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子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120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绝缘子卡具,涉及电力施工领域。现有技术的绝缘子卡具只能适合一种尺寸的绝缘子,对不同尺寸的绝缘子进行施加外力时,需要配合使用不同尺寸的绝缘子卡具,使用不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一端铰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另一端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皆设有多个活动孔,活动孔贯穿其所在的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活动孔内设有活动杆,活动杆表面以及活动孔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活动杆位于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内侧的端部设有接触件,调节活动杆的位置使接触件与绝缘子钢帽接触,以使绝缘子卡具固定在绝缘子上,并且可适用不同尺寸的绝缘子。

Insulator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绝缘子卡具
涉及电力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子卡具。
技术介绍
绝缘子是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之间或导体与地电位构件之间的器件,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绝缘子的端部通常安装有绝缘子钢帽,在需要拆卸绝缘子或者安装绝缘子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绝缘子卡具将绝缘子钢帽卡住,再通过丝杆施加外力的作用,对绝缘子进行拆卸或安装。现有技术的绝缘子卡具只能适合一种尺寸的绝缘子,对不同尺寸的绝缘子进行施加外力时,需要配合使用不同尺寸的绝缘子卡具,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适用尺寸广泛的绝缘子卡具。本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绝缘子卡具,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一端铰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另一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皆设有多个活动孔,所述活动孔贯穿其所在的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所述活动孔内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表面以及活动孔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活动杆位于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内侧的端部设有接触件,调节活动杆的位置使接触件与绝缘子钢帽接触,以使绝缘子卡具固定在绝缘子上,并且可适用不同尺寸的绝缘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内侧皆为半圆环结构,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的活动孔皆沿半圆的径向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接触件包括压杆,所述压杆为杆结构,所述压杆与活动杆端部转动连接,压杆可绕其与活动杆的连接点旋转。进一步的,所述压杆上还设有一层橡胶层。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孔包括第一活动孔和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二活动孔位于第一活动孔内侧,第一活动孔内设有与活动杆配合的螺纹。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位于第一活动杆与接触件之间,螺纹设于第一活动杆上,第二活动杆的尺寸大于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孔的尺寸大于第一活动孔,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分别在第一活动孔和第二活动孔内运动。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杆为棱柱形,第二活动孔为与第二活动杆配合的形状,使第二活动杆不能在第二活动孔内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杆端部设有十字开口,与螺丝头部结构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调节活动杆的位置使多个接触件对不同尺寸的绝缘子钢帽夹持,使绝缘子卡具适用不同尺寸的绝缘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绝缘子卡具,包括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所述第一盖板1为主体结构,第二盖板2一端与第一盖板1一端铰接,第二盖板2另一端与第一盖板1另一端螺栓连接,第一盖板1两端部还分别设有供施加外力的丝杆穿过的通孔3。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皆为半圆环结构,其外侧轮廓和内侧轮廓皆为半圆形,第一盖板1与第二盖板2两端部固定后,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内侧构成一个用以夹持绝缘子钢帽的圆环结构。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上分别等间距设有四个活动孔,所述活动孔贯穿其所在的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并且所述活动孔沿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构成的圆环结构的径向布置。活动孔由第一活动孔4和第二活动孔5构成,所述第一活动孔4位于第二活动孔5的外侧,也即第一活动孔4的外端部位于其所在的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的外侧,第二活动孔5的外端部位于其所在的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的内侧,所述第一活动孔4为圆柱形孔,第一活动孔4内壁设有螺纹,第二活动孔5为长方体形孔,第二活动孔5的截面为正方形,第二活动孔5截面的宽长于第一活动孔4截面的直径。活动孔内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由第一活动杆6和第二活动杆7组成,所述第一活动杆6与第二活动杆7同轴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6为与第一活动孔4配合的圆柱形杆,并且第一活动杆6外壁设有与第一活动孔4内壁配合的螺纹,第一活动杆6的端部设有十字开口,其结构与螺丝头部结构相同,可使用十字开口的螺丝刀旋转第一活动杆6,所述第二活动杆7为与第二活动孔5配合的长方体形杆,旋转第一活动杆6,第一活动杆6在第一活动孔4内运动,并带动第二活动杆7在第二活动孔5内运动,由于第二活动杆7与第二活动孔5皆为棱柱结构,并且第二活动杆7与第一活动杆6转动连接,因此第二活动杆7并不会随第一活动杆6转动。第二活动杆7的端部设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包括与第二活动杆7端部转动连接的压杆8,所述压杆8的中点与第二活动杆7端部转动连接,压杆8远离第二活动杆7的侧面还设有一层橡胶层9,橡胶层9直接与绝缘子钢帽接触,橡胶层9与绝缘子钢帽接触的侧面为弧形面。根据绝缘子钢帽的尺寸,预设活动杆在活动孔内的位置,将第一盖板1也第二盖板2套在绝缘子钢帽上,并将第一盖板1与第二盖板2螺栓连接的一端固定,分别通过螺丝刀,旋转第一活动杆6,使活动杆向绝缘子钢帽运动,使接触件与绝缘子钢帽接触,使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上的一共八个接触件在绝缘子钢帽外围将其包围压紧,并且绝缘子钢帽的周向为平面或斜面,接触件会在活动杆端部转动调节角度以适应相应角度的斜面,使接触件完全与绝缘子钢帽接触,橡胶层9具有一定的弹性,防止将绝缘子钢帽压坏,并且橡胶层9的摩擦力大,利于将绝缘子钢帽紧固。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技术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绝缘子卡具,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一端铰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另一端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皆设有多个活动孔,所述活动孔贯穿其所在的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所述活动孔内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表面以及活动孔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活动杆位于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内侧的端部设有接触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绝缘子卡具,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一端铰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另一端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皆设有多个活动孔,所述活动孔贯穿其所在的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所述活动孔内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表面以及活动孔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活动杆位于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内侧的端部设有接触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内侧皆为半圆环结构,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的活动孔皆沿半圆的径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子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包括压杆,所述压杆为杆结构,所述压杆与活动杆端部转动连接,压杆可绕其与活动杆的连接点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子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上还设有一层橡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斌景文川黄凤鸣彭兴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