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奶茶机,包括设置于机体内部的液体容器、发热组件、抽提组件、喷淋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外桶与嵌套于外桶内部的内桶;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桶下部,所述喷淋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桶上部,所述抽提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桶下部,并穿过外桶底部分别连接到喷淋组件或内桶;所述抽提组件将外桶内的液体抽取到喷淋组件,以使液体在所述外桶与喷淋组件之间循环;或者将外桶内的液体抽取到内桶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体容器具有嵌套的双层结构,可提高茶水供应的连续性,提高了茶水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容器内各部件易于拆卸清洗,其内部水泵、阀门等部件的液路均采用硅胶管,不易被茶垢堵塞,便于长期使用和维护。
Milk Tea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奶茶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料的制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式的奶茶机。
技术介绍
港式奶茶起源于英国的下午茶文化,早在19世纪中叶,香港人就与英式奶茶结下不解之缘。伴随着多年来对奶茶配方的不断摸索与改进,港式奶茶已成为香港人最喜爱的饮品,供应奶茶的茶餐厅和冰室遍布香港的大街小巷。港式奶茶的特色在于名为“撞茶”的茶叶冲泡方式,传统的“撞茶”是将茶叶置于茶袋中,举起茶壶将茶水从高处向茶袋冲下,循环往复数次,在茶叶与茶水的反复冲撞中完成对茶叶的冲泡,可吸收更多的香味物质到茶水中。制备完成的茶水放入保温容器中,饮用时将茶水与牛奶、糖等调味料充分混合,即可获得香浓可口的港式奶茶。采用传统手工“撞茶”方式制作港式奶茶的工艺较为繁琐,熟练的奶茶师傅也需要花费数分钟才能冲泡一壶茶水,不能满足餐饮行业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了解决手工冲调速度慢的弊端,同时还要求最大限度地保留“撞茶”工艺带来的香浓口感,公开号为“CN10826107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淋式港式奶茶制作机,该专利技术的奶茶机利用水泵配合喷洒管将热水从低处提到高处对茶叶进行喷淋式冲泡,制成奶茶后自动回流,循环以上冲泡过程,有利于提高奶茶的口感。制备完成的茶水通过温度监测模块实时检测温度,并通过保温片保持奶茶的温度。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奶茶机产品内部容器的容量偏小,茶水用完后需要人工加水后再进行循环冲泡,在此期间无法持续供应茶水,仍然不能满足售卖高峰期的需求。其次,冲泡完成的茶水需要采用保温片反复加热维持温度,影响茶水口感。另外,该奶茶机内部容易积累茶垢导致管道、水路堵塞,且不易清洗,不利于长期使用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奶茶机,其内部液体容器具有嵌套的双层结构:在外层容器中循环冲泡茶水,并将冲泡完成的茶水抽入内层容器储存用于供应,之后外层容器可继续进行循环冲泡,可有效提高茶水供应的连续性。同时,利用外层容器中加热的液体对储存于内层容器中的茶水进行保温,保证茶水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本技术的容器内各部件易于拆卸清洗,其内部水泵、阀门等部件的液路均采用硅胶管,不易被茶垢堵塞,便于长期使用和维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奶茶机,包括设置于机体内部的液体容器、发热组件、抽提组件、喷淋组件和控制组件;液体容器包括外桶与嵌套于外桶内部的内桶;发热组件设置于外桶下部,以加热外桶内的液体;喷淋组件设置于外桶上部,以喷淋方式对原料进行冲泡;抽提组件设置于外桶下部,并穿过外桶底部分别连接到喷淋组件或内桶;抽提组件将外桶内的液体抽取到喷淋组件,以使液体在外桶与喷淋组件之间循环;或者,将外桶内的液体抽取到内桶内部。本技术的奶茶机通过上述双容器的设计,将在外桶中完成循环冲泡的茶水抽提到内桶中储存,外桶中可继续进行下一轮的循环冲泡,增加了茶水的总供应量。同时,将外桶中加热和冲泡的茶水用于内桶的保温,热量散失较小、温度均匀稳定,可最大限度地保持内桶中茶水的口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抽提组件包括抽提水管、第一换向阀和抽提水泵;抽提水管穿过外桶底部,与喷淋组件连接;第一换向阀能够被切换为连通外桶与喷淋组件的液路;或者,被切换为连通外桶与内桶的液路;抽提水泵从外桶中抽取液体,输送到喷淋组件或内桶。本技术通过增加由控制组件控制的第一换向阀,很容易实现从循环冲泡液路向茶水输送液路之间的切换,不仅提高了茶水的冲泡效率,还使产品的结构更为紧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控制组件检测液体容器内的液位,并控制抽提水泵抽取的液量;控制组件检测液体容器内的温度,并调节发热组件的输出功率,以控制液体容器内的温度变化,将温度的上下波动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防止出现温度骤变。本技术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容器内部茶水的温度,通过控制组件调节发热元件的输出功率以使茶水保持在最佳的冲泡温度,保证茶水的口感。通过水位传感器检测容器内部茶水的余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精确控制冲泡与抽取的水量,保证茶水供应不间断。另一方面,可根据不同的水量分别设定加热时间,能够降低电能的消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奶茶机还可增加连接外部水源的进水组件;进水组件包括:与外部水源连接的进水阀,由控制组件控制以调整进水量;与进水阀连接的第二换向阀,能够被切换为连通外桶与外部水源的液路;或者,被切换为连通外桶与抽提组件的液路。本技术通过增加直接连接外部水源的功能,无需人工加水,有效提高了茶水的制备效率,保证了茶水的持续供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控制组件通过间歇开闭进水阀调整进水量,以维持液体容器内的温度。由于外部水源通常处于室温环境,远低于液体容器内茶水的温度,若直接将大量的常温水引入外桶内,将会降低内桶中储存的茶水温度,影响口感。因此,本技术的改进中,通过控制进水阀间歇性地打开和关闭限制和调整进水量,同时启动加热组件加热已进入外桶内的水,以外桶内的水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温度,可有效避免影响内桶中处于保温状态的茶水温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喷淋组件包括喷洒装置与滤网;喷洒装置与抽提组件连接,其顶端设有向滤网中喷洒液体的喷口。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喷口为设置于喷洒装置侧壁上的喷嘴;喷洒装置的顶部封闭。可选的,喷口为沿喷洒装置侧壁环形设置的两个以上的喷嘴。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喷口顶部带有伞形的罩盖。用于冲泡茶叶的喷淋组件在完成一个冲泡循环后,需要及时更换滤网中的茶叶。在向滤网内添加茶叶的过程中,茶叶碎屑容易掉入喷洒装置的喷口,引起堵塞。本技术通过将喷口设置于喷洒装置的侧壁并封闭其顶部,或者在喷洒装置的喷口顶部增加一个伞状罩盖,可避免茶叶碎屑意外掉入喷口导致的堵塞故障。作为对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外桶内的部件,包括喷淋组件、内桶以及穿过外桶底部的抽提组件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同时,机体内液路的管道采用食品级硅胶管;机体内的阀门为胶管挤压式截止阀,通过挤压硅胶管实现开闭;机体内的水泵为蠕动式泵,通过向前挤压硅胶管提供泵压。奶茶机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其内部的管道内壁、阀门密封处、水泵叶轮表面以及各部件的接头处通常都会积累大量的茶垢,不但容易滋生细菌,同时还可能堵塞管道导致设备故障,造成茶水制备效率下降。本技术外桶内的部件均可拆卸清洗,提高了容器内部的清洁效率,降低了日常维护和清洁的难度。另外,内部液路采用硅胶管道,尽可能地减少接头数量;同时,进一步将现有技术中奶茶机使用的阀门替换为胶管挤压式截止阀,水泵替换为蠕动式泵,不仅避免了阀门密封处、水泵叶轮表面等部位出现的茶垢积累问题,而且在反复挤压硅胶管的过程中也能对管道进行自清洁。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奶茶机通过双层容器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器容量偏小、保温效果较差的问题。并且通过增加外部水源的供水装置,进一步提高了茶水的制备效率。同时通过对喷洒装置的重新设计,避免喷头的堵塞。一体化的硅胶管道、水阀及水泵可有效避免茶垢沉积,容器内部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奶茶机,包括设置于机体内部的液体容器、发热组件、抽提组件、喷淋组件和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外桶与嵌套于外桶内部的内桶; 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桶下部,以加热外桶内的液体; 所述喷淋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桶上部,以喷淋方式对原料进行冲泡; 所述抽提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桶下部,并穿过外桶底部分别连接到喷淋组件或内桶; 所述抽提组件将外桶内的液体抽取到喷淋组件,以使液体在所述外桶与喷淋组件之间循环;或者,将外桶内的液体抽取到内桶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奶茶机,包括设置于机体内部的液体容器、发热组件、抽提组件、喷淋组件和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外桶与嵌套于外桶内部的内桶;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桶下部,以加热外桶内的液体;所述喷淋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桶上部,以喷淋方式对原料进行冲泡;所述抽提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桶下部,并穿过外桶底部分别连接到喷淋组件或内桶;所述抽提组件将外桶内的液体抽取到喷淋组件,以使液体在所述外桶与喷淋组件之间循环;或者,将外桶内的液体抽取到内桶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组件包括抽提水管、第一换向阀和抽提水泵;所述抽提水管穿过所述外桶底部,与所述喷淋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能够被切换为连通所述外桶与喷淋组件的液路;或者,被切换为连通所述外桶与内桶的液路;所述抽提水泵从所述外桶中抽取液体,输送到所述喷淋组件或内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组件检测所述液体容器内的液位,并控制所述抽提水泵抽取的液体量;所述控制组件检测所述液体容器内的温度,并调节所述发热组件的输出功率,以控制所述液体容器内的温度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达堂,
申请(专利权)人:捷荣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英属维尔京群岛;V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