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每个人的指纹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将指纹作为身份识别的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例如在手机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手机的窄边框、全面屏的要求,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在操作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前,只需要用手指触摸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单元,就可以进行权限验证,简化了权限验证过程。然而,现有技术中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以实现提高指纹识别精度的效果。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多个准直孔单元,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所述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各所述遮光部的所述通光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衬底基板;/n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n多个准直孔单元,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n所述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各所述遮光部的所述通光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各所述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准直孔;所述准直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衬底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
多个准直孔单元,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
所述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各所述遮光部的所述通光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各所述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准直孔;所述准直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孔单元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相邻两层所述遮光部之间以及所述遮光部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之间;
所述绝缘层设置有环形通孔;所述环形通孔位于所述通光孔围绕区域内;所述反射单元位于所述环形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包括第一顶端和第一底端,所述第一底端位于所述第一顶端靠近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顶端位于所述第一底端远离所述准直孔的中心轴的一侧;
其中,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准直孔的中心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0°<A≤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方向,所述反射单元包括多个子反射单元;
至少部分所述子反射单元包括第二斜面;
所述第二斜面包括第二顶端和第二底端,所述第二底端位于所述第二顶端靠近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顶端位于所述第二底端远离所述准直孔的中心轴的一侧;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子反射单元与所述准直孔的中心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0°<A≤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包括第三顶端和第三底端,所述第三底端位于所述第三顶端靠近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三顶端位于所述第三底端靠近所述准直孔的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反射单元与所述准直孔的中心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B,0°<B≤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方向,所述反射单元包括多个子反射单元;
至少部分所述子反射单元包括第四斜面;
所述第四斜面包括第四顶端和第四底端,所述第四底端位于所述第四顶端靠近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四顶端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建松,赖育辉,林岩,吴登阳,李泉,连伟琼,蔡宗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