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杰钦专利>正文

一种能够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的拳击沙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813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能够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的拳击沙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柱,弹性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沙袋,沙袋的内部开设有槽,沙袋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敲击机构,所述沙袋的外部且靠近敲击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储球通道,储球通道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贯穿其内部的挡持杆,由于沙袋上设置有多个槽,当刚好打到某个槽时力传递至沙袋内部的敲击机构,经杆件传递力,带动储球通道落球至所击打位置,再由球锤摆动将球击出,由于弹性柱表面设置有不同位置和角度的出球孔,出球的角度和位置让运动员捉摸不住,从而可以简单的达到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的效果。

A boxing sandbag capable of training reaction ability from multiple ang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的拳击沙袋
本专利技术涉及拳击训练反应力
,具体为一种能够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的拳击沙袋。
技术介绍
沙袋对于不管是传统武术训练还是现代的搏击训练,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道具,它的训练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通过击打沙袋,锻炼击打力量、速度和准确性,对肌肉的训练,另一方面,进行打沙袋练习,可以全面检验自己的攻击威力,用所有的技法狂轰滥炸而沙袋却不会受损伤,故中外技击术中都有打沙袋的练习内容,但对于现代搏击而言,仅仅锻炼肌肉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反应能力,现在一般建立反应的训练方式由教练一对一持靶训练,这就大大地增加了教练的工作,现存的发射球来锻炼反应能力的沙袋,只能单一的向某一个固定的角度和方向发射,久而久之被运动员熟知便不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因此一种能够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的沙袋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的拳击沙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柱,弹性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沙袋,沙袋的内部开设有槽,沙袋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敲击机构,所述沙袋的外部且靠近敲击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储球通道,储球通道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贯穿其内部的挡持杆,挡持杆远离储球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杆,弹性杆远离挡持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的表面啮合有摆动齿,摆动齿远离齿轮的一端与敲击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柱的开设有出球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运动员击打沙袋时,由于沙袋上设置有多个槽,当刚好打到某个槽时力传递至沙袋内部的敲击机构,经杆件传递力,带动储球通道落球至所击打位置,再由球锤摆动将球击出,面对突如其来的球体运动员需要闪躲,由于弹性柱表面设置有不同位置和角度的出球孔,且不同槽对应不同敲击机构,不同敲击机构对应不同的出球孔,有时会因为力角度不同而触发两个球射出,出球的角度和位置让运动员捉摸不住,从而可以简单的达到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敲击机构与沙袋通过支撑座连接,支撑座的下部铰接有联动杆轴架,联动杆轴架的左侧且位于支撑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远离支撑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上杆,固定上杆远离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下杆,移动下杆远离固定上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顶杆轴架,顶杆轴架与联动杆轴架铰接,所述顶杆轴架的内部贯穿有其表面的托木杆,托木杆远离顶杆轴架的一端设置有托木,托木的上端通过杆件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托木的一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顶杆轴架的内部贯穿有其表面的球锤优选的,所述储球通道的水平位置处于弹性柱内且开设有凹槽。优选的,所述弹性柱的表面开设有多个角度的出球孔,且每个出球孔都有与之对应的储球通道和敲击机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沙袋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A放大图。图中:1-底座、2-弹性柱、3-沙袋、4-槽、5-敲击机构、501-支撑座、502-联动杆轴架、503-立柱、504-固定上杆、505-移动下杆、506-顶杆轴架、507-托木杆、508-托木、509-弹簧、510-球锤、6-储球通道、7-挡持杆、8-弹性杆、9-齿轮、10-摆动齿、11-出球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能够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的拳击沙袋,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柱2,弹性柱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角度的出球孔11,且每个出球孔11都有与之对应的储球通道6和敲击机构5,弹性柱2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沙袋3,硅胶沙袋整体都是硅胶的,一般的硅胶沙袋底座1是带吸盘的,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可以在底座1里面加水或者加沙子,加重底座1的重量,也可以直接利用吸盘加重,更重要的是硅胶的击打部分是环保高弹性发泡料或者抗击打海绵、手感好沙袋、不倒翁沙袋、立式沙袋,沙袋3的内部开设有槽4,沙袋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敲击机构5,敲击机构5与沙袋3通过支撑座501连接,支撑座501的下部铰接有联动杆轴架502,联动杆轴架502的左侧且位于支撑座50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立柱503,立柱503远离支撑座50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上杆504,固定上杆504远离立柱5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下杆505,移动下杆505远离固定上杆50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顶杆轴架506,顶杆轴架506与联动杆轴架502铰接,顶杆轴架506的内部贯穿有其表面的托木杆507,托木杆507远离顶杆轴架506的一端设置有托木508,托木508的上端通过杆件固定连接有弹簧509,弹簧509只是个蓄能器,它有储存能量的功能,但不能慢慢地把能量放出来,要实现慢慢释放这一功能应该靠"弹簧+大传动比机构"实现,常见于机械表,弹簧很早很早之前就有应用了,古代的弓和弩就是两种广义上的弹簧,弹簧509的专利技术家严格意义上应该是英国科学家胡克,虽然那时螺旋压缩弹簧已经出现并广泛使用,但胡克提出了"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力的大小成正比,弹簧509远离托木508的一端与支撑座501固定连接,顶杆轴架506的内部贯穿有其表面的球锤510,挡持杆7与储球通道6开启一段只能允许一个球通过的距离,球沿轨迹落至凹槽处,与此同时,顶杆轴架506的移动带动球锤510向下锤击球使其从出球孔11射出,沙袋3的外部且靠近敲击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储球通道6,储球通道6的水平位置处于弹性柱2内且开设有凹槽,储球通道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贯穿其内部的挡持杆7,挡持杆7远离储球通道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杆8,弹性杆8远离挡持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9,齿轮9的表面啮合有摆动齿10,摆动齿10远离齿轮9的一端与敲击机构5固定连接,弹性柱2的开设有出球孔11。在使用时,运动员击打沙袋,有时会打到其内部的槽,在力的作用下会使联动杆轴架502移动,联动杆轴架502带动顶杆轴架506移动使托木杆507向托木508移动,托木508受到撞击有一定位移从而带动摆动齿10摆动与其表面的齿轮9啮合,齿轮9转动拉动弹性杆8拉动挡持板7,挡持杆7与储球通道6开启一段只能允许一个球通过的距离,球沿轨迹落至凹槽处,与此同时,顶杆轴架506的移动带动球锤510向下锤击球使其从出球孔11射出,当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在弹簧509的作用下杆件恢复至原来的位置。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的拳击沙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柱(2),弹性柱(2)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沙袋(3),沙袋(3)的内部开设有槽(4),沙袋(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敲击机构(5),所述沙袋(3)的外部且靠近敲击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储球通道(6),储球通道(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贯穿其内部的挡持杆(7),挡持杆(7)远离储球通道(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杆(8),弹性杆(8)远离挡持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9),齿轮(9)的表面啮合有摆动齿(10),摆动齿(10)远离齿轮(9)的一端与敲击机构(5)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柱(2)的开设有出球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的拳击沙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柱(2),弹性柱(2)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沙袋(3),沙袋(3)的内部开设有槽(4),沙袋(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敲击机构(5),所述沙袋(3)的外部且靠近敲击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储球通道(6),储球通道(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贯穿其内部的挡持杆(7),挡持杆(7)远离储球通道(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杆(8),弹性杆(8)远离挡持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9),齿轮(9)的表面啮合有摆动齿(10),摆动齿(10)远离齿轮(9)的一端与敲击机构(5)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柱(2)的开设有出球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多角度训练反应能力的拳击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机构(5)与沙袋(3)通过支撑座(501)连接,支撑座(501)的下部铰接有联动杆轴架(502),联动杆轴架(502)的左侧且位于支撑座(50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立柱(503),立柱(503)远离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杰钦
申请(专利权)人:冯杰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