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周杰专利>正文

一种拼接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84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拼接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拼接包,包括:包底、包身和连接绳;所述包身包括第一环状部、多个第二环状部和第三环状部;所述第一环状部设置在所述包底上侧,多个第二环状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的上部分别叠放在其上侧所述第二环状部下部外侧,最下侧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下部叠放在所述第一环状部上部内侧,最上侧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上部叠放在所述第三环状部下部外侧;所述包底、第一环状部、第二环状部和所述第三环状部均经所述连接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拼接包具有伸缩性好、使用方便、便于维修等特点。

A splicing pac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接包
本技术涉及箱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拼接包。
技术介绍
从经典到现代,包饰的兴起与服装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从十八世纪末,附有衣带的波浪型裙子被修身的衣服取代后,女士们便纷纷去寻找可以装载个人物品的袋子。第一个鱼网状的小袋乘势而起,这种束上长绳的小袋便于拿在手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包饰"。几百年来,时装配件的潮流犹如时装一般,日新月异,变个不停。而它的地位也逐渐上升,成为女士们衣着打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有的包包都是通过缝纫来解决每一个部件之间的连接问题,这种连接方式就导致包包的结构已经固定,包身的伸缩性差,会给使用造成不便。因此,一种伸缩性好、使用方便的拼接包就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伸缩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的拼接包。一种拼接包,包括包底、包身和连接绳;所述包身包括第一环状部、多个第二环状部和第三环状部;所述第一环状部设置在所述包底上侧,多个第二环状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的上部分别叠放在其上侧所述第二环状部下部外侧,最下侧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下部叠放在所述第一环状部上部内侧,最上侧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上部叠放在所述第三环状部下部外侧;所述包底、第一环状部、第二环状部和所述第三环状部均经所述连接绳连接。本技术的拼接包,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环状部、多个第二环状部和所述第三环状部,且,所述第一环状部、多个第二环状部和所述第三环状部之间通过叠放设置,再通过所述连接绳连接,使用时,所述第一环状部、多个第二环状部和所述第三环状部之间就可以相互伸缩,从而让所述拼接包具有伸缩性;且采用上述拼接方式,可对每一部分进行单独维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包底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环状部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和多个第三连接孔,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上均设有多个第四连接孔和多个第五连接孔,所述第三环状部上设有多个第六连接孔;所述包底上的多个第一连接孔经所述连接绳和所述第一环状部的多个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一环状部上的多个第三连接孔经所述连接绳与其上侧的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多个第四连接孔连接;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上的多个第五连接孔均经所述连接绳与其上侧的所述第二环状部的第四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三环状部上的多个第六连接孔经所述连接绳与其下侧的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上的多个第五连接孔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环状部包括多片第一甲片,多片所述第一甲片水平排列呈环状,每片所述第一甲片前部均叠放在其前一片所述第一甲片后部内侧,每片所述第一甲片后部均设有第七连接孔、前部均设有第八连接孔,每片所述第一甲片下部均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每片所述第一甲片上部均设有所述第三连接孔;每片所述第一甲片的第八连接孔均经所述连接绳与其前侧的所述第一甲片的第七连接孔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均包括多片第二甲片,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多片所述第二甲片水平排列呈环状,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的每片第二甲片前部均叠放在其前一个所述第二甲片后部内侧,每片所述第二甲片后部均设有第九连接孔、前部均设有第十连接孔,每片所述第二甲片中部均设有所述第四连接孔,每片所述第二甲片上部均设有所述第五连接孔,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的每片第二甲片的第十连接孔均经所述连接绳与其前侧的所述第二甲片的第九连接孔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环状部包括多片第三甲片,多片所述第三甲片水平排列呈环状,每片第三甲片前部均叠放在其前一片所述第三甲片后部内侧,每片所述第三甲片后部均设有第十一连接孔、前部均设有第十二连接孔,每片所述第三甲片中部均设有所述第六连接孔,每片所述第三甲片的第十二连接孔均经所述连接绳与其前侧所述第三甲片的第十一连接孔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拼接包还包括包覆在多片所述第三甲片上侧边缘上的包边,所述包边上设有多个第十三连接孔,每片所述第三甲片上部均设有第十四连接孔,所述包边的多个第十三连接孔经所述连接绳与每片所述第三甲片的第十四连接孔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甲片为矩形甲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环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挂耳。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拼接包还包括底围,所述底围呈条状,所述底围下部设有多个第十五连接孔、上部设有多个第十六连接孔,所述底围围成一圈设置在所述包底上侧并位于所述第一环状部内侧,所述底围的多个第十五连接孔经所述连接绳与所述包底的多个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底围的多个第十六连接孔经所述连接绳与所述第一环状部的多个第二连接孔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包底包括形状和尺寸相同的外底和内底,所述外底和所述内底上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外底和所述内底分别的设置在所述底围下部的两侧,所述外底和所述内底的多个第一连接孔经所述连接绳与所述底围的多个第十五连接孔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拼接包,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环状部、多个第二环状部和所述第三环状部,且,所述第一环状部、多个第二环状部和所述第三环状部之间通过叠放设置,再通过所述连接绳连接,使用时,所述第一环状部、多个第二环状部和所述第三环状部之间就可以相互伸缩,从而让所述拼接包具有伸缩性;且采用上述拼接方式,可对每一部分进行单独维修。本技术的拼接包具有伸缩性好、使用方便、便于维修等特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拼接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拼接包的第一甲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拼接包的第二甲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拼接包的第三甲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拼接包的多片第一甲片之间的横向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拼接包的多片第二甲片之间的横向连接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拼接包的多片第二甲片之间的纵向连接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拼接包的多片第二甲片之间的纵横连接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拼接包的包边展开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拼接包的挂耳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技术的拼接包的底围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技术的拼接包的外底和内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的拼接包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拼接包,包括包底1、包身2和连接绳3;所述包身2包括第一环状部21、多个第二环状部22和第三环状部23;所述第一环状部21设置在所述包底1上侧,多个第二环状部22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22的上部分别叠放在其上侧所述第二环状部22下部外侧,最下侧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22下部叠放在所述第一环状部21上部内侧,最上侧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22上部叠放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接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底、包身和连接绳;所述包身包括第一环状部、多个第二环状部和第三环状部;所述第一环状部设置在所述包底上侧,多个第二环状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的上部分别叠放在其上侧所述第二环状部下部外侧,最下侧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下部叠放在所述第一环状部上部内侧,最上侧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上部叠放在所述第三环状部下部外侧;/n所述包底、第一环状部、第二环状部和所述第三环状部均经所述连接绳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接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底、包身和连接绳;所述包身包括第一环状部、多个第二环状部和第三环状部;所述第一环状部设置在所述包底上侧,多个第二环状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的上部分别叠放在其上侧所述第二环状部下部外侧,最下侧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下部叠放在所述第一环状部上部内侧,最上侧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上部叠放在所述第三环状部下部外侧;
所述包底、第一环状部、第二环状部和所述第三环状部均经所述连接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底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一环状部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和多个第三连接孔,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上均设有多个第四连接孔和多个第五连接孔,所述第三环状部上设有多个第六连接孔;
所述包底上的多个第一连接孔经所述连接绳和所述第一环状部的多个第二连接孔连接;
所述第一环状部上的多个第三连接孔经所述连接绳与其上侧的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多个第四连接孔连接;
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上的多个第五连接孔均经所述连接绳与其上侧的所述第二环状部的第四连接孔连接;
所述第三环状部上的多个第六连接孔经所述连接绳与其下侧的一个所述第二环状部上的多个第五连接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部包括多片第一甲片,多片所述第一甲片水平排列呈环状,每片所述第一甲片前部均叠放在其前一片所述第一甲片后部内侧,每片所述第一甲片后部均设有第七连接孔、前部均设有第八连接孔,每片所述第一甲片下部均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每片所述第一甲片上部均设有所述第三连接孔;每片所述第一甲片的第八连接孔均经所述连接绳与其前侧的所述第一甲片的第七连接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均包括多片第二甲片,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多片所述第二甲片水平排列呈环状,每个所述第二环状部的每片第二甲片前部均叠放在其前一个所述第二甲片后部内侧,每片所述第二甲片后部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丁周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