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918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涉及深冷储存及运输领域,包括深冷容器和安装在深冷容器上的液位计;所述深冷容器上还安装有防过充管道,且防过充管道上还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液位计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通过液位计内的检测模块对深冷容器内的液面高度进行实时监控,当深冷容器内的液面超过预设值后,液位计内的控制模块自动对电磁阀发送控制信号,从而驱动电磁阀的打开,使防过充管道被打开,使深冷容器内的低温液体自动排出,使深冷容器的防过充效果大大提高。

A limited filling device for cryogenic pressure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
本技术涉及深冷储存及运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市监特设函〔2019〕195号文件要求,为防止充装后的低温液体会随着外界的热量传入,使低温液体温度逐渐升高,进而体积不断膨胀,呈现过满状态,容易发生爆炸等安全隐患,设计、制造单位应当提出对深冷容器最大充装量进行控制的措施并告知使用单位,制造单位应对几何容积小于等于10m3的固定式深冷压力容器配装限充装置。而现有的深冷容器均具有预留内胆空间结构,此种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深冷容器出现过充现象,因此,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目前均未在深冷容器上另设限充装置,但此种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深冷容器内的液面升高后不及时排除,容易使低温容器、液相管产生冰堵,最终影响深冷容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使深冷容器内的液面在上升后,使超过液面高度的低温液体能自动排出,从而有效确保深冷容器安全性。为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包括深冷容器和安装在深冷容器上的液位计;所述深冷容器上还安装有防过充管道,且防过充管道上还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液位计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防过充管道为两个,两个防过充管道的输入端分别安装在深冷容器的上下两端,且两个防过充管道的输出端并联设置。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防过充管道上均安装有充装阀。进一步的,所述液位计还包括报警模块,且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为声光报警器。进一步的,所述深冷容器内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为电子式差压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深冷容器内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为低温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液位计内还安装有电池模块,且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通过液位计内的检测模块对深冷容器内的液面高度进行实时监控,当深冷容器内的液面超过预设值后,液位计内的控制模块自动对电磁阀发送控制信号,从而驱动电磁阀的打开,使防过充管道被打开,使深冷容器内的低温液体自动排出,使深冷容器的防过充效果大大提高。通过采用电磁阀对防过充管道的打开和关闭进行控制,不仅有效防止防过充管道出现漏点,有效防止防过充管道出现冰堵,避免现场供电损坏;同时,使企业的设备成本大大降低。本技术安装方便,适用于对深冷容器进行改造,且使深冷容器的防过充效果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的系统框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深冷容器,2、液位计,3、防过充管道,4、电磁阀,5、充装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包括深冷容器1和安装在深冷容器1上的液位计2;所述深冷容器1上还安装有防过充管道3,且防过充管道3上还安装有电磁阀4;所述液位计2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磁阀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深冷容器1为深冷罐,防过充管道3与深冷容器1内部连通,使深冷容器1内的低温液体能直接通过防过充管道3内排出;所述液位计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深冷容器1的外壁上,液位计2中的检测模块安装在深冷容器1内,液位计2中的控制模块则安装在深冷容器1的外壁上。在深冷容器1对低温液体存储过程中,可直接向检测模块输入一个预设值,此时检测模块对深冷容器1内的液面高度进行检测,而检测模块检测出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当控制模块接收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液面高度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模块立即向电磁阀4输出一个控制信号,电磁阀4在接收到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后,电磁阀4自动打开,此时防过充管道3被自动打开,深冷容器1内的低温液体可自动通过防过充管道3排出;当控制模块接收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液面高度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模块立即向电磁阀4输出一个控制信号,电磁阀4在接收到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后,电磁阀4自动关闭,此时防过充管道3被自动关闭,深冷容器1内的低温液体则被密封储存。所述防过充管道3为两个,两个防过充管道3的输入端分别安装在深冷容器1的上下两端,且两个防过充管道3的输出端并联设置;其中一个防过充管道3的输入端与深冷容器1的下端连接,另一个防过充管道3的输入端与深冷容器1的上端连接,当深冷容器1内低温液体的液面高出控制模块的预设值时,深冷容器1内的低温液体可通过两个防过充管道3中的其中一个或两个排出,有效避免因其中一个防过充管道3冰堵后使深冷容器1内的低温液体不能排出,使低温容器的防过充得到保障,使本技术的防过充效果更好。两个所述防过充管道3上均安装有充装阀5;所述充装阀5为截止阀,通过两个充装阀5分别控制两个防过充管道3,当低温容器内的低温液体在过充时只需通过一个防过充管阀排出即可时,可将其中一个防过充管道3上的充装阀5打开即可,有效防止因低温容器内的低温液体因长期从两个防过充管道3排出而使两个或其中一个防过充管道3封堵,使本技术在其中一个管道冰堵的情况下仍能有效防止低温容器内发生过充现象。所述液位计2内还安装有电池模块,且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电池模块与供电电源电连接,且电池模块为蓄电池组,使供电电源断电时,电池模块能持续对控制模块,从而给使电磁阀4和检测模块仍保持正常工作,从而使本技术在供电电源断电的情况下仍能进行防过充保护,使深冷容器1的使用更加方便。所述检测模块为电子式差压传感器;所述电磁阀4为低温电磁阀4。在使用时,打开其中一个防过充管道3上的充装阀5,并向检测模块输入一个预设值,此时检测模块对深冷容器1内的液面高度进行检测,而检测模块检测出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当控制模块接收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液面高度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模块立即向电磁阀4输出一个控制信号,电磁阀4在接收到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后,电磁阀4自动打开,此时防过充管道3被自动打开,深冷容器1内的低温液体可自动通过防过充管道3排出;当控制模块接收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液面高度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模块立即向电磁阀4输出一个控制信号,电磁阀4在接收到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后,电磁阀4自动关闭,此时防过充管道3被自动关闭,深冷容器1内的低温液体则被密封储存。实施例2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深冷容器(1)和安装在深冷容器(1)上的液位计(2);所述深冷容器(1)上还安装有防过充管道(3),且防过充管道(3)上还安装有电磁阀(4);所述液位计(2)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磁阀(4)的输入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深冷容器(1)和安装在深冷容器(1)上的液位计(2);所述深冷容器(1)上还安装有防过充管道(3),且防过充管道(3)上还安装有电磁阀(4);所述液位计(2)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磁阀(4)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过充管道(3)为两个,两个防过充管道(3)的输入端分别安装在深冷容器(1)的上下两端,且两个防过充管道(3)的输出端并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过充管道(3)上均安装有充装阀(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冷压力容器用限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冷容器(1)内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吴海斌钱向红朱德兴龚俊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兰石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