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344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涉及树木栽培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树木栽培固定架容易损伤树木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固定挡圈,固定挡圈上铰接有固定支脚,固定挡圈上设有能够防止树木剧烈摆动的缓冲固定组件,缓冲固定组件至少设有三组,且缓冲固定组件绕固定挡圈的轴线均布,缓冲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缓冲板和调节螺钉,固定板和缓冲板之间通过缓冲弹簧固定连接,调节螺钉与固定板铰接,且调节螺钉穿过固定挡圈并与固定挡圈通过螺纹连接,缓冲弹簧能够在调节螺钉的作用下向固定挡圈的中心靠近或远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树木保护更好,同时能够在风停后矫正树木角度。

A fixed frame for tree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木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
技术介绍
树木移植后通常需要设立支柱,以避免大树因大风吹刮造成树干摇摆松动,使根系不能很好生长,在树干基部周围形成空洞,遇雨时容易在四周空洞内积水而影响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197373A”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园林管理树木固定架,包括有一个第一支撑盘和一个第二支撑盘,所述第一支撑盘与所述第二支撑盘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连接螺栓,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栓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盘与所述第二支撑盘相对应连接后与所述树木相对应卡接,还包括有一个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分别的卡接所述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所述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固定在树木上,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对树木的固定效果。但是,该固定架固定树木时采用刚性连接,起风时,树木在固定架支撑盘的下部固定稳固,但是支撑盘上方由于风的作用左右摇摆,使得树木以固定架支撑盘为支点摇摆,这种摇摆的方式容易损伤树木,当风力较大时容易折断树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包括固定挡圈,固定挡圈上铰接有用于支撑固定挡圈的固定支脚,固定挡圈上设有能够防止树木剧烈摆动的缓冲固定组件,缓冲固定组件至少设有三组,且缓冲固定组件绕固定挡圈的轴线均布,缓冲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缓冲板和调节螺钉,固定板和缓冲板之间通过缓冲弹簧固定连接,调节螺钉与固定板铰接,且调节螺钉穿过固定挡圈并与固定挡圈通过螺纹连接,缓冲弹簧能够在调节螺钉的作用下向固定挡圈的中心靠近或远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树木栽培固定架容易损伤树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包括固定挡圈,固定挡圈上铰接有用于支撑固定挡圈的固定支脚,固定挡圈上设有能够防止树木剧烈摆动的缓冲固定组件,缓冲固定组件至少设有三组,且缓冲固定组件绕固定挡圈的轴线均布,缓冲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缓冲板和调节螺钉,固定板和缓冲板之间通过缓冲弹簧固定连接,调节螺钉与固定板铰接,且调节螺钉穿过固定挡圈并与固定挡圈通过螺纹连接,缓冲弹簧能够在调节螺钉的作用下向固定挡圈的中心靠近或远离。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固定挡圈为正八边形筒状,固定挡圈的两端设有开口,固定支脚和缓冲固定组件均设有四组,且固定支脚和缓冲固定组件交叉分布,固定挡圈的外侧设有第一支耳,固定支脚安装在第一支耳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固定挡圈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由正八边形筒状沿对角线分开而成型的弯板结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固定板为弧形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支耳,调节螺钉安装在第二支耳上,缓冲板为弧形板,缓冲弹簧的两端固定到固定板和缓冲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固定板的内侧设有限位管,缓冲板的外侧设有限位杆,限位管设在限位杆内,缓冲弹簧设有两组,且缓冲弹簧固定到限位管的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缓冲板的内侧还设有橡胶垫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固定支脚的远离固定挡圈的一端还设有地脚,地脚为板状,地脚与固定支脚连接的一面设有第三支耳,固定支脚安装在第三支耳上,地脚面向底面的一面设有地脚刺,地脚刺为设有尖端的杆状。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活动空间的缓冲固定组件,使得起风时树木能够整体小幅度摆动,风停时能够矫正树木位置,从而防止起风时固定架与树木之间的刚性连接损伤树木。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的俯视图。图3为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中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挡圈,11-第一支耳,12-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2-固定支脚,3-缓冲固定组件,31-固定板,32-缓冲板,33-缓冲弹簧,34-调节螺钉,35-限位管,36-限位杆,37-第二支耳,4-地脚,41-地脚刺,42-第三支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由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包括固定挡圈1,固定挡圈1上铰接有用于支撑固定挡圈1的固定支脚2,固定支脚2设有多组,且固定支脚2绕固定挡圈1的轴线均布,固定挡圈1上设有能够防止树木剧烈摆动的缓冲固定组件3,缓冲固定组件3至少设有三组,且缓冲固定组件3绕固定挡圈1的轴线均布,缓冲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板31、缓冲板32和调节螺钉34,固定板31和缓冲板32之间通过缓冲弹簧33固定连接,调节螺钉34与固定板31铰接,且调节螺钉34穿过固定挡圈1并与固定挡圈1通过螺纹连接,缓冲弹簧33能够在调节螺钉34的作用下向固定挡圈1的中心靠近或远离,缓冲板32在固定板31、缓冲弹簧33和调节螺钉34的作用下贴紧在树木上,调节螺钉34在螺纹的作用下提供固定树木的固定力;本实施例中,固定挡圈1为正八边形筒状,固定挡圈1的两端设有开口,固定支脚2和缓冲固定组件3均设有四组,且固定支脚2和缓冲固定组件3交叉分布,固定挡圈1的外侧设有第一支耳11,固定支脚2安装在第一支耳11上,相邻的第一支耳11之间设有螺纹孔;优选的,固定挡圈1包括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均由正八边形筒状沿对角线分开而成型的弯板结构,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得固定挡圈1能够打开,从而便于固定架的安装和拆卸;如图3所示,固定板31为弧形板,固定板31上设有第二支耳37,调节螺钉34安装在第二支耳37上,如图4所示,缓冲板32为弧形板,缓冲弹簧33的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固定板31和缓冲板32上;优选的,固定板31的内侧设有限位管35,缓冲板32的外侧设有限位杆36,限位管35设在限位杆36内,缓冲弹簧33设有两组,且缓冲弹簧33固定到限位管35的两侧,从而防止固定板31和缓冲板32偏移距离过大而损伤缓冲弹簧33;调节螺钉34为圆杆,调节螺钉34的外侧设有外螺纹,调节螺钉34设在固定挡圈1外侧的一端设有把手,便于工作人员调解缓冲固定组件3的位置;优选的,缓冲板32的内侧还设有橡胶垫片,从而防止缓冲板32紧固时损伤树木表皮。实施例2由图1~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包括固定挡圈(1),固定挡圈(1)上铰接有用于支撑固定挡圈(1)的固定支脚(2),其特征在于,固定挡圈(1)上设有能够防止树木剧烈摆动的缓冲固定组件(3),缓冲固定组件(3)至少设有三组,且缓冲固定组件(3)绕固定挡圈(1)的轴线均布,缓冲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板(31)、缓冲板(32)和调节螺钉(34),固定板(31)和缓冲板(32)之间通过缓冲弹簧(33)固定连接,调节螺钉(34)与固定板(31)铰接,且调节螺钉(34)穿过固定挡圈(1)并与固定挡圈(1)通过螺纹连接,缓冲弹簧(33)能够在调节螺钉(34)的作用下向固定挡圈(1)的中心靠近或远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包括固定挡圈(1),固定挡圈(1)上铰接有用于支撑固定挡圈(1)的固定支脚(2),其特征在于,固定挡圈(1)上设有能够防止树木剧烈摆动的缓冲固定组件(3),缓冲固定组件(3)至少设有三组,且缓冲固定组件(3)绕固定挡圈(1)的轴线均布,缓冲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板(31)、缓冲板(32)和调节螺钉(34),固定板(31)和缓冲板(32)之间通过缓冲弹簧(33)固定连接,调节螺钉(34)与固定板(31)铰接,且调节螺钉(34)穿过固定挡圈(1)并与固定挡圈(1)通过螺纹连接,缓冲弹簧(33)能够在调节螺钉(34)的作用下向固定挡圈(1)的中心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挡圈(1)为正八边形筒状,固定挡圈(1)的两端设有开口,固定支脚(2)和缓冲固定组件(3)均设有四组,且固定支脚(2)和缓冲固定组件(3)交叉分布,固定挡圈(1)的外侧设有第一支耳(11),固定支脚(2)安装在第一支耳(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树木栽培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挡圈(1)包括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均由正八边形筒状沿对角线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雁贯春雨崔婷婷孟维珊房莉董粮吕达明吕波于保刚吕志波宋德艳宋金辉白岩崔毅郭立宏海龙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