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工钉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81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工钉跟器,属于制鞋设备领域,该手工钉跟器,包括:钉筒,所述钉筒包括:鞋钉定位筒;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直径大于鞋钉定位筒;和所述外筒体一端逐渐收口至鞋钉定位筒的口径并与鞋钉定位筒连接;钉针,所述钉针包括:钉尖;钉杆;钉帽;和钉尖和钉帽位于钉杆两端,钉杆的直径大于钉尖,钉杆一端的直径逐渐缩小至钉尖直径并与钉尖连接,钉杆另一端与钉帽同轴固定;所述钉筒套在所述钉针外,钉帽与所述外筒体滑动连接,钉尖的直径小于鞋钉定位筒的内径,钉杆的直径大于鞋钉定位筒的内径。确保鞋钉垂直于内底钉入到鞋内底中保证了鞋子的牢固性。对于高筒靴,无需再把靴筒翻折,保证了鞋靴的外观效果和整体质量。

A kind of manual heel na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工钉跟器
本技术属于制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工钉跟器。
技术介绍
高筒鞋靴由于工艺需求,需要在内底的后跟部位钉鞋钉,确保鞋靴的牢固性。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
技术介绍
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高筒靴在钉后跟的时候,需要把靴筒翻过来,再钉鞋跟钉,这样靴筒就会容易出现翻折过得痕迹,影响外观效果和整体质量,并且在机器钉跟的同时,由于手势的不平衡,很难确保鞋钉都垂直于内底钉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工钉跟器,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解决高筒靴在钉后跟的时候,需要把靴筒翻过来,再钉鞋跟钉,这样靴筒就会容易出现翻折过得痕迹,影响外观效果和整体质量,并且在机器钉跟的同时,由于手势的不平衡,很难确保鞋钉都垂直于内底钉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工钉跟器,包括:钉筒,所述钉筒包括:鞋钉定位筒;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直径大于鞋钉定位筒;和所述外筒体一端逐渐收口至鞋钉定位筒的口径并与鞋钉定位筒连接;钉针,所述钉针包括:钉尖;钉杆;钉帽;和钉尖和钉帽位于钉杆两端,钉杆的直径大于钉尖,钉杆一端的直径逐渐缩小至钉尖直径并与钉尖连接,钉杆另一端与钉帽同轴固定;所述钉筒套在所述钉针外,钉帽与所述外筒体滑动连接,钉尖的直径小于鞋钉定位筒的内径,钉杆的直径大于鞋钉定位筒的内径。所述外筒体分为上筒体和下筒体,下筒体与鞋钉定位筒连接,上筒体的直径大于10mm,下筒体直径小于10mm。所述外筒体一端的外筒体和鞋钉定位筒之间逐渐收口处的收口形状为圆台状,钉杆一端的钉杆和钉尖之间直径逐渐缩处的收口形状为圆台状。所述外筒体一端的外筒体和鞋钉定位筒之间逐渐收口处的收口形状与钉杆一端的钉杆和钉尖之间直径逐渐缩小处的收口形状相似。所述钉帽与钉杆的长度之和与外筒体的长度相同。所述钉帽与所述外筒体之间间隙配合。所述钉筒的长度为19厘米;所述外筒体的总直径为16毫米,所述外筒体的内径为10毫米;鞋钉定位筒的总直径为10毫米,鞋钉定位筒的内径为4.5毫米。所述钉帽的直径为16毫米,钉帽的长度为12毫米;钉杆的长度为17.1毫米,钉杆的直径为9.65毫米;钉尖的长度为21.6毫米,直径为4.4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确保鞋钉垂直于内底钉入到鞋内底中。保证了鞋子的牢固性。2、对于高筒靴,无需再把靴筒翻折,保证了鞋靴的外观效果和整体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手工钉跟器的钉筒整体结构抛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手工钉跟器的钉针整体结构抛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手工钉跟器的钉筒和钉针组装图。图中标记为:1、鞋钉定位筒;2、下筒体;3、上筒体;4、钉尖;5、圆台面;6、钉杆;7、钉帽。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术语为:鞋钉定位筒1,鞋钉定位筒1的作用是对放入外筒体内的鞋钉起到导向作用,鞋钉定位筒1将鞋钉导向为垂直于鞋的内底。钉尖4,钉尖4的作用是在鞋钉从外筒体内进入至鞋钉定位筒1后,钉尖4将鞋钉镶入鞋的内底。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工钉跟器方案进行详细介绍说明。实施例1请参考图1-图3,其示出了本技术一种手工钉跟器的整体结构,该一种手工钉跟器,包括:钉筒,所述钉筒包括:鞋钉定位筒1;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直径大于鞋钉定位筒1;和所述外筒体一端逐渐收口至鞋钉定位筒1的口径并与鞋钉定位筒1连接;钉针,所述钉针包括:钉尖4;钉杆6;钉帽7;和钉尖4和钉帽7位于钉杆6两端,钉杆6的直径大于钉尖4,钉杆6一端的直径逐渐缩小至钉尖4直径并与钉尖4连接,钉杆6另一端与钉帽7同轴固定;所述钉筒套在所述钉针外,钉帽7与所述外筒体滑动连接,钉尖4的直径小于鞋钉定位筒1的内径,钉杆6的直径大于鞋钉定位筒1的内径。上述实施例中,钉筒和钉针为相互配合的关系,钉针可插在钉筒内部上下滑动,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鞋钉定位筒1的端口对准鞋子内需要钉鞋钉的位置,然后将鞋钉放入钉筒内,鞋钉顺着钉筒内部落下至鞋钉定位筒1的位置,然后将钉针插入钉筒内,此时钉针的钉尖4与鞋钉相抵,敲击漏在钉筒外的钉针部分可以将鞋钉钉入鞋的内底。本技术中,钉帽7略小于外筒体,钉帽7与外筒体滑动连接,钉帽7用于使钉筒与钉针保持同轴,使所钉鞋钉能够准确的钉入鞋的内底,外筒体一端逐渐收口,其作用是第一,在外筒体内放入鞋钉后,该逐渐收口能导向鞋钉准确滑入鞋钉定位筒1内;第二,该外筒体一端的逐渐收口处配合钉杆6一端的直径逐渐缩小处可以定位钉针和钉筒的相对位置,能保证钉针和钉筒在配合的时候,伸出鞋钉定位筒1的长度是固定的,从而保证鞋钉入内底的深度。实施例2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本技术一种手工钉跟器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外筒体分为上筒体3和下筒体2,下筒体2与鞋钉定位筒1连接,上筒体3的直径大于10mm,下筒体直径小于10mm。上述实施例中,手工钉跟器在实际使用中,将外筒体分为上筒体3和下筒体2,上筒体3的直径大于10mm的作用是方便用户对手工钉跟器进行抓取,下筒体直径小于10mm的作用是,在将外筒体对准需要钉鞋钉的位置时,用户不会被下筒体的端部遮挡视线。实施例3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一种手工钉跟器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外筒体一端的外筒体和鞋钉定位筒之间逐渐收口处的收口形状为圆台状,钉杆6一端的钉杆和钉尖之间直径逐渐缩处的收口形状为圆台状。上述实施例中,钉杆6和钉尖4之间形成一个圆台状的圆台面5,外筒体和鞋钉定位筒1之间形成一个圆台状收口,圆台面5和外筒体的圆台状收口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用于限位钉筒和钉针之间滑动的结构。实施例4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一种手工钉跟器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外筒体一端的外筒体和鞋钉定位筒之间逐渐收口处的收口形状与钉杆6一端的钉杆和钉尖之间直径逐渐缩小处的收口形状相似。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外筒体一端的外筒体和鞋钉定位筒之间逐渐收口处的收口形状与钉杆6一端的钉杆和钉尖之间直径逐渐缩小处的收口形状相似可以确保钉筒和钉针在配合时,该处配合较为顺畅。实施例5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一种手工钉跟器的另一实施例,所述钉帽7与钉杆6的长度之和与外筒体的长度相同。上述实施例中,手工钉跟器在实际使用中,操作人员在钉鞋钉时,将钉帽7完全敲入外筒体内部即为将鞋钉钉入鞋底。实施例6进一步的,请参考图3,本技术一种手工钉跟器的另一实施例,所述钉帽7与所述外筒体之间间隙配合。上述实施例中,钉帽7与外筒体之间间隙配合可以有效确保在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工钉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钉筒,所述钉筒包括:/n鞋钉定位筒(1);/n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直径大于鞋钉定位筒(1);和/n所述外筒体一端逐渐收口至鞋钉定位筒(1)的口径并与鞋钉定位筒(1)连接;/n钉针,所述钉针包括:/n钉尖(4);/n钉杆(6);/n钉帽(7);和/n钉尖(4)和钉帽(7)位于钉杆(6)两端,钉杆(6)的直径大于钉尖(4),钉杆(6)一端的直径逐渐缩小至钉尖(4)直径并与钉尖(4)连接,钉杆(6)另一端与钉帽(7)同轴固定;/n所述钉筒套在所述钉针外,钉帽(7)与所述外筒体滑动连接,钉尖(4)的直径小于鞋钉定位筒(1)的内径,钉杆(6)的直径大于鞋钉定位筒(1)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工钉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钉筒,所述钉筒包括:
鞋钉定位筒(1);
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直径大于鞋钉定位筒(1);和
所述外筒体一端逐渐收口至鞋钉定位筒(1)的口径并与鞋钉定位筒(1)连接;
钉针,所述钉针包括:
钉尖(4);
钉杆(6);
钉帽(7);和
钉尖(4)和钉帽(7)位于钉杆(6)两端,钉杆(6)的直径大于钉尖(4),钉杆(6)一端的直径逐渐缩小至钉尖(4)直径并与钉尖(4)连接,钉杆(6)另一端与钉帽(7)同轴固定;
所述钉筒套在所述钉针外,钉帽(7)与所述外筒体滑动连接,钉尖(4)的直径小于鞋钉定位筒(1)的内径,钉杆(6)的直径大于鞋钉定位筒(1)的内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工钉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分为上筒体(3)和下筒体(2),下筒体(2)与鞋钉定位筒(1)连接,上筒体(3)的直径大于10mm,下筒体直径小于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工钉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一端的外筒体和鞋钉定位筒之间逐渐收口处的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柳军薛华峰王骊杨轩李妍妍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一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