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件前端与后端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0914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件前端与后端连接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前端部分遵循TCP/IP协议编写双向通信子模块,并将前端生成为动态链接库文件;后端部分也遵循TCP/IP协议编写与前端进行双向通信的子模块,并且后端部分调用前端生成的动态链接库文件启动前端,从而使前端与后端建立基本连接。利用动态链接库使前端仅负责获取后端数据并刷新,后端仅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逻辑处理,使得软件前后端开发过程独立,降低了软件耦合度及软件后期的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前端和后端生成的双向通信子模块构成了前后端通信的中间层,该中间层实现了前后端跨平台跨语言的连接。

A method of connecting software front end and back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件前端与后端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件前端与后端程序连接方法,属于软件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软件均具备前端界面与后端程序交互式开发的能力,这使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更加方便快捷。尽管如此,由于其中一部分这类软件的界面与控件已不进行更新,从而使得设计的软件界面脱离了当前用户的需求。很多大型工程采用此类软件进行编写,由这类软件编写出来的程序特点是功能实现准确,但用户界面过于陈旧,因此软件后端程序与前端界面分别编写并实现二者的连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软件前端与后端连接方法,对软件界面的使用与设计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动态链接库作为共享函数的一种方式,可以让后端程序调用动态链接库文件使其加载其他软件设计的前端界面,实现原有软件界面的更替,并根据TCP/IP协议实现数据与命令的发送与接收,进而实现了软件前端与后端程序分离。TCP/IP(TCP/IPProtocolSuite)协议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为互联网的基础通信架构。动态链接库文件又称“应用程序拓展”文件,是一种共享类型文件,可以实现软件的跨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件前端与后端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在前端、后端建立前端通信模块、后端通信模块,使前端和后端根据TCP/IP协议通信,并且后端通过动态链接库文件启动前端界面,包括以下步骤:/n后端通信模块与前端通信模块通信;/n加载模块通过动态链接库文件获取前端接口函数地址并调用,使后端启动前端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件前端与后端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在前端、后端建立前端通信模块、后端通信模块,使前端和后端根据TCP/IP协议通信,并且后端通过动态链接库文件启动前端界面,包括以下步骤:
后端通信模块与前端通信模块通信;
加载模块通过动态链接库文件获取前端接口函数地址并调用,使后端启动前端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前端与后端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通信模块执行以下步骤:
在前端建立套接字,设置套接字的IP地址及端口;
建立接收函数,接收来自后端通信模块的数据包并解析得到设备状态数据,将设备状态数据进行分类,然后显示在前端的界面上的控件中;
建立发送函数,然后将含有操控命令的数据包发送至后端通信模块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前端与后端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通信模块执行以下步骤:
建立套接字,设置与前端套接字相同的IP地址,设置后端端口;
建立接收函数,接收来自前端通信模块的含有操控命令的数据包并解析,得到操控命令;
建立发送函数,并设置定时器,定时将后端的设备状态数据进行打包,发送至前端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前端与后端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模块执行以下步骤:
建立动态链接库文件,包括前端建立的对外接口函数、前端界面程序;
加载动态链接库文件,获取到前端的对外接口函数地址;
启动该函数,运行前端界面。


5.一种软件前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胜姜志斌刘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