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角度调节的大豆开花前用遮光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51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14
一种便于角度调节的大豆开花前用遮光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遮光设备技术领域;斜框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在三节轨的内端节上,斜框架前后两侧的外部均活动设有活动框,活动框的左右两侧均与三节轨的外端节连接固定,活动框的右上角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轴器与主轴相连接,主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旋接在活动框的左侧壁上,所述的主轴上设有数个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右侧均噬合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套接固定在旋转轴的上端,旋转轴上固定有旋转板,数个旋转板首尾相邻设置,可以调节到任意适合大豆开花的生长位置,操作便捷,拉取方便,实用性更强。

An angle adjustable shading frame for soybean before flow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角度调节的大豆开花前用遮光架
本技术涉及遮光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角度调节的大豆开花前用遮光架。
技术介绍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其对光周期反应比较敏感,从而导致生态适应性狭窄、生产上缺少跨大区种植的主要品种。因此育种家通过使用遮光架对大豆进行遮光处理,人为调节大豆生长光周期,从而对大豆主要性状的光反应敏感性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现有的遮光架器械笨重,遮光的角度单一,导致大豆的生长环境无法智能化的调节到合适的理想位置,进行光合作用,遮光设备的笨拙,浪费人力物力,操作繁琐,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便于角度调节的大豆开花前用遮光架,遮光的角度可以随意调节,可以调节到任意适合大豆开花的生长位置,操作便捷,拉取方便,节约人力物力,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更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架体和斜框架,架体的顶面固定有斜框架,它还包含电机、活动框、旋转板、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三节轨,所述的斜框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在三节轨的内端节上,斜框架前后两侧的外部均活动设有活动框,所述的斜框架的顶端与活动框的顶端之间固定有数个连接绳,活动框的左右两侧均与三节轨的外端节连接固定,活动框的右上角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轴器与主轴相连接,主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旋接在活动框的左侧壁上,所述的主轴上设有数个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右侧均噬合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套接固定在旋转轴的上端,旋转轴上固定有旋转板,数个旋转板首尾相邻设置,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旋接固定在活动框的前侧壁上,所述的电机前侧的活动框上固定有遮光板,所述的电机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的架体的前后两侧面上均通过旋钮设有数个限位片,限位片与活动框的外侧壁相活动抵设。进一步地,所述的架体的四周外围均设有防护网。进一步地,所述的架体的四角底面均固定有抓地爪。进一步地,所述的架体一侧的上侧壁上固定有自吸泵,自吸泵的输入端与外部的水源相连接,自吸泵的输出端与水管相连接,水管穿过支撑板后,与洒水头相连接,洒水头悬设在种植物的上方,所述的支撑板固定在自吸泵底部的架体上,所述的自吸泵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架体的外壁上设有干湿温度计。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角度调节的大豆开花前用遮光架,遮光的角度可以随意调节,可以调节到任意适合大豆开花的生长位置,操作便捷,拉取方便,节约人力物力,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更强,本技术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活动框活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活动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活动框三节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架体1、斜框架2、三节轨3、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连轴器6、电机7、活动框8、旋转轴9、旋转板10、主轴11、遮光板12、抓地爪13、防护网14、旋钮15、限位片16、自吸泵17、水管18、洒水头19、支撑板20、干湿温度计21、连接绳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架体1和斜框架2,架体1的顶面焊接固定有斜框架2,它还包含电机7、活动框8、旋转板10、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和三节轨3,所述的斜框架2的左右两侧均连接固定在三节轨3的内端节上,斜框架2前后两侧的外部均活动设有活动框8,活动框8的左右两侧内壁均与三节轨3的外端节连接固定,活动框8的右上角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连轴器6与主轴11相连接,主轴1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旋接在活动框8的左侧壁上,所述的主轴11上旋设有数个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的右侧均噬合有从动齿轮5,从动齿轮5套接固定在旋转轴9的上端,旋转轴9上旋接固定有旋转板10,数个旋转板10首尾相邻设置,旋转轴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旋接固定在活动框8的前侧壁上,所述的电机7前侧的活动框8上焊接固定有遮光板12,所述的电机7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的架体1的四周外围均通过挂钩挂设有防护网14,所述的架体1的四角底面均一体成型有抓地爪13,架体1的前后两侧面上均通过旋钮15设有数个限位片16,限位片16与活动框8的外侧壁相活动抵设,所述的架体1一侧的上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自吸泵17,自吸泵17的输入端与外部的水源相连接,自吸泵17的输出端与水管18相连接,水管18穿过支撑板20后,与洒水头19相连接,洒水头19悬设在种植物的上方,所述的支撑板20铆接固定在自吸泵17底部的架体1上,所述的自吸泵17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的架体1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干湿温度计21,所述的斜框架2的顶端与活动框8的顶端之间胶粘固定有数个连接绳2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架体1插入到大豆的种植地,活动框8可以在斜框架2上,上下活动移动,当阳光不足的时候,将活动框8向下拉动,连接绳22限制活动框8下移的过程中不会掉落,让大豆得到充足的阳光,当阳光强烈的时候,将前后两侧的活动框8都推到斜框架2的顶端,然后,旋转限位片16,将限位片16旋转抵设在活动框8底部的外侧壁上,此时,电机7带动主轴11旋转,主轴11带动主动齿轮4旋转的同时,从动齿轮5带动旋转轴9旋转,因此,旋转板10可以任意角度旋转,旋转合适的位置固定,让大豆的光照既不强烈,又适合生长,当数个旋转板10全部旋转为一个平面时,此时进行最大程度的遮光,当数个旋转板10全部旋转为一个垂直面时,此时进行采光,遮光板12也遮住部分阳光,防护网14可以防止鸟类的袭击,抓地爪13让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当大豆遇到干旱的时候,自吸泵17的输入端与外部的水源相连接,自吸泵17的输出端与水管18相连接,水管18出水,经过洒水头19洒水,可以调节到任意适合大豆开花的生长位置,操作更便捷。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1、电机7带动主动齿轮4旋转设置,遮光的角度可以随意调节,可以调节到任意适合大豆开花的生长位置,操作便捷;2、活动框8活动设置在斜框架2上,拉取方便,节约人力物力,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更强;3、自吸泵17的设置,水管18出水,经过洒水头19洒水,让大豆生长的环境更舒适滋润。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角度调节的大豆开花前用遮光架,它包含架体(1)和斜框架(2),架体(1)的顶面固定有斜框架(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电机(7)、活动框(8)、旋转板(10)、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和三节轨(3),所述的斜框架(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在三节轨(3)的内端节上,斜框架(2)前后两侧的外部均活动设有活动框(8),所述的斜框架(2)的顶端与活动框(8)的顶端之间固定有数个连接绳(22),活动框(8)的左右两侧均与三节轨(3)的外端节连接固定,活动框(8)的右上角固定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连轴器(6)与主轴(11)相连接,主轴(1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旋接在活动框(8)的左侧壁上,所述的主轴(11)上设有数个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的右侧均噬合从动齿轮(5),从动齿轮(5)套接固定在旋转轴(9)的上端,旋转轴(9)上固定有旋转板(10),数个旋转板(10)首尾相邻设置,旋转轴(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旋接固定在活动框(8)的前侧壁上,所述的电机(7)前侧的活动框(8)上固定有遮光板(12),所述的电机(7)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的架体(1)的前后两侧面上均通过旋钮(15)设有数个限位片(16),限位片(16)与活动框(8)的外侧壁相活动抵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角度调节的大豆开花前用遮光架,它包含架体(1)和斜框架(2),架体(1)的顶面固定有斜框架(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电机(7)、活动框(8)、旋转板(10)、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和三节轨(3),所述的斜框架(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在三节轨(3)的内端节上,斜框架(2)前后两侧的外部均活动设有活动框(8),所述的斜框架(2)的顶端与活动框(8)的顶端之间固定有数个连接绳(22),活动框(8)的左右两侧均与三节轨(3)的外端节连接固定,活动框(8)的右上角固定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连轴器(6)与主轴(11)相连接,主轴(1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旋接在活动框(8)的左侧壁上,所述的主轴(11)上设有数个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的右侧均噬合从动齿轮(5),从动齿轮(5)套接固定在旋转轴(9)的上端,旋转轴(9)上固定有旋转板(10),数个旋转板(10)首尾相邻设置,旋转轴(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旋接固定在活动框(8)的前侧壁上,所述的电机(7)前侧的活动框(8)上固定有遮光板(12),所述的电机(7)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的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花白志元张瑞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