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宝安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热虹吸对流双循环太阳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66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功能热虹吸对流双循环太阳热水器,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多功能蓄水装置、水循环连接保温管件、热虹吸对流双循环装置、给取水装置、进排气装置等组成,其特征是:多功能热虹吸对流双循环太阳热水器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由安装太阳真空集热管的流体联箱通过与边框、底框连接组成太阳真空集热管定位连接安装框架,至少一条的平衡拉索与流体联箱、底框垂直连接为一体,底框上安装有太阳真空集热管顶紧固定装置;其中,太阳能集热装置为至少安装有一种真空集热管,通过至少一只流体联箱和一组紧固框架构成的模块;太阳能集热元件或为单通太阳真空集热管,流体联箱底面开孔上安装有定位管嘴,环形密封胎套内安装有环形密封胎圈,与定位管嘴同心定位套装于一起,定位安装于流体联箱的底部开孔上,环形密封胎套与定位管嘴之间的流体流道由密封胎圈与流体联箱底面吻合密封,太阳真空集热管管口内表面套装于定位管嘴上,流体流道通过太阳真空集热管管口沿与密封胎套内的密封胎圈压合密封,密封胎套的套管套装于太阳真空集热管的外管头上,组合装配在一起,通过底框上安装的太阳真空集热管尾部顶紧固定装置顶紧太阳真空集热管底部,将流体联箱底面开孔、定位管嘴、环形密封胎套、环形密封胎圈、太阳真空集热管头组成的定位密封组件压紧密封;太阳真空集热管的管腔内安装有通过支撑卡定位的导流器,导流器的底部通过支撑卡支撑悬空于太阳真空集热管腔的底部,导流器的上部开口或直接与流体联箱连通;或导流器的上部通过密封圈与下流体联箱顶部开孔密封连接;或单通太阳真空集热管的尾部通过定位紧固框架上的紧固装置将单通太阳真空集热管通过密封圈与流体联箱底面开孔锁紧密封,单通太阳真空集热管的管腔内安装有支撑卡定位的导流器,导流器的底部通过支撑卡支撑悬空于单通太阳真空集热管腔的底部,导流器的上部通过密封圈与流体联箱顶部开孔密封连接,形成导流器上管口、导流器腔、导流器下管口、太阳真空集热管底容腔、太阳真空集热管与导流器之间的环形容腔、太阳真空集热管口与导流器之间的环形管口、流体联箱、流体联箱流体出口组成的流体对流循环通道;太阳能集热元件或为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其管腔内安装有支撑卡定位的棒状导流器,棒状导流器通过支撑卡支撑在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的管腔内,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下管口通过密封圈与下流体流体联箱开孔密封连接,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上管口通过密封圈与上流体流体联箱开孔密封连接,上、下流体流体联箱之间通过定位紧固框架上的紧固装置通过密封圈将上流体联箱、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下流体联箱压紧密封,形成下流体联箱流体进口、下流体联箱、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下管口,棒状导流器与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之间行成的环形容腔、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上管口、上流体联箱、上流体联箱流体出口组成的流体对流循环通道;太阳能集热元件或为热管,其热管放热端通过密封圈与流体流体联箱开孔密封连接,热管流体流体联箱通过定位紧固框架上的紧固装置通过密封圈将热管、流体联箱压紧密封,形成流体联箱流体进口、流体联箱、热管放热端、流体联箱流体出口组成的流体对流循环通道;多功能蓄水装置为外壳、保温层、内胆结构的储水罐,其中,内胆为至少一个,每个内胆内安装有至少一组的给取水装置、进排气装置、热虹吸对流水循环装置等的安装孔,多功能蓄水装置上或安装有增加其功能的其它附属装置,并通过密封紧固装置将其安装在多功能蓄水装置的安装孔上;热虹吸对流双循环装置由连接于流体循环分流器顶部的流体给排管、连接于流体循环分流器底部或侧部的流体回流管、连接于流体循环分流器侧部或底部的流体供给管等组成;或热虹吸对流双循环装置由连接于流体循环分流器上部的流体给排管、连接于流体循环分流器底部或侧部的流体回流管、连接于流体循环分流器侧部或底部的流体供给管、连接于流体给排管上的由浮子牵引的漂浮式流体排放管、连接与流体给排管与漂浮式流体排放管之间节流三通装置上的底部流体供给管等组成;其中,漂浮式流体排放管连接固定在浮子上,排水口在水面以下,底部流体供给管通过配重装置使其取水口在水箱底部;流体给排管安装于多功能蓄水装置上,并能形成对流循环;流体循环分流器连接的流体供给管、流体回流管与水循环连接保温管件连接,水循环连接保温管件与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流体联箱连接,热虹吸对流双循环装置安装于多功能蓄水装置上,构成热虹吸对流双循环通道;其中,水循环连接保温管件上或安装有增加多功能热虹吸对流双循环太阳热水器功能的附属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热虹吸对流双循环太阳热水器,属于太阳能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的太阳能热水器,功能单一,热循环效果差,常存在真空集热管管壁换热面严重结垢,使太阳能热水器热效率下降的问题,且存在单支管破裂跑水使整个系统瘫痪的问题,不能承压运行,受安装位置限制严重,安装后视觉效果不美观,使它的应用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对城区的建筑造成了视觉污染,加之其结垢严重,抗冻性能差,不能实现有效排污,更不能实现对家庭进行供暖,并且在阳光充裕时造成热水器沸腾,使大量的好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水箱内的水质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太阳能热水器诸多问题,专利技术了多功能热虹吸对流双循环太阳热水器。本装置可以实现利用目前常规的真空集热管对其循环方式进行大的改进,通过热虹吸对流双循环,形成太阳集热器、流体给排管、流体回流管循环分流器两个循环系统,有效地控制了集热器换热面的结垢。使其安装方便,能够承压运行,单支管破裂不会造成系统大量跑水。能够生产饮用蒸馏水,实现采暖,安装方便,美观,解决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视觉污染,并有足够的抗冻功能,并可实现承压运行。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热虹吸对流双循环太阳热水器,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多功能蓄水装置、水循环连接保温管件、热虹吸对流双循环装置、给取水装置、进排气装置等组成。多功能热虹吸对流双循环太阳热水器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由安装太阳真空集热管的流体联箱通过与边框、底框连接组成太阳真空集热管定位连接安装框架,至少一条的平衡拉索与流体联箱、底框垂直连接为一体,底框上安装有太阳真空集热管顶紧固定装置。其中,太阳能集热装置为至少安装有一种真空集热管,通过至少一只流体联箱和一组紧固框架构成的模块。太阳能集热元件或为单通太阳真空集热管,流体联箱底面开孔上安装有定位管嘴,环形密封胎套内安装有环形密封胎圈,与定位管嘴同心定位套装于一起,定位安装于流体联箱的底部开孔上,环形密封胎套与定位管嘴之间的流体流道由密封胎圈与流体联箱底面吻合密封,太阳真空集热管管口内表面套装于定位管嘴上,流体流道通过太阳真空集热管管口沿与密封胎套内的密封胎圈压合密封,密封胎套的套管套装于太阳真空集热管的外管头上,组合装配在一起,通过底框上安装的太阳真空集热管尾部顶紧固定装置顶紧太阳真空集热管底部,将流体联箱底面开孔、定位管嘴、环形密封胎套、环形密封胎圈、太阳真空集热管头组成的定位密封组件压紧密封。太阳真空集热管的管腔内安装有通过支撑卡定位的导流器,导流器的底部通过支撑卡支撑悬空于太阳真空集热管腔的底部,导流器的上部开口或直接与流体联箱连通。或导流器的上部通过密封圈与下流体联箱顶部开孔密封连接。或单通太阳真空集热管的尾部通过定位紧固框架上的紧固装置将单通太阳真空集热管通过密封圈与流体联箱底面开孔锁紧密封,单通太阳真空集热管的管腔内安装有支撑卡定位的导流器,导流器的底部通过支撑卡支撑悬空于单通太阳真空集热管腔的底部,导流器的上部通过密封圈与流体联箱顶部开孔密封连接,形成导流器上管口、导流器腔、导流器下管口、太阳真空集热管底容腔、太阳真空集热管与导流器之间的环形容腔、太阳真空集热管口与导流器之间的环形管口、流体联箱、流体联箱流体出口组成的流体对流循环通道。太阳能集热元件或为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其管腔内安装有支撑卡定位的棒状导流器,棒状导流器通过支撑卡支撑在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的管腔内,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下管口通过密封圈与下流体流体联箱开孔密封连接,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上管口通过密封圈与上流体流体联箱开孔密封连接,上、下流体流体联箱之间通过定位紧固框架上的紧固装置通过密封圈将上流体联箱、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下流体联箱压紧密封,形成下流体联箱流体进口、下流体联箱、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下管口,棒状导流器与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之间形成的环形容腔、直通太阳真空集热管上管口、上流体联箱、上流体联箱流体出口组成的流体对流循环通道。太阳能集热元件或为热管,其热管放热端通过密封圈与流体流体联箱开孔密封连接,热管流体流体联箱通过定位紧固框架上的紧固装置通过密封圈将热管、流体联箱压紧密封,形成流体联箱流体进口、流体联箱、热管放热端、流体联箱流体出口组成的流体对流循环通道。多功能蓄水装置为外壳、保温层、内胆结构的储水罐,其中,内胆为至少一个,每个内胆内安装有至少一组的给取水装置、进排气装置、热虹吸对流水循环装置等的安装孔,多功能蓄水装置上或安装有增加其功能的其它附属装置,并通过密封紧固装置将其安装在多功能蓄水装置的安装孔上。热虹吸对流双循环装置由连接于流体循环分流器顶部的流体给排管、连接于流体循环分流器底部或侧部的流体回流管、连接于流体循环分流器侧部或底部的流体供给管等组成。或热虹吸对流双循环装置由连接于流体循环分流器上部的流体给排管、连接于流体循环分流器底部或侧部的流体回流管、连接于流体循环分流器侧部或底部的流体供给管、连接于流体给排管上的由浮子牵引的漂浮式流体排放管、连接与流体给排管与漂浮式流体排放管之间节流三通装置上的底部流体供给管等组成。其中,漂浮式流体排放管连接固定在浮子上,排水口在水面以下,底部流体供给管通过配重装置使其取水口在水箱底部。流体给排管安装于多功能蓄水装置上,并能形成对流循环。流体循环分流器连接的流体供给管、流体回流管与水循环连接保温管件连接,水循环连接保温管件与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流体联箱连接,热虹吸对流双循环装置安装于多功能蓄水装置上,构成热虹吸对流双循环通道。其中,水循环连接保温管件上或安装有增加多功能热虹吸对流双循环太阳热水器功能的附属装置。在本装置中,水箱内的水通过循环分流器顶部的流体给排管将水冲注于太阳能集热器及管道中,使给水管和回水管都充满水,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后,热水上升,通过回水管进入到循环分流器中,热水又通过给水管再次进入到太阳集热器中加热,多个循环后,太阳能集热器内的水沸腾,产生汽体,体积膨胀,通过给排水管进入到水箱中,在水箱内又构成对水箱内水的加热循环。同时,有冷水通过给排水管进入到循环分流器中,作为给水管的补水,而进入循环分流器中的水由于其与上升的水流和汽体进行了充分的热交换,水温已达到近沸腾状态,因此,水中的碳酸氢钙,已经分解为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因此杜绝了碳酸氢钙在太阳能集热器真空集热管在换热面上的结垢现象,这样就可以使集热器始终有高的集热效率。多功能热虹吸对流双循环太阳热水器的导流管或为单层管结构,或为封闭复合夹层管结构,导流管上设有支撑定位装置,通过密封件安装定位于联箱底部开孔密封固定有太阳真空集热管的联箱顶部开孔上。流体联箱或为与多功能蓄水装置复合,或为双层一体,与流体联箱复合的多功能蓄水装置底面容腔上设有安装导流管的开孔,与多功能蓄水装置底部复合的流体联箱,设有安装太阳真空集热管的底面开孔。对于双层流体联箱,安装导流管的顶面开孔在流体联箱隔层上,真空集热管通过密封圈固定于流体联箱底面的安装孔上,导流管通过密封圈固定于流体联箱顶面或隔层的安装孔上,导流管上口为冷流体进口,真空集热管与导流管之间的环形管口为热流体出口,其中,流体联箱隔层或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特性,流体联箱与外壳之间,有保温材料填充的夹层,流体联箱上设有流体进出口。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固定框架由流体联箱、边框、底框组成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宝安
申请(专利权)人:徐宝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