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767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36
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包括左手套,所述左手套设置有五层,且左手套的第一层为表皮层结构,所述左手套的表皮层结构下端设置有第一内胆层,且第一内胆层的材质为银纤维,所述第一内胆层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内胆层,且第二内胆层的材质为碳纤维,所述第二内胆层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内胆层,且第三内胆层的材质为竹纤维。该抗菌无异味型手套设置有五层,且手套的第一层为皮质材质,接着第一层下端设置有第二层,而第二层为银纤维,然后第二层下端设置有第三层,而第三层为碳纤维,接着第三层下端设置有第四内,而第四层为软胶材质,这样在进行该手套使用时可进行汗液吸附,同时在第四层的作用下可有效的将汗液进行阻隔。

An antibacterial odor free glo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
本技术涉及手套,具体涉及无异味手套,尤其涉及抗菌无异味手套。
技术介绍
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也有装饰用的。手套是个很特别的东西,当初它的产生并不是为了实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区保温必备之物,或是医疗防菌、工业防护用品。但是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手套,现在的手套更有了深一层的含义,与传统的手套迥然不同。这是由于网络游戏的兴起,使得铺天盖地的游戏装备名称出现,由于游戏玩家数量众多,尤其是相比于传统行业,使得网络上的手套信息更多的却是网络游戏装备的相关信息,手套最早起源于古希腊,而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则是上述手套中的一种。现在市场上的手套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内胆不易清洗,且手掌出汗容易产生细菌,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已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市场上的手套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内胆不易清洗,且手掌出汗容易产生细菌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包括左手套,所述左手套设置有五层,且左手套的第一层为表皮层结构,所述左手套的表皮层结构下端设置有第一内胆层,且第一内胆层的材质为银纤维,所述第一内胆层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内胆层,且第二内胆层的材质为碳纤维,所述第二内胆层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内胆层,且第三内胆层的材质为竹纤维,所述第三内胆层的下端设置有第四内胆层,且第四内胆层为软胶材质。第二方面,所述左手套上设置有第一通槽,且第一通槽内设置有第一扣盖,并且第一扣盖和第一通槽相互卡合。<br>第三方面,所述第一扣盖上设置有凸件,且凸件为环形结构,所述凸件上端设置有卡槽,且卡槽上设置有第二扣盖,并且第二扣盖和凸件相互卡合。第四方面,所述左手套和右手套结构相同,且左手套通过第一扣盖与右手套上的第二扣盖进行扣合连接。第五方面,所述第二扣盖上设置有第二通槽,且第二通槽上设置有右手套,并且第二通槽和第二扣盖相互卡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抗菌无异味型手套设置有五层,且手套的第一层为皮质材质,接着第一层下端设置有第二层,而第二层为银纤维,然后第二层下端设置有第三层,而第三层为碳纤维,接着第三层下端设置有第四内,而第四层为软胶材质,这样在进行该手套使用时可进行汗液吸附,同时在第四层的作用下可有效的将汗液进行阻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左手套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第一扣盖和第二扣盖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图1中A-A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右手套俯视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左手套,2、第一通槽,3、第一扣盖,4、凸件,5、第二扣盖,6、卡槽,7、第一内胆层,8、第二内胆层,9、第三内胆层,10、第四内胆层,11、第二通槽,12、右手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包括左手套1,左手套1设置有五层,左手套1上设置有第一通槽2,左手套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2,第一扣盖3上设置有凸件4,第一扣盖3和凸件4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凸件4为环形结构,凸件4上端设置有卡槽6,且卡槽6上设置有第二扣盖5,卡槽6和第二扣盖5,第二扣盖5上设置有第二通槽11,且第二通槽11上设置有右手套12,并且第二通槽11和第二扣盖5相互卡合,此结构使得通过第二扣盖5和第二通槽11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右手套12通过第二通槽11就得到有效的通气和闭合,并且第二扣盖5和凸件4相互卡合,此结构使得在需要将左手套1和右手套12进行连接时,可将右手套12上的卡槽6对准到左手套1上的凸件4处,然后将卡槽6和凸件4进行卡合连接,这样左手套1和右手套12就得到有效的连接,从而进行左手套1和右手套12携带时更加的便捷,第一通槽2为塑料材质,第一通槽2和左手套1通过热熔粘连,且第一通槽2内设置有第一扣盖3,并且第一扣盖3和第一通槽2相互卡合,此结构使得在进行该手套使用时如需对左手套1进行透气,可将第一扣盖3从第一通槽2上进行拔离,这样左手套1就可进行有效的透气了,左手套1和右手套12结构相同,且左手套1通过第一扣盖3与右手套12上的第二扣盖5进行扣合连接,此结构使得需要将右手套12进行透气时,可将右手套12上的第二扣盖5从第二通槽11进行拔离,这样右手套12就得到有效的透气,且左手套1的第一层为表皮层结构,左手套1的表皮层结构下端设置有第一内胆层7,左手套1上表皮层的内壁与第一内胆层7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且第一内胆层7的材质为银纤维,第一内胆层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内胆层8,第一内胆层7和第二内胆层8的表面通过热熔粘连,且第二内胆层8的材质为碳纤维,第二内胆层8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内胆层9,第二内胆层8和第三内胆层9的表面通过热熔粘连,且第三内胆层9的材质为竹纤维,第三内胆层9的下端设置有第四内胆层10,第三内胆层9的外壁与第四内胆层10的内壁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且第四内胆层10为软胶材质,此结构使得该抗菌无异味型手套设置有五层,且手套的第一层为皮质材质,接着第一层下端设置有第二层,而第二层为银纤维,然后第二层下端设置有第三层,而第三层为碳纤维,接着第三层下端设置有第四内,而第四层为软胶材质,这样在进行该手套使用时可进行汗液吸附,同时在第四层的作用下可有效的将汗液进行阻隔。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抗菌无异味型手套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接着将准备好左手套1和右手套12分别对准到左手和右手处,然后将左手套1插入到左手上,接着再将右手套12插入到右手处,这样就可使用该手套了,而需要进行该手套透气时,可用手抓住第一扣盖3,接着将第一扣盖3从第一通槽2内向外进行拔离,然后将拔离的第一扣盖3上的凸件4对准到第二扣盖5上的卡槽6处进行挤压固定,这样左手套1通过第一通槽2就可进行有效的透气了,同理右手套12也可按照上述左手套1进行透气处理,而在进行该手套使用时,可将第一内胆层7的外壁与左手套1表皮的内壁通过魔术贴进行粘连,接着在将第三内胆层9的外壁与第四内胆层10的内壁通过魔术贴进行粘连,这样在使用该手套出汗时可分别通过第一内胆层7的银纤维、第二内胆层8的碳纤维和第三内胆层9的竹纤维进行依次吸附处理,然后再通过第四内胆层10的软胶材质进行阻隔处理,必要时可将上述几层内胆进行拆卸更换或洗涤,这样就可有效的避免手套内胆滋生细菌的问题,这就是该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的工作原理。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手套(1),所述左手套(1)设置有五层,且左手套(1)的第一层为表皮层结构,所述左手套(1)的表皮层结构下端设置有第一内胆层(7),且第一内胆层(7)的材质为银纤维,所述第一内胆层(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内胆层(8),且第二内胆层(8)的材质为碳纤维,所述第二内胆层(8)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内胆层(9),且第三内胆层(9)的材质为竹纤维,所述第三内胆层(9)的下端设置有第四内胆层(10),且第四内胆层(10)为软胶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手套(1),所述左手套(1)设置有五层,且左手套(1)的第一层为表皮层结构,所述左手套(1)的表皮层结构下端设置有第一内胆层(7),且第一内胆层(7)的材质为银纤维,所述第一内胆层(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内胆层(8),且第二内胆层(8)的材质为碳纤维,所述第二内胆层(8)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内胆层(9),且第三内胆层(9)的材质为竹纤维,所述第三内胆层(9)的下端设置有第四内胆层(10),且第四内胆层(10)为软胶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无异味型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手套(1)上设置有第一通槽(2),且第一通槽(2)内设置有第一扣盖(3),并且第一扣盖(3)和第一通槽(2)相互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林
申请(专利权)人:热视际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