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平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655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包括:第一贴合体、第二贴合体、第一包覆体、第二包覆体、受力体和握力杆;第一贴合体、第二贴合体、第一包覆体、第二包覆体和受力体可以卷曲成以第一贴合体为起点的平面螺旋状;握力杆的一端与受力体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通过全方位包裹住接触线,对接触线整体形成握力;首先,使接触线在扭转时的不会像使用现有的扭面器一样形成单点受力的情况;其次,在使用时,扭力和握力是成正比,当扭力越大,对接触线的握力就越大,不会出现用力过猛滑脱的情况;从而避免损伤接触线的情况的发生。并且该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安装快速,可在85型、110型、120型、150型四类接触线通用。

A new type of lossless torquing device for contact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扭面器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
技术介绍
目前,接触线的横截面是由两个大小扇形组合而成,呈“8”字形,8字的下部大扇形弧顶与电力机车、动车组受电弓接触,称为接触线的工作面。8字的上部小扇形部分用来安装接触网零部件,称为接触线的非工作面。当接触线工作面大扇形弧顶中心与受电弓接触面发生偏转或扭转时,称为“扭面”。接触线扭转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安装在接触线上的零部件与受电弓发生冲击,会影响接触线的运行寿命周期,受电弓与接触线接触并高速通过时,会引起“燃弧”非正常震动等危害,导致灼伤接触网相关零部件,降低受电弓取流质量,最终引发供电故障。因此,当检查、检测中发现接触线扭面后,牵引供电部门会立即安排接触线线面校正工作。牵引供电部门用来校正接触线线面的工具通常叫扭面器、扭面扳、扭面器等,我们目前用的扭面器有单钩、双槽对扣、梅花螺栓锁紧等形式,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接触网线面校正主要采用单钩式接触线扭面器,该扭面器采用锻造工艺制作,在使用一定周期和扭矩达到40N.M时,在单钩顶角处就会出现疲劳和超负荷开裂的情况,在20世纪初基本被全部淘汰。在20世纪初昆明铁路局还应用了自行研制采用两瓣全包裹接触线,用蝴蝶螺栓锁紧的扭面器,由于长时间使用蝴蝶螺栓疲劳滑丝,而且针对85型、110型、120型、150型接触线不能共用,混用会损伤接触线,损坏扭面器本身等危害。双槽对扣和梅花螺栓锁紧是全国铁路目前主要采用的主流产品,这两种产品依然存在安装速度慢,容易损伤接触线小面(上“8”字非工作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通过全方位包裹住接触线,对接触线整体形成握力;首先,使接触线在扭转时的不会像使用现有的扭面器一样形成单点受力的情况;其次,在使用时,扭力和握力是成正比,当扭力越大,对接触线的握力就越大,不会出现用力过猛滑脱的情况;从而避免损伤接触线的情况的发生。并且该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安装快速,可在85型、110型、120型、150型四类接触线通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包括:第一贴合体、第二贴合体、第一包覆体、第二包覆体、受力体和握力杆;第二贴合体的一端与第一贴合体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包覆体的一端铰接;第二包覆体的一端与第一包覆体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受力体的一端铰接;第一贴合体、第二贴合体、第一包覆体、第二包覆体和受力体可以卷曲成以第一贴合体为起点的平面螺旋状;当卷曲为平面螺旋状时,第一贴合体和第二贴合体组成的内侧面形状与接触线的截面的形状相适应;握力杆的一端与受力体固定连接。优选的,当卷曲为平面螺旋状时,第一贴合体和第二贴合体的铰接位置位于接触线上方且位于接触线的截面的对称线上。优选的,当卷曲为平面螺旋状时,第一贴合体和第二贴合体组成平面螺旋的内圈,第一包覆体、第二包覆体和受力体组成平面螺旋的外圈。优选的,当卷曲为平面螺旋状时,第一包覆体、第二包覆体和受力体形成的内侧面与第一贴合体和第二贴合体组成的外侧面相贴合。优选的,握力杆包括:杆体和接触体;接触体固定设置在杆体的一端。优选的,接触体的远离杆体的一侧面形状与受力体一侧面形状相适应;接触体的两端都与受力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接触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销钉,在受力体对应位置设置有销孔,接触体和受力体通过销钉和销孔配合实现固定连接。优选的,握力杆还包括:弧形加强筋;弧形加强筋的一端与接触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杆体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接触线的截面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贴合体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贴合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包覆体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包覆体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受力体的示意图;图8为图2至图6的部件的组合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握力杆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贴合体;2、第二贴合体;3、第一包覆体;4、第二包覆体;5、受力体;5-1、销控;6、握力杆;6-1、接触体;6-2、弧形加强筋;6-3、杆体;7、接触线的截面;6-11、销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第一贴合体1、第二贴合体2、第一包覆体3、第二包覆体4、受力体5和握力杆6;第二贴合体2的一端与第一贴合体1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包覆体3的一端铰接;第二包覆体4的一端与第一包覆体3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受力体5的一端铰接;第一贴合体1、第二贴合体2、第一包覆体3、第二包覆体4和受力体5可以卷曲成以第一贴合体1为起点的平面螺旋状;当卷曲为平面螺旋状时,第一贴合体1和第二贴合体2组成的内侧面形状与接触线的截面7的形状相适应;握力杆6的一端与受力体5固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将第一贴合体1贴合到接触线表面,以第一贴合体1为起点将第一贴合体1、第二贴合体2、第一包覆体3、第二包覆体4和受力体5卷曲;将接触线整体包覆在第一贴合体1和第二贴合体2组成的内侧;第一贴合体1和第二贴合体2与接触线的表面贴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全方位包裹住接触线,对接触线整体形成握力。使用握力杆6进行扭转接触线时,用户的用力方向为顺着卷曲形成的平面螺旋的方向,因为逆着卷取形成的平面螺旋的反向时,会将卷取形成的平面螺旋解开;这个是拆卸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的方法。首先,因为全方位包裹住接触线,对接触线整体形成握力;使接触线在扭转时的不会像使用现有的扭面器一样形成单点受力的情况;其次,在使用时,用户通过握力杆6施加扭力,该扭力通过受力体5拉动第二包覆体4向平面螺旋的方向上运动,沿着平面螺旋依次拉动第一包覆体3、第二贴合体2一直到第一贴合体1,因第一贴合体1和第二贴合体2适应接触线的截面7设置,故在其与接触线截面对称的凹槽接触的位置有凸起,凸起与接触线上的对称凹槽配合,使第一贴合体1无法沿平面螺旋方向运动,故这个扭力会使平面螺旋收缩,即形成了对接触线的握力;因此扭力和握力是成正比,当扭力越大,对接触线的握力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贴合体(1)、第二贴合体(2)、第一包覆体(3)、第二包覆体(4)、受力体(5)和握力杆(6);/n所述第二贴合体(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贴合体(1)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包覆体(3)的一端铰接;/n所述第二包覆体(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包覆体(3)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受力体(5)的一端铰接;/n所述第一贴合体(1)、所述第二贴合体(2)、所述第一包覆体(3)、所述第二包覆体(4)和所述受力体(5)可以卷曲成以所述第一贴合体(1)为起点的平面螺旋状;当卷曲为平面螺旋状时,所述第一贴合体(1)和所述第二贴合体(2)组成的内侧面形状与接触线的截面(7)的形状相适应;/n所述握力杆(6)的一端与所述受力体(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贴合体(1)、第二贴合体(2)、第一包覆体(3)、第二包覆体(4)、受力体(5)和握力杆(6);
所述第二贴合体(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贴合体(1)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包覆体(3)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包覆体(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包覆体(3)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受力体(5)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一贴合体(1)、所述第二贴合体(2)、所述第一包覆体(3)、所述第二包覆体(4)和所述受力体(5)可以卷曲成以所述第一贴合体(1)为起点的平面螺旋状;当卷曲为平面螺旋状时,所述第一贴合体(1)和所述第二贴合体(2)组成的内侧面形状与接触线的截面(7)的形状相适应;
所述握力杆(6)的一端与所述受力体(5)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其特征在于,当卷曲为平面螺旋状时,所述第一贴合体(1)和所述第二贴合体(2)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接触线上方且位于所述接触线的截面(7)的对称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接触线无损扭面器,其特征在于,当卷曲为平面螺旋状时,所述第一贴合体(1)和所述第二贴合体(2)组成所述平面螺旋的内圈,所述第一包覆体(3)、所述第二包覆体(4)和所述受力体(5)组成所述平面螺旋的外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平王雄桓刘云罗崇文王飞张云峰苏鹏李永海李云武代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罗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