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777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与钢管混凝土柱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部分区域用铸钢件代替,该区域的宽度为钢管混凝土柱宽度的4‑6倍;所述铸钢件由中心钢管和正交钢板网格组成;所述正交钢板网格设置在中心钢管的四个侧面处,并且正交钢板网格中与中心钢管侧面相连的钢板段,在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弧形凹槽,形成削弱区段;所述中心钢管与柱钢管通过法兰连接;柱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钢管混凝土柱,所述正交钢板网格的最外围钢板上开有圆孔,周边楼板的钢筋穿过圆孔,并通过螺栓锚固在钢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

A joint of CFST column and floor without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中的耗能减震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低损伤易修复的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由无梁楼盖和钢管混凝土柱组成的板柱结构由于具有楼层净空高,建筑使用空间大等优点,在建筑结构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地震作用下,板柱连接节点容易发生冲切破坏,由此导致的楼板损伤较难修复;如果节点冲切破坏严重,甚至会引起整体结构倒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低损伤易修复的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与钢管混凝土柱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部分区域用铸钢件代替,该区域的宽度为钢管混凝土柱宽度的4-6倍;所述铸钢件由中心钢管和正交钢板网格组成;所述正交钢板网格设置在中心钢管的四个侧面处,并且正交钢板网格中与中心钢管侧面相连的钢板段,在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弧形凹槽,形成削弱区段;所述中心钢管与柱钢管通过法兰连接;柱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钢管混凝土柱,所述正交钢板网格的最外围钢板上开有圆孔,周边楼板的钢筋穿过圆孔,并通过螺栓锚固在钢板上。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低损伤易修复的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的突出特点是对铸钢件中与中心钢管相连的钢板段截面进行削弱,从而保证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屈服只发生在该削弱区段,楼板其他区域可免遭破坏,结构易于修复。本技术加强了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的抗冲切破坏性能,在多层建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楼板立体图;图2为楼板透视立体图;图3、图4分别为铸钢件立体图与平面图;图5为铸钢件细部构造图;图6为铸钢件最外围钢板与钢筋连接构造图;图中:1-楼板;2-钢管混凝土柱;3-钢盖板;4-法兰;5-钢筋;6-中心钢管;7-正交钢板;8-最外围钢板;9-截面削弱区;10-螺栓。具体实施方法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作进一步描述。参考图1-图6,一种低损伤易修复的钢筋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与柱2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楼板1的部分区域用铸钢件代替,该区域的宽度为柱2宽度的4-6倍,如图1、图2。该铸钢件由中心钢管6和正交钢板网格7组成,如图3、图4。所述正交钢板网格7设置在中心钢管6的四个侧面处,并且正交钢板网格7中与中心钢管6侧面相连的钢板段,在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弧形凹槽,形成削弱区段9;这样可以保证屈服只发生在该削弱区段9,楼板1其他区域可免遭破坏,结构易于修复,如图5。铸钢件的中心钢管6与柱钢管通过法兰4连接;钢管6内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2,保证楼板1的剪力和弯矩能够可靠地传递给柱子2。所述正交钢板网格7的最外围钢板8上开有圆孔,周边楼板的钢筋5穿过圆孔,并通过螺栓10锚固在钢板上,如图6。本技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工厂预制阶段。首先,根据楼板1厚度、柱子2截面尺寸,设计铸钢件并制作相应的浇铸模具。然后,在模具上整体浇铸铸钢件。接着,在铸钢件的中心钢管6上焊接法兰4。紧接着,根据楼板钢筋5的位置,确定出该铸钢件最外围钢板8对应圆孔的位置并完成钻孔。(2)现场施工阶段。楼板1支模,同时将铸钢件定位。将楼板1的钢筋5穿过正交钢板网格7的最外围钢板8并通过螺栓10锚固;然后,将铸钢件的中心钢管6与柱钢管通过法兰4连接;接着,浇筑楼板1和柱子2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在铸钢件上盖上钢板3,即完成该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的施工。上文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范例,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与钢管混凝土柱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部分区域用铸钢件代替,该区域的宽度为钢管混凝土柱宽度的4-6倍;/n所述铸钢件由中心钢管和正交钢板网格组成;所述正交钢板网格设置在中心钢管的四个侧面处,并且正交钢板网格中与中心钢管侧面相连的钢板段,在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弧形凹槽,形成削弱区段;/n所述中心钢管与柱钢管通过法兰连接;柱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钢管混凝土柱,所述正交钢板网格的最外围钢板上开有圆孔,周边楼板的钢筋穿过圆孔,并通过螺栓锚固在钢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与钢管混凝土柱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部分区域用铸钢件代替,该区域的宽度为钢管混凝土柱宽度的4-6倍;
所述铸钢件由中心钢管和正交钢板网格组成;所述正交钢板网格设置在中心钢管的四个侧面处,并且正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涛胡红松郭子雄柴振岭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