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窗外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12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窗外框,包括:外框主体,所述外框主体的内部开设有一用于安装通风窗的容腔;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容腔的内壁上,且该第一环形凸起部,绕着所述容腔的内壁周向布置。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框主体的容腔内壁上环向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部,因此外界的雨水渗透至容腔内壁上时,由于第一环形凸起部的阻挡作用,雨水不能沿着容腔的内壁流动至外框主体的后端处,进而防止雨水流动穿过外框主体并流进换气室中,大大提高了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风窗外框的通风窗的密封性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A ventilation window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窗外框
本技术涉及通风窗领域,尤其是一种通风窗外框。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通风窗一般包括一安装于通气口处的外框,外框上铰接有一可相对该外框转动的通风窗,通风窗上设置有多块用于防止外物穿过该通风窗的扇叶,通风窗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过滤网。通风窗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基本上能够防止外物、灰尘或雨水等穿过通风窗而进入到换气室的内部。但是外界的雨水打到通风窗上时,雨水可能沿着通风窗流动而渗入通风窗与外框之间的间隙处,进而雨水可沿着外框的内壁而流动进入至换气室中,因而不能满足用户对通风窗的防水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的通风窗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可以防止水流动至其后端的通风窗外框。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窗外框,包括:外框主体,所述外框主体的内部开设有一用于安装通风窗的容腔;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容腔的内壁上,且该第一环形凸起部,绕着所述容腔的内壁周向布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绕该容腔的内壁周向布置的第二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朝向所述外框主体外侧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和第二环形凸起部之间形成供水流动的流道;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位于所述容腔的内壁底部的部分上开设有缺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腔内壁临近所述外框主体内侧表面的一端处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绕着所述容腔的内壁周向布置且该限位挡板延伸朝向所述容腔的中心。优选地,所述外框主体的前侧表面上设置往该外框主体的外部周向延伸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的后侧表面上设置有绕着所述外框主体周向布置的密封圈。进一步,所述抵接板的后侧表面上开设有一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密封圈嵌装于所述密封圈安装槽中。再进一步,所述容腔上部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插销孔。优选地,所述容腔下部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插销孔。进一步,所述外框主体的后侧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多个螺栓孔沿着所述外框主体的周向布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外框主体由三根以上的管件依次首尾相连接围合拼接形成;所述管件截面呈矩形,该管件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一截面形状呈正方形的连接管件,该连接管件的上表面凸起于管件的上表面而形成一第一挡水部,所述管件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挡水部,所述第二挡水部与第一挡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连接管件的上表面远离所述管件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阻挡板,所述管件的下表面远离所述连接管件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拼接板,所述拼接板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一插接槽。进一步,所述第二挡水部上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挡水部上端的水平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通过在外框主体的容腔内壁上环向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部,因此外界的雨水渗透至容腔内壁上时,由于第一环形凸起部的阻挡作用,雨水不能沿着容腔的内壁流动至外框主体的后端处,进而防止雨水流动穿过外框主体并流进换气室中,大大提高了采用本技术的通风窗外框的通风窗的密封性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某一根管件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本技术的一种通风窗外框的一优选实施例,包括一呈矩形的外框主体10,外框主体10的形状还可以设置为圆形、三角形或梯形或其他形状,而不限定为矩形,外框主体10的内部开设有一用于安装通风窗(图中未绘示)的容腔11,容腔11内壁临近外框主体10后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一环形凸起部21,该第一环形凸起部21绕着所述容腔11的内壁周向布置。由于本技术通过在外框主体10的容腔11内壁上环向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部21,因此外界的雨水渗透至容腔11内壁上时,由于第一环形凸起部21的阻挡作用,雨水不能沿着容腔11的内壁流动至外框主体10的后端处,进而防止雨水流动穿过外框主体10并流进换气室中,大大提高了本实施例的通风窗外框的通风窗的密封性能。其中,为了使得雨水可以更好地沿着容腔11内侧壁上部流动至下容腔11内壁下部,在本实施例中,容腔1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绕该容腔11的内壁周向布置的第二环形凸起部22,第二环形凸起部22位于第一环形凸起部21朝向外框主体10外侧表面的一侧,即第二环形凸起部22比第一环形凸起部21更靠近外框主体10的前端,上述外框主体10的后端是指外框主体10使用时朝向换气室内部的一端,而外框主体10的前端为外框主体10使用时背离换气室内部的一端,第一环形凸起部21和第二环形凸起部22之间形成供水流动的流道23,第二环形凸起部22位于容腔11的内壁底部的部分上开设有两个缺口220,当然上述缺口220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为一个、三个或多个,而不限定为两个。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雨水可沿着流道23从容腔11的内侧壁上部一直流动至容腔11内侧壁底部,最后雨水再从缺口220流出并从外框主体10的前端处排出,避免雨水流动至换气室内部,满足用户的需求。进一步,为了使得通风窗能够定位安装于外框主体10上,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容腔11内壁临近外框主体10内侧表面的一端处设置有限位挡板12,上述容腔11内壁临近外框主体10内侧表面的一端是指容腔11靠近外框主体10后端的一端;限位挡板12绕着容腔11的内壁周向布置且该限位挡板12延伸朝向容腔11的中心。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安装于外框主体10上的通风窗能够与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窗外框,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框主体(10),所述外框主体(10)的内部开设有一用于安装通风窗的容腔(11);/n第一环形凸起部(2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21)设置于所述容腔(11)的内壁上,且该第一环形凸起部(21)绕着所述容腔(11)的内壁周向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窗外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主体(10),所述外框主体(10)的内部开设有一用于安装通风窗的容腔(11);
第一环形凸起部(2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21)设置于所述容腔(11)的内壁上,且该第一环形凸起部(21)绕着所述容腔(11)的内壁周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窗外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腔(1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绕该容腔(11)的内壁周向布置的第二环形凸起部(22),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22)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21)朝向所述外框主体(10)外侧表面的一侧,
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21)和第二环形凸起部(22)之间形成供水流动的流道(23);
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22)位于所述容腔(11)的内壁底部的部分上开设有缺口(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窗外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腔(11)内壁临近所述外框主体(10)内侧表面的一端处设置有限位挡板(12),
所述限位挡板(12)绕着所述容腔(11)的内壁周向布置且该限位挡板(12)延伸朝向所述容腔(11)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窗外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主体(10)的前侧表面上设置往该外框主体(10)的外部周向延伸的抵接板(13),
所述抵接板(13)的后侧表面上设置有绕着所述外框主体(10)周向布置的密封圈(1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风窗外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板(13)的后侧表面上开设有一密封圈安装槽(131),所述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永东黄采云王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华夏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