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04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当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对插连接时,会使弹性凸条插入到安装插口中,此时第一凸块会通过导向斜面结构越过第二凸块卡接在锁定槽中,并通过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形成的限位配合以使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保持相对位置锁定,当需要拔出连接器插头时,只需对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施加持续的拉拔力,即可解除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之间的限位配合,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只需对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施加持续的插拔力即可实现二者的锁定及解锁配合,无需借助任何外部操作工具,操作简单方便,这样就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对连接器插座和连接器插头实现快速拆卸与安装,节省人力,提高安装效率。

A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板对板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中国专利文献CN106549277A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公型连接器和母型连接器,其中公型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装配在第一绝缘本体内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母型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和装配在第二绝缘本体内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被构造成在公型连接器和母型连接器相互配合连接时插接到母型连接器中以与所述多个第二导电端子中对应的一个分别电连接,并且第一绝缘本体设置有锁扣结构,第二绝缘本体设置有锁孔结构,锁扣结构包括从相应的绝缘本体延伸的弹性臂,该弹性臂的末端设置有凸起,并且锁孔结构包括被构造成容纳弹性臂的锁孔,锁孔的内壁形成有凹槽,该凹槽被构造成容纳并接合所述凸起以避免弹性臂从锁孔中脱离。其中所述凸起具有一斜面,在所述凸起被容纳和接合在所述凹槽中时在该斜面和所述凹槽之间存在一空间,该空间允许一凸杆工具的一部分插入其中以分离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接合。但该板对板连接器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这种锁扣结构和锁孔结构配合卡接后是无法直接靠外力分开的,则必须使用凸杆工具伸入到锁孔中将锁扣挤推出来,才能将公型连接器和母型连接器分离,解锁操作较为繁琐,需要人工进行解锁操作,不利于自动化拆卸与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板对板连接器需要人工借助工具才能使连接器分离,解锁操作繁琐,不利于自动化拆卸与安装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安装拆卸方便,接触性能可靠,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安装与拆装的板对板连接器。本技术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头,包括设置其一端的插针,和延伸出所述连接器插头一端外的弹性凸条;连接器插座,包括对应所述插针设置其一端的插孔,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插座一端且适合所述弹性凸条插入的安装插口;还包括:安装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凸条一侧的第一凸块,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插口内的第二凸块,以及成型在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安装插口内端之间的锁定槽,所述第一凸块在所述弹性凸条插入所述所述安装插口时卡入所述锁定槽中并与所述第二凸块形成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之间设置有引导所述第一凸块挤压越过所述第二凸块以进出所述锁定槽的导向斜面结构。在上述的板对板连接器中,所述导向斜面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第一凸块一侧或两侧的第一斜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块一侧或两侧且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在上述的板对板连接器中,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分别为配合相抵的卡扣凸块结构。在上述的板对板连接器中,所述第一凸块朝向所述连接器插座的底面凸伸设置于所述弹性凸条上,所述弹性凸条设有在所述第一凸块背向所述连接器插座的底面时阻挡所述弹性凸条插入所述安装插口的防错位台阶。在上述的板对板连接器中,所述插孔内设置有与所述插针配合的接触端子,所述插针包括伸出所述连接器插头一端且与所述接触端子连接的对接部,以及伸出所述连接器插头另一端外的第一焊接部,以及折弯延伸出所述连接器插头一侧侧壁的第二焊接部。在上述的板对板连接器中,所述插针与所述连接器插头之间设置有保持二者相对位置固定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插针侧边上并与所述连接器插头壳体接触的第一倒刺,和设置在所述插针底部的第一折弯片,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插头内的开口槽,所述第一折弯片抵接于所述开口槽中。在上述的板对板连接器中,所述接触端子包括设有适合容纳所述对接部的容置腔,和背向所述插孔的一端设有伸出所述连接器插座外的第三焊接部,以及折弯延伸出所述连接器插座一侧侧壁的第四焊接部,所述容置腔的顶部设有伸入所述容置腔内的弹性压片,所述弹性压片在所述对接部插入所述容置腔时与所述容置腔内壁配合夹持所述对接部。在上述的板对板连接器中,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连接器插座之间设置有保持二者相对位置固定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所述接触端子侧边上并与所述连接器插座壳体接触的第二倒刺,和设置在所述接触端子底部的第二折弯片,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插座内的凹槽,所述第二折弯片抵接与所述凹槽中。在上述的板对板连接器中,所述连接器插头呈水平状安装在第一PCB板上,所述连接器插座对应呈水平状安装在第二PCB板上,所述第一PCB板和所述第二PCB板分别设置有容置所述连接器插头和所述连接器插座的缺口。在上述的板对板连接器中,所述第一PCB板和所述第二PCB板还包括设有适合连接所述插针和所述接触端子的多个焊接片,所述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三焊接部和所述第四焊接部均为Z型结构,且分别与所述焊接片水平贴合设置。本技术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板对板连接器,当所述连接器插头与所述连接器插座对插连接时,会使所述弹性凸条插入到所述安装插口中,此时所述第一凸块会通过所述导向斜面结构越过所述第二凸块卡接在所述锁定槽中,并通过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形成的限位配合以使所述连接器插头和所述连接器插座保持相对位置锁定,当需要拔出所述连接器插头时,只需对所述连接器插头和所述连接器插座施加持续的拉拔力,使所述第一凸块通过所述导向斜面结构越过所述第二凸块脱离所述锁定槽,即可解除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之间的限位配合,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导向斜面结构对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的插拔运动起到安装导向作用,只需对所述连接器插头和所述连接器插座施加持续的插拔力即可实现二者的锁定及解锁配合,无需借助任何外部操作工具,操作简单方便,这样就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对所述连接器插座和所述连接器插头实现快速拆卸与安装,节省人力,提高安装效率。2.本技术提供的板对板连接器,所述弹性凸条设有在所述第一凸块背向所述连接器插座的底面时阻挡所述弹性凸条插入所述安装插口的防错位台阶,即为所述连接器插头反向插入到所述连接器插座时,虽然插针可以对准插入到所述插孔中后,但弹性凸条设有第一凸块的一侧侧边在反向安装时是略高于安装插口的位置,因此,即使所述弹性凸条受压形变后可部分插入到安装插口中,最终会在防错位台阶的作用下阻挡弹性凸条无法完全插入到位,从而提醒操作人员所述连接器插头和所述连接器插座之间出现错装问题,以起到防错装的效果,提高排除故障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板对板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种A-A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二种A-A剖面图;图4为图1所示的B-B剖面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n连接器插头(1),包括设置其一端的插针(2),和延伸出所述连接器插头(1)一端外的弹性凸条(11);/n连接器插座(3),包括对应所述插针(2)设置其一端的插孔(3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插座(3)一端且适合所述弹性凸条(11)插入的安装插口(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安装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凸条(11)一侧的第一凸块(41),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插口(32)内的第二凸块(42),以及成型在所述第二凸块(42)与所述安装插口(32)内端之间的锁定槽(43),所述第一凸块(41)在所述弹性凸条(11)插入所述安装插口(32)时卡入所述锁定槽(43)中并与所述第二凸块(42)形成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凸块(41)与所述第二凸块(42)之间设置有引导所述第一凸块(41)挤压越过所述第二凸块(42)以进出所述锁定槽(43)的导向斜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插头(1),包括设置其一端的插针(2),和延伸出所述连接器插头(1)一端外的弹性凸条(11);
连接器插座(3),包括对应所述插针(2)设置其一端的插孔(3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插座(3)一端且适合所述弹性凸条(11)插入的安装插口(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凸条(11)一侧的第一凸块(41),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插口(32)内的第二凸块(42),以及成型在所述第二凸块(42)与所述安装插口(32)内端之间的锁定槽(43),所述第一凸块(41)在所述弹性凸条(11)插入所述安装插口(32)时卡入所述锁定槽(43)中并与所述第二凸块(42)形成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凸块(41)与所述第二凸块(42)之间设置有引导所述第一凸块(41)挤压越过所述第二凸块(42)以进出所述锁定槽(43)的导向斜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斜面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第一凸块(41)一侧或两侧的第一斜面(4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块(42)一侧或两侧且与所述第一斜面(44)配合的第二斜面(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41)和第二凸块(42)分别为配合相抵的卡扣凸块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41)朝向所述连接器插座(3)的底面凸伸设置于所述弹性凸条(11)上,所述弹性凸条(11)设有在所述第一凸块(41)背向所述连接器插座(3)的底面时阻挡所述弹性凸条(11)插入所述安装插口(32)的防错位台阶(46)。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31)内设置有与所述插针(2)配合的接触端子(5),所述插针(2)包括伸出所述连接器插头(1)一端且与所述接触端子(5)连接的对接部(21),以及伸出所述连接器插头(1)另一端外的第一焊接部(22),以及折弯延伸出所述连接器插头(1)一侧侧壁的第二焊接部(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玲王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合兴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