杆需要穿透组织侧壁。现有的穿刺杆的长度较短,穿刺过程中,钉砧组件会被包裹在组织内部,穿刺杆在穿刺过程中有一段是盲操作,不利于寻找最终的刺穿点;而且,由于现有技术的穿刺杆是直线型的,在穿刺的过程中,直线型的穿刺杆与组织之间近乎是平行的,不易在一个确定的位置穿出组织壁,使得在穿刺过程中,穿刺杆的尖端可能会在组织内部滑擦从而损伤组织侧壁,造成术后风险。在本技术中,远端侧和近端侧是相对于操作者来说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为近端侧,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即更靠近手术位置的一端为远端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杆及穿刺杆组件,增加了穿刺杆的长度,便于在直视状态下穿透组织,防止意外损伤组织内壁,并且将穿刺杆设置为弯杆,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穿刺组织的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穿刺杆,所述穿刺杆包括近端侧和远端侧,所述穿刺杆包括从远端侧向近端侧依次设置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圆管型吻合器的钉砧轴可拆卸地连接;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操作者夹持;以及穿刺部,所述穿刺部用于穿刺组织,所述穿刺部的轴线与所述配合部的轴线之间形成一夹角;沿所述配合部的轴线方向,所述穿刺杆的长度为60mm~100mm。可选地,沿所述配合部的轴线方向,所述配合部的近端侧到所述穿刺部的近端侧之间的长度为50mm~70mm。可选地,所述穿刺部的轴线与所述配合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60°。可选地,所述穿刺杆的轴线与所述配合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可选地,所述穿刺杆上设置有两个夹持部。可选地,所述两个夹持部分别靠近所述配合部和所述穿刺部设置。可选地,沿所述配合部的轴线方向,所述两个夹持部之间的长度为15mm~25mm。可选地,从所述穿刺杆的远端侧到所述穿刺杆的近端侧平滑过渡。可选地,所述夹持部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夹持部的轴线方向排列的环形凹槽;或所述夹持部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夹持部的轴线方向排列的环形凸台。可选地,所述配合部包括从其远端侧向近端侧设置的第一锥形部、第二锥形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锥形部和第二锥形部之间形成与所述钉砧轴的内侧面凸台相配合的凹槽。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圆柱形,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锥形部的底面直径,且所述第二锥形部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锥形部的底面直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穿刺杆组件,包括钉砧、钉砧轴和所述的穿刺杆,所述钉砧轴的远端侧与所述钉砧相连接,所述钉砧轴的近端侧与所述穿刺杆的配合部可拆卸地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穿刺杆及穿刺杆组件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增加了穿刺杆的长度,便于在直视状态下穿透组织,防止意外损伤组织内壁,在进行低位手术时,医生需要握持穿刺杆尾部将钉砧组件拖出体外,增长的穿刺杆也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便利性;进一步地,本技术将穿刺杆设置为弯杆,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穿刺组织的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穿刺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穿刺杆与钉砧轴配合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穿刺杆的剖视图;图4和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穿刺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钉砧32夹持部2钉砧轴321第一夹持部21钉砧轴的远端侧322第二夹持部22钉砧轴的近端侧323第二凹槽23内侧面凸台33穿刺部3穿刺杆4通孔31配合部S1配合部的轴线311第一锥形部S2穿刺部的轴线312第一凹槽L1第一长度313第二锥形部L2第二长度314连接部L3第三长度315台阶面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刺杆。所述穿刺杆包括近端侧和远端侧,所述穿刺杆包括从远端侧向近端侧依次设置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圆管型吻合器的钉砧轴可拆卸地连接;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操作者夹持;以及穿刺部,所述穿刺部用于穿刺组织。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穿刺杆组件,所述穿刺杆组件包括钉砧、钉砧轴和所述的穿刺杆,所述钉砧轴的远端侧与所述钉砧相连接,所述钉砧轴的近端侧与所述穿刺杆的配合部可拆卸地连接。由于穿刺杆的配合部是与钉砧轴可拆卸地连接的,可以在穿刺过程中将两者连接,由穿刺杆带动钉砧轴到达吻合位置,然后在穿刺完成后将两者分离,将钉砧轴与吻合器本体相连接,实现组织吻合。在使用穿刺杆将钉砧轴带到吻合位置时,一般由医生手持手术钳夹持穿刺杆,然后手动进行穿刺。本技术进一步增加了穿刺杆的长度,沿所述穿刺杆的配合部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穿刺杆的长度为60mm~100mm,便于医生在直视状态下穿透组织,防止意外损伤组织内壁,增长的穿刺杆也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便利性,进一步地,本技术将穿刺杆设置为弯杆,即所述穿刺部的轴线与所述配合部的轴线之间形成一夹角,为医生提供了更方便的穿刺组织的方式。下面结合图1~5介绍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穿刺杆和穿刺杆组件的结构。如图1~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穿刺杆组件包括钉砧1、钉砧轴2和穿刺杆3,钉砧轴2的远端侧21连接至钉砧1,钉砧轴2的近端侧22与穿刺杆3可拆卸地连接。穿刺杆3包括配合部31、夹持部32和穿刺部33。在图1和图2的视角中,对于一个部件来说,其上方端侧为其远端侧,下方端侧为其近端侧,因此,配合部31、夹持部32和穿刺部33依次从远端侧向近端侧排列。由于配合部31的远端侧插入到钉砧轴2的近端侧中,配合部31的轴线S1优选与钉砧轴2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临床研究表明,在TME手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杆包括近端侧和远端侧,所述穿刺杆包括从远端侧向近端侧依次设置的:/n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圆管型吻合器的钉砧轴可拆卸地连接;/n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操作者夹持;以及/n穿刺部,所述穿刺部用于穿刺组织,所述穿刺部的轴线与所述配合部的轴线之间形成一夹角;/n沿所述配合部的轴线方向,所述穿刺杆的长度为60mm~10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杆包括近端侧和远端侧,所述穿刺杆包括从远端侧向近端侧依次设置的:
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圆管型吻合器的钉砧轴可拆卸地连接;
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操作者夹持;以及
穿刺部,所述穿刺部用于穿刺组织,所述穿刺部的轴线与所述配合部的轴线之间形成一夹角;
沿所述配合部的轴线方向,所述穿刺杆的长度为60mm~1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配合部的轴线方向,所述配合部的近端侧到所述穿刺部的近端侧之间的长度为50mm~7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的轴线与所述配合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杆的轴线与所述配合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杆上设置有两个夹持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持部分别靠近所述配合部和所述穿刺部设置。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郭毅林江陈望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