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无底轨式纱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13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链无底轨式纱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内安装有左右推拉式折叠纱窗本体,所述折叠纱窗本体无底轨;所述折叠扇窗本体包括固定于窗框内部的左立框、连接于左立框上的窗纱以及连接于窗纱右端且能够沿着窗框的横向左右移动的右立框,所述左立框与右立框的下端通过坦克链相连,所述坦克链的左端固定在左立框的下端,坦克链的另一端相对右立框活动的穿设在右立框的内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阻力小、推拉顺畅、结构简单的优点。

A kind of zipper bottomless rail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链无底轨式纱窗
本技术属于纱窗
,具体涉及一种拉链无底轨式纱窗。
技术介绍
折叠纱窗,由于其造型美观、结构严谨、使用存储方便,在建筑窗户的防蚊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市面的折叠纱窗种类繁多,但是大部分都以有底轨纱窗为主。如专利号为ZL201820718936.1,名称为一种折叠式纱窗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底轨的纱窗,该纱窗主要由横窗框、立窗框、内立杆、折叠窗纱、拉杆组成,其中为了便于拉杆的推拉顺畅,位于下部的横窗框需要设置底轨,从而导致横窗框的结构复杂,并且在实际使用时,拉杆与横窗框之间难免发生摩擦,从而导致立窗框的左右推拉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阻力小、推拉顺畅、结构简单的拉链无底轨式纱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根据下:一种拉链无底轨式纱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内安装有左右推拉式折叠纱窗本体,所述折叠纱窗本体无底轨;所述折叠纱窗本体包括固定于窗框内部的左立框、连接于左立框上的窗纱以及连接于窗纱右端且能够沿着窗框的横向左右移动的右立框,所述左立框与右立框的下端通过坦克链相连,所述坦克链的左端固定在左立框的下端,坦克链的另一端相对右立框活动的穿设在右立框的内腔内。进一步,所述坦克链的左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通过螺帽固定在左立框内的第一纵隔板上。进一步,所述右立框的第二纵隔板与右立框的右侧壁之间形成用于穿设坦克链的内腔。进一步,所述第二纵隔板的长度短于右立框的长度,第二纵隔板的下端与窗框下部的上侧壁之间形成用于穿设坦克链的通孔。进一步,所述坦克链包括两组通过连接杆连接的拉链单元,两组所述拉链单元关于连接杆对称,所述拉链单元包括一个具有连接柱的端片以及多个俯视方向呈“Z”字型的连接片,所述端片与其相邻的连接片之间以及相邻连接片之间分别铰接。进一步,所述窗框下部的上侧壁设置有导片,所述导片的宽度不大于两组拉链单元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导片的上侧面位于连接杆的下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坦克链的作折叠纱窗本体的导链,替代传统的折叠纱窗的底轨,减少左右立框的阻力,从而使得在左右推拉折叠纱窗本体时更加顺畅,并且避免由于使用底轨而导致纱窗的结构复杂;2、本技术中的坦克链的一端固定在左立框上,坦克链的另一端呈活动形式穿设在右立框内,在左右推拉右立框的过程中,坦克链的右端在右立框的空腔内上下滑动,从而实现对坦克链的收纳;3、本技术中在窗框下部的上侧壁设置导片对坦克链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避免在左右推拉折叠纱窗本体的过程中出现坦克链发生偏移的问题,使得坦克链始终保持直线运行;总之,本技术具有阻力小、推拉顺畅、结构简单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坦克链结构示意图。其中,1、窗框,201、第一纵隔板,2、左立框,3、窗纱,4、右立框,401、内腔,402、第二纵隔板,5、坦克链,501、连接柱,502、端片,503、连接片,504、连接杆,6、通孔,7、导片,8、把手,9、内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3所示,一种拉链无底轨式纱窗,包括窗框1,所述窗框1内安装有左右推拉式折叠纱窗本体,所述折叠纱窗本体无底轨;所述折叠纱窗本体包括固定于窗框1内部的左立框2、连接于左立框2上的窗纱3以及连接于窗纱3右端且能够沿着窗框1的横向左右移动的右立框4,所述左立框2与右立框4的下端通过坦克链5相连,所述坦克链5的左端固定在左立框2的下端,坦克链5的另一端相对右立框4活动的穿设在右立框4的内腔内;具体的,在实施时,左立框2通过螺钉固定于窗框1右部的内侧壁上,窗纱3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纱窗专用压条或粘结胶固定在左立框2及右立框4上,为了便于右立框4的左右推拉,右立框4的中部设置有把手8,为了便于关闭时纱窗本体关闭,窗框1右部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具有用于收纳右立框4的内立杆9,所述内立杆9与右立框4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1块异性次级的磁条,从而使得纱窗本体在关闭时,通过两块磁条将右立框4与内立杆9进行固定。本实施例汇总,所述坦克链5的左端设置有连接柱501,所述连接柱501通过螺帽固定在左立框2内的第一纵隔板201上,窗纱3的左端固定于第一纵隔板20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右立框4的第二纵隔板402与右立框4的右侧壁之间形成用于穿设坦克链5的内腔;所述第二纵隔板402的长度短于右立框4的长度,第二纵隔板402的下端与窗框1下部的上侧壁之间形成用于穿设坦克链5的通孔6,坦克链5的长度大于窗框1的宽度,从而使得坦克链5的右端始终位于内腔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坦克链5包括两组通过连接杆504连接的拉链单元,两组所述拉链单元关于连接杆504对称,所述拉链单元包括一个具有连接柱501的端片502以及多个俯视方向呈“Z”字型的连接片503,所述端片502与其相邻的连接片503之间以及相邻连接片503之间分别铰接,为了保证拉链单元的弯曲顺畅,所述端片502的右端以及连接片503得右端均呈半圆弧形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窗框1下部的上侧壁设置有导片7,所述导片7的宽度不大于两组拉链单元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导片7的上侧面位于连接杆504的下侧,从而使得导片7对坦克链5进行有效的导向,同时避免导片7过厚或者过宽而影响坦克链5的收纳。本技术在使用时,只需手持右立框4上的把手8推动右立框4,在右立框4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坦克链5的右端始终处于右立框4的内腔内,当向左推动右立框4时,坦克链5被收纳于内腔内,坦克链5的自由端不断向右立框4的上部移动,当向由推动右立框4时,坦克链5被释放,在坦克链5释放的过程中,坦克链5在导片7的作用下,始终位于导片7的上侧,从而使得坦克链5始终处于直线状态,有效保证折叠纱窗本体推拉过程中的顺畅性;并且,通过坦克链5替换现有技术中的底轨,有效减小做右立框推拉阻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无底轨式纱窗,包括窗框(1),所述窗框(1)内安装有左右推拉式折叠纱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纱窗本体无底轨;所述折叠纱窗本体包括固定于窗框(1)内部的左立框(2)、连接于左立框(2)上的窗纱(3)以及连接于窗纱(3)右端且能够沿着窗框(1)的横向左右移动的右立框(4),所述左立框(2)与右立框(4)的下端通过坦克链(5)相连,所述坦克链(5)的左端固定在左立框(2)的下端,坦克链(5)的另一端相对右立框(4)活动的穿设在右立框(4)的内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无底轨式纱窗,包括窗框(1),所述窗框(1)内安装有左右推拉式折叠纱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纱窗本体无底轨;所述折叠纱窗本体包括固定于窗框(1)内部的左立框(2)、连接于左立框(2)上的窗纱(3)以及连接于窗纱(3)右端且能够沿着窗框(1)的横向左右移动的右立框(4),所述左立框(2)与右立框(4)的下端通过坦克链(5)相连,所述坦克链(5)的左端固定在左立框(2)的下端,坦克链(5)的另一端相对右立框(4)活动的穿设在右立框(4)的内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无底轨式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坦克链(5)的左端设置有连接柱(501),所述连接柱(501)通过螺帽固定在左立框(2)内的第一纵隔板(2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无底轨式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立框(4)的第二纵隔板(402)与右立框(4)的右侧壁之间形成用于穿设坦克链(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继承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华梦窗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