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形摇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2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盘形摇椅,一底座、二间隔组装于该底座上的支撑单元、一组装于所述支撑单元上的坐框,及一组装于该坐框上的座垫。每一支撑单元包括一枢接于底座后端部并斜上往前延伸的主撑杆、一枢接于底座前端部并斜上往后延伸的前撑杆、一枢接于该前撑杆与主撑杆间的展收机构、一枢接于该主撑杆与前撑杆上并往后延伸的连动杆,及一枢接于该连动杆末端部并往上延伸的后撑杆。借由所述支撑单元的结构设计,使得该摇椅可在一展开状态于一收合状态间变化,且当该摇椅位于该收合状态时,因其收合体积小,所以方便收藏与携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摇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收合的摇椅。
技术介绍
随着休闲风气的盛行,许多人逐渐开始重视与购置各种休闲设施,其中,摇椅便为目前相当热门的休闲装置,一般常见的摇椅大多是设计成无法收合的固定结构式,由于体积大且不易收藏,因此,大多只能适合固定在一预定场所使用,例如在家中,而不方便随着使用者出外旅游而四处搬移。为改善一般固定式结构的摇椅体积过大且不易搬动与收藏的缺点,使摇椅兼具可收合、材积小、安全性高及方便收合等特性,已成为目前摇椅的发展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收合与收藏且材积小的摇椅。本技术盘形摇椅包含一底座、二间隔组装于该底座上的支撑单元、一组装于所述支撑单元上的坐框,及一组装于该坐框上的座垫。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二左、右间隔且前、后两相反端部相背斜上弧弯延伸的弯杆。所述支撑单元是分别组装于弯杆上方,且每一支撑单元包括一可枢摆地枢接于所对应弯杆后端部并斜上往前延伸的主撑杆、一可枢摆地枢接于该弯杆前端部并斜上往后延伸并位于该主撑杆下方的前撑杆、一枢接于该前撑杆与该主撑杆间的展收机构、一可枢摆地枢接于该主撑杆与前撑杆上并往后延伸的连动杆,及一可枢摆地枢接于该连动杆的延伸末端部并往上延伸的后撑杆。该坐框枢接于所述主撑杆与后撑杆顶端。当该摇椅位于一展开状态时,所述展收机构是拉撑伸直在主撑杆与前撑杆间,且该坐框是呈前低后高状;当该摇椅位在一收合状态时,所述展收机构是呈弯折状,且该底座、坐框及所述支撑单元一起收合。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盘形摇椅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盘形摇椅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该实施例的右侧视图,说明该摇椅位于一展开状态时的状态,其中,一座垫已移除;图3是类似图2的视图,说明该摇椅位于一半收合状态时的情况;图4是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该摇椅位于一收合状态时的状态;图5是该实施例的摇椅位于该收合状态时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盘形摇椅的一实施例可在一展开状态及一收合状态间变化,以下是以该摇椅位于可供使用者乘坐的展开状态的方位进行说明。该摇椅包含一底座3、二分别组装于该底座3上方的支撑单元4、二分别组装于所述支撑单元4间的横连杆5、一组装于所述支撑单元4顶端的坐框6,及一框套于该坐框6上的坐垫7。该底座3包括二左、右间隔且前、后端部相背斜上弧弯延伸的弯杆31,及一固接于所述弯杆31后端间的连接杆32。实施时,该底座3也可由一杆状物(图未示)直接弯折成U字型而制成。所述支撑单元4是分别组装于弯杆31上。每一支撑单元4包括一底端可枢摆地枢接于所对弯杆31后端部顶面并斜前往上延伸的主支撑杆41、一底端可枢摆地枢接于该弯杆31前端部顶面并斜上往后延伸且位于该主撑杆41下方的前撑杆42、一两相反端分别可枢摆地枢接于该前撑杆42与该主撑杆41间的片状展收机构43、一底端可枢摆地枢接于该前撑杆42顶端与该主撑杆41近中间处并斜上往后弯折延伸的连动杆44,及一可枢摆地枢接于该连动杆44后端并往上延伸的后撑杆45。每一展收机构43具有一端相枢接的一第一折片431与一第二折片432,其中,该第一折片431的另一端是可枢摆地枢接于该主撑杆41中间处下方,而该第二折片432的另一端是可枢摆地枢接于该前撑杆42顶端。每一连动杆44的近中间处是枢接于所对应主撑杆41近中间处,使得前、后端可以枢接处为支点上下枢摆,且其后端部是自该枢接处依序往上偏折与往后偏折地斜上往后延伸。所述横连杆5便是分别固接于前撑杆42近底端处间,及固接于后撑杆45底端间。该坐框6是枢接于所述支撑单元4的主撑杆41与后撑杆45顶端间,并呈前低后高的圆环状。该坐垫7是框套于该坐框6上,并呈中间下凹而可供使用者乘坐与背靠的圆盘状。在本实施例中,该座垫7是由挠性布料制成,但是实施时,该坐垫7的材质与外形不以此为限。当该摇椅位于图2所示的该展开状态时,展收机构43是呈伸直拉撑或中央略往上弯折状态,而使对应枢接的主撑杆41与前撑杆42距离固定,借此使相枢接的主撑杆41顶端与连动杆44后端的外张角度固定。另外,当使用者乘坐于该坐垫7上时,下压的作用力会经由该坐框6与后撑杆45,而使主撑杆41与连动杆44后端同时承受下压的作用力,进而分别连动同侧的前撑杆42与主撑杆41将所对应的展收机构43较为拉撑伸直。如图3~5所示,当要将该摇椅自图2的展开状态收合至图4的收合状态时,乘坐者必需先离开坐垫6,然后下压每一展收机构43的第一折片431与第二折片432相枢接处,便可拉动主撑杆41与前撑杆42相向枢摆靠向弯杆31,并连动使连动杆44分别以其和主撑杆41枢接处为轴地循箭头10所示方向枢摆,同时拉动后撑杆45底端分别以其和该坐框6枢接处为支点地往前枢摆。当后撑杆45底端往前枢摆过同侧连动杆44与主撑杆41枢接处上方,而如图3所示的半收合状态时,便可直接借由该坐框6与坐垫7往下作用的重量,或是透过使用者直接下压该坐框6的力量,使支撑单元4的构件继续枢摆靠向弯杆31,直至支撑单元4摊平于该坐框6与坐垫7下方时,该摇椅便位于该收合状态。当该摇椅位于该收合状态时,该底座3、坐框6、坐垫7,及撑单元4的各构件与横连杆5,是呈上、下叠靠与左、右并靠的状态,因此,可大幅缩减摇椅于收合状态时的材积,而有利于携带与收藏。而当要将该摇椅自收合状态展开时,只需将该坐框6拉离该底座3,并使每一支撑单元4的展收机构43伸直拉撑值得一提的是,当该摇椅位在展开状态并在承受乘坐者重量的情况下,他人无法下压被拉撑伸直的展收机构43,因此,可确保该摇椅在乘坐与前后摇摆过程中,支撑单元4的各构件不会突然相对枢摆位移而不当收合,使得该摇椅具有较佳的使用安全性。另外,借由跨接于前撑杆42与后撑杆45间的横连杆5的结构设计,可使该摇椅于该展开状态与该收合状态间变化时,可连动左、右间隔的两支撑单元4的各构件同步动作,而使该摇椅较方便收合与展开。但是实施时,横连杆5并非必要。综观上述,借由构件的相对组接结构与枢接关系的设计,使得该摇椅可方便收合,且于收合时可具有较小的材积,而方便携带与收藏。并可借由分别枢设于前撑杆42与主撑杆41间的展收机构43拉撑伸直结构设计,可确保该摇椅不会突然自该展开状态收合,所以使该摇椅具有较佳的乘坐安全性。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权利要求1.一种盘形摇椅,包含一底座、二间隔组装于该底座上的支撑单元、一组装于所述支撑单元上的坐框,及一组装于该坐框上的座垫,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二左、右间隔且前、后两相反端部相背斜上弧弯延伸的弯杆,所述支撑单元是分别组装于所述弯杆上方,且每一支撑单元包括一可枢摆地枢接于所对应弯杆后端部并斜上往前延伸的主撑杆、一可枢摆地枢接于该弯杆前端部并斜上往后延伸并位于该主撑杆下方的前撑杆、一枢接于该前撑杆与该主撑杆间的展收机构、一可枢摆地枢接于该主撑杆与前撑杆上并往后延伸的连动杆,及一可枢摆地枢接于该连动杆后端并往上延伸的后撑杆,该坐框是枢接于所述主撑杆与后撑杆顶端,该坐垫是框套在该座框上,当该摇椅位于一展开状态时,所述展收机构是拉撑伸直在主撑杆与前撑杆间,且该坐框是呈前低后高状;当该摇椅位在一收合状态时,所述展收机构是呈弯折状,且该底座、坐框及支撑单元一起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形摇椅,包含一底座、二间隔组装于该底座上的支撑单元、一组装于所述支撑单元上的坐框,及一组装于该坐框上的座垫,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二左、右间隔且前、后两相反端部相背斜上弧弯延伸的弯杆,所述支撑单元是分别组装于所述弯杆上方,且每一支撑单元包括一可枢摆地枢接于所对应弯杆后端部并斜上往前延伸的主撑杆、一可枢摆地枢接于该弯杆前端部并斜上往后延伸并位于该主撑杆下方的前撑杆、一枢接于该前撑杆与该主撑杆间的展收机构、一可枢摆地枢接于该主撑杆与前撑杆上并往后延伸的连动杆,及一可枢摆地枢接于该连动杆后端并往上延伸的后撑杆,该坐框是枢接于所述主撑杆与后撑杆顶端,该坐垫是框套在该座框上,当该摇椅位于一展开状态时,所述展收机构是拉撑伸直在主撑杆与前撑杆间,且该坐框是呈前低后高状;当该摇椅位在一收合状态时,所述展收机构是呈弯折状,且该底座、坐框及支撑单元一起收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