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224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其能够尽可能简化伴随设置的施工性,并且容易使抑制雷击所需的负电荷量增加。一种抑制对建筑物(A)的雷击的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1)由带电体(B)和电容器(2)构成,该带电体(B)以电绝缘状态设在建筑物的顶部,由导电性材料构成;该电容器(2)与该带电体电连接,所述电容器(2)具备:第一电极体(2a),设置于所述地面,并与该地面电连接;及第二电极体(2b),经由电绝缘层(Z)与该第一电极体对置,在与所述第一电极体之间通过电容蓄积电荷,所述第二电极体与所述带电体电连接。

Lightning arres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抑制雷击来保护建筑物及设备机器等被保护体不受雷害的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
技术介绍
雷击是大气中发生的放电现象,雷放电有云内放电、云间放电、云-大地间放电等。雷放电带来较大损害的是云-大地间放电(下面,称为雷击)。雷击是雷云(云底)与大地或建设在大地等上的结构物之间的电场强度非常大,其电荷达到饱和状态而破坏大气的绝缘时所产生的现象。若详细地观察雷击现象,会发现如果是夏季发生的一般性雷击(夏季雷),则雷云成熟后,梯级先导闪电从雷云中选择大气容易放电的地方逐渐接近大地。当梯级先导闪电距离大地一定距离时,微弱电流的迎面流注(迎面放电)从大地或建筑物(避雷针)、树木等向梯级先导闪电延伸。当流注与梯级先导闪电耦合时,大电流(返回电流)通过该路径在雷电云和大地之间流动。这就是雷击现象。对于这样的雷击现象,在传统的雷击保护概念中,从不能防止雷击的观点来看,大多数方法是通过突针型避雷针(FranklinRod)接收雷击而将雷击引导至大地。对此,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通过尽可能抑制雷击的发生来保护被保护体而提出了专利文献1所示的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该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是一种具有夹着绝缘体配置的上电极体及下电极体且仅将下电极体接地而构成的装置。而且,例如当云底分布着负电荷的雷云接近时,则与其相反的电荷(正电荷)分布在大地的表面,在接地的下电极体上也聚集有正电荷。于是,经由绝缘体配置的上电极体在电容器的作用下带有负电荷。通过该作用,使避雷装置及其周边不易产生迎面流注,从而抑制雷击的产生。现有技术文件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393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想要解决的课题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人等之前提出的方案,能够在以避雷装置为中心的圆形保护区域内抑制雷击。但是,为了有效地形成上述保护区域,必须将所述避雷装置作为新的设备设置在所述被保护体的顶部。此外,为了提高上述雷击抑制效果,需要增大由所述避雷装置形成的负电荷量。为此,必须增大所述避雷装置的电容器的容量,从而导致所述避雷装置大型化。此外,由于必须将该大型化的避雷装置设置在所述被保护体的高处,所以可想而知,其的设置作业将会变复杂。本专利技术想要解决上述之前提出的方案中的遗留问题,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能够尽可能简化伴随设置的高空作业,从而提高施工性,并且容易使抑制雷击所需的负电荷量增加。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为抑制对建筑物的雷击的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由带电体和电容器构成,该带电体以电绝缘状态设在建筑物的顶部,由导电性材料构成;该电容器与该带电体电连接,所述电容器具备:第一电极体,设置于所述地面,并与该地面电连接;及第二电极体,经由电绝缘层与该第一电极体对置,在与所述第一电极体之间通过电容蓄积电荷,所述第二电极体与所述带电体电连接。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当云底分布着负电荷的雷云接近时,与其相反的电荷(正电荷)分布在大地的表面,上述电容器的接地到大地的上述第一电极体上也聚集着正电荷。于是,经由所述电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体对置的所述第二电极体通过电容器的作用而带有负电荷。此外,通过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第二电极体电连接的所述带电体也带有负电荷。在此,所述带电体相对于所述建筑物电绝缘,从而在所述建筑物上方形成负电荷区域。因此,不易发生来自作为被保护体的所述建筑物的迎面流注,进而抑制对所述建筑物的雷击。而且,产生所述负电荷的所述电容器与所述带电体分开设置,因此,能够设置在所述建筑物附近的大地上。因此,即使为了使产生的负电荷增加而使用大容量的电容器,也能够在地面上设置该电容器。其结果,能够简化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的设置作业。另一方面,在建筑物为佛塔或佛堂的情况下,能够将设置于建筑物的顶部上的宝球作为所述带电主体。在建筑物为城堡的天守阁的情况下,能够将设置于天守阁的顶部上的鲸作为所述带电体。在所述建筑物为风车的情况下,能够将设置于该风车的叶片前端的插座作为所述带电体。此外,在所述建筑物为大厦或房屋的情况下,能够将设置于该大厦或房屋上的避雷针作为所述带电体。如此一来,通过将所述宝球、所述鲸、所述插座或所述避雷针作为带电体,能够使用现存的结构体来构成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由此,不必大幅改变建筑物的结构就能够设置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所述电容器可以设置多个,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例如在所述被保护体较大、为了抑制雷击而需要大电荷量的负电荷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应对。此外,所述多个电容器能够由静电容量大的第一电容器和静电容量小的第二电容器构成。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在产生超过预想的能量的雷电,且该雷电击中所述带电体的情况下,能够使该雷击经过所述电容小的第二电容器的两个电极体之间而流向大地。由此,能够防止雷击作用于所述被保护体,进行防止其损伤。优选地,电容器接地的地面高于周围的地面。通过使电容器的接地场所的地面升高,能够保护电容器自身不受水的影响及水害等。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能够将产生抑制雷击所需的负电荷量的电容器设置在地上,从而简化伴随其大型化的设置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略的主视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概略的主视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概略的主视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概略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中,符号1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以下简称为避雷装置)。本实施方式的避雷装置1形成如下构成: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避雷装置1由带电体B和电容器2构成,该带电体B以电绝缘状态设于建筑物A的顶部,由导电性材料构成;该电容器2与该带电体B电连接,所述电容器2具备:第一电极体2a,设置于地面E上,并与该地面E电连接,及第二电极体2b,经由电绝缘层Z与该第一电极体2a对置,在与所述第一电极体2a之间利用电容蓄积电荷,所述第二电极体2b利用电缆C与所述带电体B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建筑物A为佛塔或佛堂,将设置于该佛塔或佛堂的顶部上的宝球3作为所述带电体B。构成所述电容器2的所述第一电极体2a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为平板状,并铺设在所述地面E上。构成所述电容器2的所述第二电极体2b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为平板状,并隔开规定间隔与所述第一电极体2a平行地对置。此外,所述第一电极体2a和所述第二电极体2b通过绝缘子4在电绝缘的状态下连结,所述电绝缘层E由在它们的对置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形成。并且,所述电缆C的一端与作为所述带电体B的宝球3的下端电连接,经过所述建筑物A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对建筑物的雷击的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由带电体和电容器构成,所述带电体以电绝缘状态设在建筑物的顶部,由导电性材料构成;所述电容器与该带电体电连接,所述电容器具备:第一电极体,设置于所述地面,并与该地面电连接;及第二电极体,经由电绝缘层与该第一电极体对置,在与所述第一电极体之间通过电容蓄积电荷,所述第二电极体与所述带电体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1 JP 2017-2110461.一种抑制对建筑物的雷击的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由带电体和电容器构成,所述带电体以电绝缘状态设在建筑物的顶部,由导电性材料构成;所述电容器与该带电体电连接,所述电容器具备:第一电极体,设置于所述地面,并与该地面电连接;及第二电极体,经由电绝缘层与该第一电极体对置,在与所述第一电极体之间通过电容蓄积电荷,所述第二电极体与所述带电体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为佛塔或佛堂,所述带电主体为设置于所述佛塔或佛堂的顶部上的宝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击抑制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为城堡的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敏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落雷抑制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