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该光学基板应用于显示面板,包括透明衬底和设置于所述透明衬底上的透光单元,每一透光单元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单元,其中所述透光单元被配置为:使沿预设方向传输的入射光线透过且出射后形成为贝塞尔光束。该光学基板通过在透明衬底上设置多个透光单元,每一透光单元对应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单元,使对应每一透光单元的入射光线被调制为Bessel光束,以能够应用于显示面板,将显示面板的视场角度限定于一定范围之内,从而达到防窥效果。
Optical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是指一种光学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显示器件在追求高分辨、低功耗的情况下,为满足日益高涨的隐私保护需求和复杂环境的使用需求,防窥和低能见度可见成为一项新的技术革新点。通常实现显示器件的防窥显示是通过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原理及结构进行改进,技术难度较大,且会带来能耗等一系列成本增加问题,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用于通过简单的结构和工艺改进,实现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基板,应用于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光学基板包括透明衬底和设置于所述透明衬底上的透光单元,每一透光单元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单元,其中所述透光单元被配置为:使沿预设方向传输的入射光线透过且出射后形成为贝塞尔光束。可选地,所述的光学基板,其中,每一所述透光单元分别为一轴棱锥。可选地,所述的光学基板,其中,所述轴棱锥呈旋转对称结构,包括圆柱体和设置于圆柱体上的圆锥体,其中所述圆柱体与所述透明衬底连接,所述圆锥体设置于所述圆柱体的远离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的光学基板,其中,所述透光单元远离所述透明衬底的表面包括多个间隔的环形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面之间为环形凹槽。可选地,所述的光学基板,其中,多个所述环形面到所述透明衬底的垂直距离分别相等,多个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面到所述透明衬底的垂直距离分别相等。可选地,所述的光学基板,其中,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透明衬底。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中,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基板。可选地,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复用为所述光学基板,每一所述透光单元对应为一光阻单元,用于透过一种颜色的入射光线。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学基板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光学基板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基板,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所述透明衬底;在所述透明衬底上沉积所述透光单元的制作材料层;通过半透式掩膜HTM曝光工艺,在所述制作材料层上制作形成多个所述透光单元。可选地,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透明衬底上沉积所述透光单元的制作材料层,包括:在所述透明衬底上沉积光阻材料层;所述光阻材料层用于透过一种颜色的入射光线;所述通过半透式掩膜HTM曝光工艺,在所述制作材料层上制作形成多个所述透光单元,包括:通过半透式掩膜HTM曝光工艺,在所述光阻材料层上形成多个所述透光单元,每一所述透光单元对应为一光阻单元。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光学基板,通过在透明衬底上设置多个透光单元,每一透光单元对应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单元,使对应每一透光单元的入射光线被调制为Bessel光束,以能够应用于显示面板,将显示面板的视场角度限定于一定范围之内,从而达到防窥效果。采用该实施结构的光学基板,通过简单的结构和工艺改进,能够达到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以利于防窥显示装置在市场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光学基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通常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Bessel光束的光路传输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透光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光学基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透光单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透光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彩膜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光学基板的制备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HTM曝光工艺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为实现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基板,设置对应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透光单元,使沿预设方向传输的入射光线透过且出射后形成为Bessel贝塞尔光束,以保证光学基板应用于显示面板上时,通过显示面板的光线被调制为Bessel光束输出,无衍射角且以抗低能见度出射,将视场角度限定于一定范围之内,从而达到防窥效果。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光学基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光学基板,应用于显示面板,所述光学基板包括:透明衬底10和设置于透明衬底10上的透光单元11,每一透光单元11对应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单元,其中透光单元11被配置为:使沿预设方向传输的入射光线透过且出射后形成为贝塞尔光束。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光学基板,透光单元具备振幅或相位调制功能,能够将入射光束调制为Bessel光束,在应用于显示面板时,能够将视场角度限定于一定范围之内,从而达到防窥效果。可选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预设方向垂直于透明衬底10,也即透光单元11能够使垂直于透明衬底10传输的入射光线出射后形成为Bessel光束。需要说明的是,防窥显示的技术核心在于如何控制视场角,而视场角受制于面板光源的入射角和出射时的发散角。如图2所示为通常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该背光源包括灯条1、反射片2、导光板3、第一扩散片4、棱镜片5和第二扩散片6,其中灯条1设置于导光板3的其中一侧边处,灯条1所发射光线能够传输至导光板3,利用导光板3将灯条1所发出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利用依次层叠于导光板3上的第一扩散片4、棱镜片5和第二扩散片6,使面光源的输出光线更为均匀。其中,显示装置采用图2所示实施结构的背光源时,背光源的结构决定了入射光源的发散角大,若通过改造入射光源的方式实现显示装置的防窥效果,则存在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而且存在受制于面板结构的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光学基板,在无需对背光源的结构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在显示面板上制作结构简单的光学基板,能够对发散角较大的入射光进行振幅或相位调制,将背光源所发出且入射至显示面板的入射光束调制为Bessel阵列光束,从而使视场角度限定于一定范围之内,达到防窥效果。需要说明的是,Bessel光束是一种无衍射、自愈合光束,即相比于常见的高斯光束或是平行光束不同,Bessel光束的截面光强分布可以在一定的传播范围内随传播距离增加而保持不变,且经过小障碍物后,具有自恢复能力,Bessel光束的数学形式如下公式(1)所示:其中,α2+β2=(ω/c)2,ρ2=x2+y2;J0为第一类0阶Bessel光束,α为横向波数,β为轴向波数,ω为角频率,r为光束半径,x,y分别为光束传输中其中一位置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z为光束由显示面板传输至任一焦平面的距离,c为光束传输速度,pi为圆周率π,i为虚数(i^2=-1),t表示传输时间,E(r,t)表示在光束半径r处传输时间t时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基板,应用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基板包括透明衬底和设置于所述透明衬底上的透光单元,每一透光单元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单元,其中所述透光单元被配置为:使沿预设方向传输的入射光线透过且出射后形成为贝塞尔光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基板,应用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基板包括透明衬底和设置于所述透明衬底上的透光单元,每一透光单元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单元,其中所述透光单元被配置为:使沿预设方向传输的入射光线透过且出射后形成为贝塞尔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透光单元分别为一轴棱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棱锥呈旋转对称结构,包括圆柱体和设置于圆柱体上的圆锥体,其中所述圆柱体与所述透明衬底连接,所述圆锥体设置于所述圆柱体的远离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单元远离所述透明衬底的表面包括多个间隔的环形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面之间为环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基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环形面到所述透明衬底的垂直距离分别相等,多个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面到所述透明衬底的垂直距离分别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透明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张翔,林忱,欧忠星,冯玉春,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