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11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变电站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驱动组件,变电站主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变电设备,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冷凝板,冷凝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组件,变电站主体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除湿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变电站主体、壳体、驱动组件、变电设备、冷凝板、固定组件、除湿盒、安装板、安装座和风扇的相互配合,达到了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力变电站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不会造成内部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同时除湿效果好,不会导致电气设备容易损坏,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了电力变电站的实用性。

A kind of power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电力变电站
,具体为一种电力变电站。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配电网的不断更新改造,要求高压直接进入负荷中心,形成高压受电-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的供电格局,箱式变电站正是这种集成化程度高、工厂预安装、节能、节地的发展中设备,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越来越多的户外电力工作需要使用变电站,目前现有的电力变电站有以下缺点,散热效果差,会造成内部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同时除湿效果差,还会导致电气设备容易损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降低了电力变电站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变电站,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力变电站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所述变电站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变电站主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变电设备,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变电站主体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除湿盒。优选的,所述变电站主体左侧的底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且箱门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把手,所述变电站主体顶部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遮雨板,且遮雨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避雷针,所述变电站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的底部贯穿至地面的顶部。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与壳体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底部通过轴承座与壳体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的表面设置有主动盘,所述主动盘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盘,所述从动盘的轴心处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座与壳体内腔顶部的左侧和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轴表面的底部和驱动轴表面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风扇。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与冷凝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与变电站主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且通风口的内腔设置有挡尘板,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变电站主体、壳体、驱动组件、变电设备、冷凝板、固定组件、除湿盒、安装板、安装座和风扇的相互配合,达到了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力变电站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不会造成内部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同时除湿效果好,不会导致电气设备容易损坏,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了电力变电站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轴承座,对驱动轴和转轴起到了转动稳定的作用,解决了驱动轴和转轴在工作使用时转动不稳定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对冷凝板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冷凝板在工作使用时出现脱落的问题,通过设置挡尘板,对通风口起到了防尘的作用,解决了灰尘通过通风口落入壳体内,造成壳体内的驱动组件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效果不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变电站主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结构剖视图。图中:1、变电站主体;2、壳体;3、驱动组件;301、电机;302、驱动轴;303、主动盘;304、从动盘;305、转轴;4、变电设备;5、冷凝板;6、固定组件;601、固定块;602、安装块;7、除湿盒;8、安装板;9、安装座;10、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一种电力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1,变电站主体1左侧的底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且箱门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把手,变电站主体1顶部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遮雨板,且遮雨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避雷针,变电站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的底部贯穿至地面的顶部,变电站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且通风口的内腔设置有挡尘板,通过设置挡尘板,对通风口起到了防尘的作用,解决了灰尘通过通风口落入壳体2内,造成壳体2内的驱动组件3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效果不好的问题,壳体2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口,壳体2的内腔设置有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01,电机301的顶部与壳体2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302,驱动轴302的底部通过轴承座与壳体2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轴承座,对驱动轴302和转轴305起到了转动稳定的作用,解决了驱动轴302和转轴305在工作使用时转动不稳定的问题,驱动轴302的表面设置有主动盘303,主动盘303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盘304,从动盘304的轴心处套接有转轴305,转轴305表面的底部和驱动轴302表面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座9,安装座9的两侧均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风扇10,转轴305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座与壳体2内腔顶部的左侧和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变电站主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变电设备4,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冷凝板5,冷凝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组件6,通过设置固定组件6,对冷凝板5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腔设置有驱动组件(3),所述变电站主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变电设备(4),所述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冷凝板(5),所述冷凝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组件(6),所述变电站主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除湿盒(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腔设置有驱动组件(3),所述变电站主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变电设备(4),所述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冷凝板(5),所述冷凝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组件(6),所述变电站主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除湿盒(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主体(1)正面左侧的底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且箱门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把手,所述变电站主体(1)顶部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遮雨板,且遮雨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避雷针,所述变电站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的底部贯穿至地面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01),所述电机(301)的顶部与壳体(2)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302),所述驱动轴(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石磊彭大印
申请(专利权)人:德昱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