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菇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52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菇棚,属于塑料大棚技术领域,包括棚本体、多个卷帘和多个卷膜机构。棚本体为拱顶框架结构,棚本体两端和侧面覆盖薄膜,棚本体的两侧底端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第一通风口与棚本体顶端之间设有靠近棚本体的顶端的第二通风口,多个卷帘设置于棚本体上;卷帘的一端分别缠绕在卷膜机构的卷轴上,卷膜机构用于控制卷帘对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进行开启或遮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出菇棚利用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原理,通风换气后温度降低,有效地提升了出菇率,降低了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出菇的产量与质量。

Mushroom s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菇棚
本技术属于塑料大棚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出菇棚。
技术介绍
目前香菇、滑子菇反季节食用菌出菇棚均为圆拱拱架双层出菇棚,内棚的棚室规格为宽7.5m、高3.8-4.2m、长度视地势而定;内棚采用塑料膜覆盖,起到保湿和保温作用;外棚为遮阳网覆盖,主要作用是遮阳,降低温度;通风换气是在内棚中进行,来保证菌棒出菇对温度、湿度和氧气的要求。但上述出菇棚在棚内温度高(超过出菇温度上限)时,棚室上部的热空气不能快速的排出造成棚内较大的压强,影响菇类的正常出菇;而且棚内温度高,通风不彻底,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造成病虫害的泛滥,影响产品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菇棚,旨在解决受高温影响出菇棚出菇率低且病虫害泛滥引起的出菇产量和质量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出菇棚,包括:棚本体、多个卷帘和多个卷膜机构。棚本体为拱顶框架结构,所述棚本体两端和侧面覆盖薄膜,所述棚本体的两侧底端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棚本体顶端之间设有靠近所述棚本体的顶端的第二通风口;多个卷帘设置于所述棚本体上;所述卷帘的一端分别缠绕在所述卷膜机构的卷轴上,所述卷膜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卷帘对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进行开启或遮蔽;热空气借助所述卷膜机构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口排出所述棚本体,棚内形成负压,冷空气再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口进入所述棚本体内进而实现所述棚本体的通风换气;所述薄膜与所述卷帘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贯通所述棚本体,在所述棚本体的拱顶框架结构上覆盖的所述薄膜分为三块,两块覆盖在所述棚本体的两个侧面,一块覆盖在所述棚本体的顶部,所述棚本体顶端的所述薄膜与所述第二通风口所用的所述卷帘连体设置;所述第二通风口上端与所述棚本体顶端之间的距离为100~120cm;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的长度与所述棚本体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宽度为50~60c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压膜线。进一步地,所述卷膜机构包括两根支架、两个卷膜器和卷轴。两根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棚本体的两端;两个卷膜器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卷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卷膜器之间,所述卷帘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四周覆盖防虫网。进一步地,所述防虫网上设置有防鸟彩带。进一步地,所述棚本体与所述薄膜通过卡簧卡槽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薄膜和所述卷帘为塑料薄膜。本技术提供的出菇棚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出菇棚拱顶框架结构的棚本体两侧底端设有第一通风口,靠近棚本体的顶端设有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周围均设置有卷帘和卷膜机构,卷膜机构控制卷帘的卷起,热空气通过第二通风口排出出菇棚,使出菇棚内形成负压,冷空气再通过第一通风口进入出菇棚内,利用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原理,实现出菇棚的通风换气。本技术提供的出菇棚通风换气后温度降低,有效地提升了出菇率,降低了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出菇的产量与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菇棚通风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菇棚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棚本体;11、第一通风口;12、第二通风口;2、卷膜机构;21、支架;22、卷膜器;23、卷轴;3、卷帘;4、薄膜;5、压膜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出菇棚进行说明。出菇棚包括:棚本体1、多个卷帘3和多个卷膜机构2。棚本体1为拱顶框架结构,棚本体1两端和侧面覆盖薄膜4,棚本体1的两侧底端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11,第一通风口11与棚本体1顶端之间设有靠近棚本体1的顶端的第二通风口12;多个卷帘3设置于棚本体1上;卷帘3的一端缠绕在卷膜机构2的卷轴23上,卷膜机构2用于控制卷帘3对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进行开启或遮蔽;热空气借助卷膜机构2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口12排出棚本体1,棚内形成负压,冷空气再通过第一通风口11进入棚本体1内进而实现棚本体1的通风换气。本实施例中薄膜4和卷帘3为塑料薄膜,棚本体1为圆拱顶框架结构,棚本体1的两端开设有棚门,以方便菇类管理者的进出或者管理者可以从第一通风口11进入棚内;一般地将卷帘3铺展开封盖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当需要对棚本体进行通风时,卷膜机构2控制着卷帘3向上卷起,进行对棚本体1进行降温,向上卷动卷帘3可防止卷帘3自行下滑以及雨天积水。本技术提供的出菇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出菇棚拱顶框架结构的棚本体1两侧底端设有第一通风口11,靠近棚本体1的顶端设有第二通风口12,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周围均设置有卷帘3和卷膜机构2,卷膜机构2控制卷帘3的卷起,热空气通过第二通风口12排出出菇棚,使棚本体1内形成负压,冷空气再通过第一通风口11进入出菇棚内,利用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原理,实现出菇棚的通风换气。本技术提供的出菇棚通风换气后温度降低,有效地提升了出菇率,降低了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出菇的产量与质量。作为本技术提供的出菇棚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薄膜4与卷帘3为一体结构。在薄膜4上开设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时,将需要开设的位置的三面裁剪开,裁剪开的这部分作为卷帘3,用于封盖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第一通风口11与第二通风口12设置压膜线5。压膜线5设置在卷帘3的上方,压膜线5用卡簧固定在棚本体1上,为了避免大风吹起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的薄膜4,且方便整体控制卷膜机构2开启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的大小均匀一致。作为本技术提供的出菇棚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卷膜机构2包括两根支架21、两个卷膜器22和卷轴23。两根支架21分别设置于棚本体1的两端,支架21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两个卷膜器22分别滑动设置于支架21上;卷轴23转动设置于卷膜器22之间,卷帘3的一端缠绕在卷轴23上。卷膜器22带动卷轴23转动,进而带动卷帘3的转动,卷轴23转动带动卷膜器22沿支架21滑动,由此控制卷帘3的升降,即实现卷帘3覆盖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或使第一通风口11和第二通风口12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出菇棚,其特征在于,包括:/n棚本体,拱顶框架结构,所述棚本体两端和侧面覆盖薄膜,所述棚本体的两侧底端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棚本体顶端之间设有靠近所述棚本体顶端的第二通风口;/n多个卷帘,设置于所述棚本体上;和/n多个卷膜机构,所述卷帘的一端分别缠绕在所述卷膜机构的卷轴上,所述卷膜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卷帘对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进行开启或遮蔽;/n热空气借助所述卷膜机构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口排出所述棚本体,棚内形成负压,冷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口进入所述棚本体内进而实现所述棚本体的通风换气;所述薄膜与所述卷帘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贯通所述棚本体,在所述棚本体的拱顶框架结构上覆盖的所述薄膜分为三块,两块覆盖在所述棚本体的两个侧面,一块覆盖在所述棚本体的顶部,所述棚本体顶端的所述薄膜与所述第二通风口所用的所述卷帘连体设置;所述第二通风口上端与所述棚本体顶端之间的距离为100~120cm;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的长度与所述棚本体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宽度为50~60cm。/n

【技术特征摘要】
1.出菇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棚本体,拱顶框架结构,所述棚本体两端和侧面覆盖薄膜,所述棚本体的两侧底端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棚本体顶端之间设有靠近所述棚本体顶端的第二通风口;
多个卷帘,设置于所述棚本体上;和
多个卷膜机构,所述卷帘的一端分别缠绕在所述卷膜机构的卷轴上,所述卷膜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卷帘对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进行开启或遮蔽;
热空气借助所述卷膜机构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口排出所述棚本体,棚内形成负压,冷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口进入所述棚本体内进而实现所述棚本体的通风换气;所述薄膜与所述卷帘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贯通所述棚本体,在所述棚本体的拱顶框架结构上覆盖的所述薄膜分为三块,两块覆盖在所述棚本体的两个侧面,一块覆盖在所述棚本体的顶部,所述棚本体顶端的所述薄膜与所述第二通风口所用的所述卷帘连体设置;所述第二通风口上端与所述棚本体顶端之间的距离为100~120cm;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的长度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生刘海军柳凤玉刘绍苍梁宏丽孟凡飞王彦玲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平泉市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