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788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位于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多个准直孔单元,位于指纹识别单元背离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各遮光部的通光孔在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各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准直孔;准直孔在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指纹识别单元在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实现提高指纹识别精度的效果。

A display panel, a display devic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每个人的指纹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将指纹作为身份识别的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例如在手机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手机的窄边框、全面屏的要求,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在操作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前,只需要用手指触摸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单元,就可以进行权限验证,简化了权限验证过程。然而,现有技术中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以实现提高指纹识别精度的效果。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多个准直孔单元,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所述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各所述遮光部的所述通光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各所述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准直孔;所述准直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形成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形成多个准直孔单元;所述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所述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各所述遮光部的所述通光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各所述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准直孔;所述准直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以及多个准直孔单元,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通过各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准直孔,且准直孔在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指纹识别单元在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即通过各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的准直孔引导手指指纹反射的光线入射至指纹识别单元,从而实现指纹识别,以及通过遮光部对杂散光进行阻挡,防止杂散光进入指纹识别单元,提高指纹识别精度;进一步地,通过在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通过反射单元将遮光部不能完全遮挡的部分杂散光,进行再次反射,避免了部分杂散光穿过遮光部之后入射至指纹识别单元,影响指纹识别精度的问题;和/或者,通过反射单元将手指反射的光线再次进行反射,重新作为有效光线入射至指纹识别单元,避免了部分有效光线被遮光部遮挡而使此部分有效光线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造成指纹识别单元接收到的光线较少的问题,增加进入指纹识别单元的有效光线的强度,提高指纹识别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成通光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形通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成子反射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成多个子反射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0’、指纹识别单元20’、准直孔40’和遮光部41’。通过遮光部41’阻挡杂散光β’(如图1点和点组成的虚线)对指纹识别单元20’进行指纹识别时造成的干扰。然而,当遮光部41’不能完全遮挡杂散光β’时,部分杂散光β’会穿过遮光部41’之后入射至指纹识别单元20’,造成干扰,影响指纹识别精度。此外,除一部分手指指纹反射的光线,即为有效光线α’(如图1实线)通过准直孔40’被指纹识别单元20’接收,实现指纹识别外,同时还有一部分手指指纹反射的光线,即为有效光线γ’(如图1点和线组成的虚线)反射到遮光部41’,而遮光部41’对光线有阻挡作用,如此,有效光线γ’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指纹识别单元20’接收到的光线较少,指纹识别信号较弱,影响指纹识别精度。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位于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多个准直孔单元,位于指纹识别单元背离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各遮光部的通光孔在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各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准直孔;准直孔在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指纹识别单元在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各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的准直孔引导手指指纹反射的光线入射至指纹识别单元,从而实现指纹识别,以及通过遮光部对杂散光进行阻挡,防止杂散光进入指纹识别单元,提高指纹识别精度;进一步地,通过在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通过反射单元将遮光部不能完全遮挡的部分杂散光,进行再次反射,避免了部分杂散光穿过遮光部之后入射至指纹识别单元,影响指纹识别精度的问题;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衬底基板;/n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n多个准直孔单元,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n所述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各所述遮光部的所述通光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各所述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准直孔;所述准直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衬底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
多个准直孔单元,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
所述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各所述遮光部的所述通光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各所述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准直孔;所述准直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孔单元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相邻两层所述遮光部之间以及所述遮光部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之间;
所述绝缘层设置有环形通孔;所述环形通孔位于所述通光孔围绕区域内;所述反射单元位于所述环形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包括第一顶端和第一底端,所述第一底端位于所述第一顶端靠近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顶端位于所述第一底端远离所述准直孔的中心轴的一侧;
其中,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准直孔的中心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0°<A≤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方向,所述反射单元包括多个子反射单元;
至少部分所述子反射单元包括第二斜面;
所述第二斜面包括第二顶端和第二底端,所述第二底端位于所述第二顶端靠近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顶端位于所述第二底端远离所述准直孔的中心轴的一侧;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子反射单元与所述准直孔的中心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0°<A≤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包括第三顶端和第三底端,所述第三底端位于所述第三顶端靠近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三顶端位于所述第三底端靠近所述准直孔的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准直孔的中心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B,0°<B≤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方向,所述反射单元包括多个子反射单元;
至少部分所述子反射单元包括第四斜面;
所述第四斜面包括第四顶端和第四底端,所述第四底端位于所述第四顶端靠近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四顶端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建松赖育辉林岩吴登阳李泉连伟琼蔡宗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