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样针及样本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1550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样针和样本分析装置,包括内针、外针和加热件,所述内针包括主体部和针尖部,所述针尖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外针上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主体部的部分或全部穿插在所述中空结构中;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且位于所述中空结构中,用于对所述加样针内的试剂进行加热;其中,所述主体部设有贯穿所述主体部的变径通孔,所述针尖部上设有贯穿所述针尖部的针尖通孔,所述针尖通孔与所述变径通孔连通。由于主体部设有变径通孔,不仅可以扰动内针内试剂的流动状态,而且还能够有效解决内针中试剂温度的分布不均,以保证测试的精度。

Sample probe and sample analysis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样针及样本分析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加样针及样本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血液分析、临床检验、制药、生命科学研究和动植物检验检疫等领域配置有为仪器进行加样的加样针,以实现试剂的分配和转移。一般情况下,试剂通过冷藏存储,在凝血反应时候需要加热到反应温度,以保证测试精度。但是现有加样针的内针由单一直径的一根钢管构成,加热件设置在内针与外针直接的空隙中,由于试剂在单一直径的内针中很难改变流动方向,同时加热件又是高温热源,因此造成试剂在内针上的温度分布不均,例如靠近热源的试剂温度明显高于远离热源的试剂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样针和样本分析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内针中试剂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以保证测试的精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样针,包括内针、外针和加热件,所述内针包括主体部和针尖部,所述针尖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外针上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主体部的部分或全部穿插在所述中空结构中;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且位于所述中空结构中,用于对所述加样针内的试剂进行加热;其中,所述主体部设有贯穿所述主体部的变径通孔,所述针尖部上设有贯穿所述针尖部的针尖通孔,所述针尖通孔与所述变径通孔连通。在本技术的加样针中,所述主体部的变径通孔由若干段内径大小不同的通孔联结而成,所述变径通孔的内径由靠近针尖部一端向远离针尖部一端逐段变大。在本技术的加样针中,所述主体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径段、第二径段,所述第一径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径段的内径,所述第二径段的开口连接至所述针尖部。在本技术的加样针中,所述第一径段和所述第二径段之间形成有第一导斜面,所述第一导斜面沿所述第一径段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在本技术的加样针中,所述第一径段、所述第二径段和所述针尖部设置成一体成型的金属筒状体。在本技术的加样针中,所述第一径段的内径是所述第二径段的2倍。在本技术的加样针中,所述变径通孔的内表面呈波纹状结构,和/或所述主体部由波纹管制成。在本技术的加样针中,所述针尖部的内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内径,且所述针尖部的自由端部呈漏斗状设置。在本技术的加样针中,所述第二径段和所述针尖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导斜面,所述第二导斜面沿所述第二径段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在本技术的加样针中,所述外针包括第一外针体和采用绝缘材质制成的第二外针体,所述第一外针体与所述第二外针体连接并构成所述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外针体到所示针尖部的最近距离大于所示第一外针体到所示针尖部的最近距离。在本技术的加样针中,所述第一外针体包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壳体和绝缘材料制成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在远离所述第二外针体的一端上,所述主体部穿插在所述连接件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包括用于存放试剂的试剂存储单元、检测单元、清洗液存储单元和加样单元,检测单元用于对样本和试剂制备而成的试样进行相应的项目检测,清洗液存储单元贮存用于清洗加样针的清洗液,加样单元用于吸取所述试剂存放单元中的试剂并将试剂释放到所述检测单元中,其中,加样单元包括机械摇臂以及上述的加样针,加样针安装在所述机械摇臂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加样针和样本分析装置,包括内针、外针和加热件,其中,加热件设置在内针与外针之间,内针上设有变径通孔。当加样针通过内针进行吸取试剂时,试剂经过变径通孔后,试剂的流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例如通孔的直径变小时,根据Q=S*V可得试剂在这一管径中的流速会加快,当通孔的直径变大时,试剂的流速会变得缓慢;由于试剂在变径通孔中的流速不断变化,从而扰乱在不同直径通道上试剂的流动状态,进而强化换热,有效解决内针中试剂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以保证试剂测试的精度。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样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加样针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加样针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内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内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内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的管路连接头的结构图;图8是图1中的外针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图1中的外针的分解示意图;图10是图1中的第二外针体的剖面示意图;图11是图1中的第二外针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中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中的第一外针体的剖面示意图;图14是图1中的第一外针体的分解示意图;图15是图1中的光耦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6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样本分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加样针;10、内针;11、试剂管道;12、主体部;121、第一径段;1211、第一段通孔;122、第二径段;1221、第二段通孔;123、变径通孔;124、第一导斜面;125、第二导斜面;126、第一台阶;127、第二台阶;13、针尖部;131、针尖小端;1311、小端通孔;132、针尖大端;1321、大端通孔;133、针尖通孔;20、外针;21、中空结构;22、第二外针体;221、第二外针通孔;2211、第一外针安装孔;222、固定座;2221、套筒安装部;23、第一外针体;231、第一壳体;232、连接件;2321、连接件通孔;233、第一外针通孔;24、光耦挡片;241、锁紧件;25、套筒;251、套筒通孔;30、加热件;40、金属薄膜;50、温度保护开关;60、温度传感器;80、管路连接头;81、连接头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还应当理解,在此本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技术。如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针,包括主体部和针尖部,所述针尖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n外针,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主体部的部分或全部穿插在所述中空结构中;/n加热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且位于所述中空结构中,用于对所述加样针内的试剂进行加热;/n其中,所述主体部设有贯穿所述主体部的变径通孔,所述针尖部上设有贯穿所述针尖部的针尖通孔,所述针尖通孔与所述变径通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针,包括主体部和针尖部,所述针尖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
外针,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主体部的部分或全部穿插在所述中空结构中;
加热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且位于所述中空结构中,用于对所述加样针内的试剂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主体部设有贯穿所述主体部的变径通孔,所述针尖部上设有贯穿所述针尖部的针尖通孔,所述针尖通孔与所述变径通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变径通孔由若干段内径大小不同的通孔联结而成,所述变径通孔的内径由靠近所述针尖部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针尖部的另一端逐段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径段、第二径段,所述第一径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径段的内径,所述第二径段的开口连接至所述针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段和所述第二径段之间形成有第一导斜面,所述第一导斜面沿所述第一径段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段、所述第二径段和所述针尖部设置成一体成型的金属筒状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段的内径是所述第二径段的1.5~2.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飞翔李爱博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深迈瑞医疗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