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康强专利>正文

窗式自然能量交换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16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窗式自然能量交换技术以崭新的思路,用自然能量创造冬夏温度的中间值,在保留了建筑窗口的采光、换气功能和大幅度增强保温性能的基础上,利用地下水和太阳能等自然能量,双向调节室内温度,从而实现以少量能耗调节,即可将冬、夏季室内温度控制在适宜工作、生活的程度,节能效益巨大。该项技术解决了窗户保温性能低的现状,可解决我国建筑窗口能量损失严重的状况,不仅是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还充分利用了自然能源,兼具节约能源和开发能源的双重意义,开创了“窗口空调”之先例。此外,采用该技术进行装饰的窗口,晶莹剔透,在美化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方面,也具重要意义。该项技术首次将夏季降温、冬季取暖结合为一体,不但适合新型节能建筑,也可改变现有旧房高能耗之缺点,符合国家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鉴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高能耗状况,中央提出大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生产、生 活的节能这一重大课题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在我国,每年因酷暑使用空调降温造成的电力空缺,就致使许多城市限电,企业停产。 今年夏季,广州持续髙温,市民借空调消暑降温所耗费的电力达总负荷的三分之一。其中一 个電要原因,是由于建筑节能效果不好,导致空调能耗过高。有资料指出,我国民宅的门窗 热能损失量巨大,为发达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窗式自然能量交换技术的专利技术,就是针对此而研究的。
技术实现思路
充分利用自然能量,辅以最低的能量消耗,给人们提供一个温度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能量来源于地下水循环和其它可利用的水源循环。不浪费水资源。该系统的关键是能量交换器。能量交换器由三层5毫米厚普通玻璃组成保温层和水循环层。长宽即是窗口尺寸。厚度为6毫米。外层(保温层)玻璃适当尺寸处设一圆孔,以硅橡胶封堵。抽空或减少层内空气密度, 形成类真空状态。其作用是阻断外界温度对中间玻璃的传导,使内层(水循环层)恒温能量, 充分作用于室内。内层(水循环层)内层玻璃上下各设一圆孔(窗扇左扇孔在左,右扇孔在右),用带软管 的分水器连接。使水在层内均匀循环,且不影响窗扇丌关。 此系统定定名为遮阳式。(鉴于建筑习;境不同,该能量交换系统可制成裸阳式和平常式。裸阳式只有一层水循环层。外层为L0W-E型玻璃,内层为普通玻璃。其缺点是不能利用太阳能,只能起到阻断外界对室内温度的影响,且造价较高。平常式其设计与遮阳式大致相同,只是外层空间层为常压层。外层玻璃上下各钻数孔,形成热气上升、较低温度气体补进的气体循环,从而带走 外界温度对中间玻璃的影响(秋冬季可堵上外层玻璃孔)。此种型号是在不得已的环境中使 用。)阳面窗口外装遮阳装置,最好用悬挂式太阳能热水器。夏季遮阳使窗外玻璃温度在闩最 高温度左右。冬季阳光又可直射窗口,采吸太阳能量,以提高室温,并把多余太阳能热水器 热水储存后参加阳面窗式能量交换器之水循环,从而进一歩增加供暖时间,节约取暖的能量。 并可锊代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遮阳装置尺寸和安排位置高低,以满足当地达到以上技术要求不准。实验数据实验品釆用技术性能低于该交换系统之同等模型,目的是使实验可靠度提高保温层为中空, 传能介质自然存在,且厚度小于0.78毫米。水采取不循环形式。实验环境夏季遮阳,室外 41匸;室内21'C的环境下工作一小时后测取循环层水温,由17"C升到24t:。冬季遮阳室 内外温度均为8t:,工作一小时后,测取循环层水温,由17"降至12'C,证实能量交换及时。 以此为基础测算,该交换系统启用水循环方式,按一小时循环一次计,其调节温度的能力为实验数据的一倍以上,且室外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则小于数倍。 节能数据测算-一眼ll千瓦水泵,扬程52米, 一小时出水量50立方米,可供面积8333平方米的窗式 自然能量交换系统用水。按建筑与窗口面积的比例10: l计算,以100平方米住宅计算,可 供833户。水循环每日工作12小时,户耗电为0. 156千瓦时。全天候工作户耗电为0.312千 瓦时(若高于52米建筑,此数据相应上升)。采用塑钢门窗(现有基础上可以改造),其附属 设备为水循环管道、地下水循环系统(其水源采用地下浅层水循环,温度摄氏17"C。河北平 原地区地下180米,出水温度为15'C — 17'C。水资源没有浪费)。具体实施例方式其工作流程图,以常压结合虹吸原理,解决了窗式自然交换系统用于高层楼房常压水循 环的技术难题。使普通玻璃完全可以担负该系统的工作要求,大大降低成本。综上所述,窗式自然能量交换系统,既节约了大量能源消耗,又改变了我国窗口保温性能大 大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现状,开创了窗口"空调"的先例,开辟了我国建筑节能的新模式。人 站在窗前,如住进水晶宫般,如能广泛推广, 一座座一幢幢千姿百态、独具匠心的水晶宫式 建筑将美化我国的每座城市,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明书附1:流程工作图夏季A—D循环,B'、 C'阀关。U温控U'电阀水温达22。C开启,17t:关闭。冬季B—C通 过M定时开关泵循环。A'、 U、 U'停止工作。太阳能接通自来水使用时B'、 C'关闭,替代电、 燃气热水器。 图2:利用现中空玻璃窗框的窗式自然能量交换器设计图。图3:利用现密封型框的窗式能量交换器设计图。图4:利用现单层玻璃窗框的窗式自然能量交换器设计图。以上图中A、 B孔因版面小而縮小比例的直径为12毫米的圆孔,需根据窗口设计而确定 其位置,因之未标明具体尺寸。A孔上下两孔用以连接图5的分水器,B孔为抽保温层空气而 设计。图5:分水器设计图带软管接头(C)的M12螺栓(B)式过水管(A)与r型板(D)位置不同而分上下(或 左右)两式,A二①6毫米通孔;B二M12X15毫米;〔=010毫米软管接头;D-5毫米宽X20 毫米高X长度(因窗口宽度而定),厚度1毫米;E=l毫米宽在5毫米宽面板上均布于长度 内。以上可为新型设计楼房采用,也可以改造现有旧房之窗口。图6:专门为窗式自然能量交换器设计的塑钢窗架,其长度意义不大,只给出横断面图A和硅 橡胶垫(B)及用以挤压硅橡胶垫而达到密封效果的楔形加压板(C),三层玻璃可分别安装,内外两层玻璃A、 B孔同图2。A图图中A为推拉式窗扇框;B为进水管;C为均布窗扇框中间隔层的直径3毫米孔,数量按 窗扇宽度而定。A'为窗框。 B图-为硅橡胶垫,用时以橡胶密封胶密封。c图-为楔型压力板。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窗式自然能量交换系统的进出水、分水器与窗框结合技术之权利。2、 要求保护地下水循环能量交换回注技术之权利。3、 要求保护太阳能参加该交换系统进行延长供暖时间之技术思想权利。全文摘要窗式自然能量交换技术以崭新的思路,用自然能量创造冬夏温度的中间值,在保留了建筑窗口的采光、换气功能和大幅度增强保温性能的基础上,利用地下水和太阳能等自然能量,双向调节室内温度,从而实现以少量能耗调节,即可将冬、夏季室内温度控制在适宜工作、生活的程度,节能效益巨大。该项技术解决了窗户保温性能低的现状,可解决我国建筑窗口能量损失严重的状况,不仅是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还充分利用了自然能源,兼具节约能源和开发能源的双重意义,开创了“窗口空调”之先例。此外,采用该技术进行装饰的窗口,晶莹剔透,在美化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方面,也具重要意义。该项技术首次将夏季降温、冬季取暖结合为一体,不但适合新型节能建筑,也可改变现有旧房高能耗之缺点,符合国家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文档编号E06B3/66GK101158264SQ20061000130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杨康强 申请人:杨康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要求保护窗式自然能量交换系统的进出水、分水器与窗框结合技术之权利。    要求保护该系统流程常压、虹吸结合技术之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康强
申请(专利权)人:杨康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