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显微镜的光学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77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5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显微镜的光学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该增强现实显微镜可以获取与检测对象相关联的第一图像,确定与该第一图像相关联的目标离焦量。该第一图像是由上述检测对象的光线通过物镜以及变焦镜头后所得到的。该增强现实显微镜可以确定该目标离焦量对应的调焦信号,根据该调焦信号控制该变焦镜头校准该变焦镜头的焦距。该增强现实显微镜可以根据校准焦距后的变焦镜头,得到与该检测对象相关联的第二图像。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自动化对焦,以提高采集到的图像的清晰度。

Optical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based on micr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显微镜的光学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显微镜的光学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高质量的图像是人工智能对检测对象进行算法分析和高效远程共享的保障。目前的增强现实显微镜在采集检测对象的图像时,可以人工调整该增强现实显微镜的调焦旋钮,以确保该增强现实显微镜相关联的用户可以在该增强现实显微镜的目镜端观察到比较清晰的图像。但是,由于人工调焦的方式往往依赖于使用该增强现实显微镜的用户的视力(比如,屈光度)。因此,对于使用该增强现实显微镜观察同一检测对象的不同用户(例如用户A和用户B)而言,必然会使人工调整后的该增强现实显微镜的聚焦的平面会不同。所以,虽然用户A在该增强现实显微镜的目镜端观察到检测对象的图像是清晰的,但是对于用户B而言,可能在该目镜端所观察到的检测对象的图像是模糊的。此外,由于人眼所感受到的景深与该增强现实显微镜通过该增强现实显微镜中的图像采集装置所感受到的景深不同。例如,10倍物镜下,人眼所感受到检测对象的景深相对于该图像采集装置所感受到的景深更长。所以即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显微镜的光学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与检测对象相关联的第一图像,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相关联的目标离焦量;所述第一图像是由所述检测对象的光线通过物镜以及变焦镜头后所得到的;/n确定所述目标离焦量对应的调焦信号,根据所述调焦信号控制所述变焦镜头校准所述变焦镜头的焦距;/n根据校准焦距后的变焦镜头,得到与所述检测对象相关联的第二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显微镜的光学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检测对象相关联的第一图像,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相关联的目标离焦量;所述第一图像是由所述检测对象的光线通过物镜以及变焦镜头后所得到的;
确定所述目标离焦量对应的调焦信号,根据所述调焦信号控制所述变焦镜头校准所述变焦镜头的焦距;
根据校准焦距后的变焦镜头,得到与所述检测对象相关联的第二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检测对象相关联的第一图像,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相关联的目标离焦量,包括:
获取位于增强现实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的检测对象的光线;所述增强现实显微镜包含物镜、变焦镜头和图像采集装置;
将所述检测对象的光线映射在所述物镜上的图像,确定为目标视野图像;
在所述目标视野图像映射至所述变焦镜头后,将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从所述变焦镜头上所捕捉到的图像,作为与所述检测对象相关联的第一图像;
根据第一神经网络模型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相关联的目标离焦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与样本对象相关联的样本图像以及所述样本图像的实际离焦量;
从所述样本图像的实际离焦量中确定最小离焦量和最大离焦量,获取与所述样本图像的实际离焦量相关联的量化步长;
根据所述最小离焦量、所述最大离焦量以及所述量化步长,设置所述样本图像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含离焦量为非零的第一标签信息和离焦量为零的第二标签信息;
根据具有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的样本图像和具有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的样本图像,对初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用于预测离焦量的第一神经网络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神经网络模型为所述增强现实显微镜中的模型;
所述根据第一神经网络模型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相关联的目标离焦量,包括:
从所述第一图像中提取目标图像特征;
将所述目标图像特征输入至所述第一神经网络模型,输出所述目标图像特征与所述第一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参考图像特征之间的第一匹配度;所述参考图像特征为所述样本图像的图像特征;
将所述第一匹配度与所述参考图像特征对应的标签信息进行关联,得到与所述第一图像相关联的目标离焦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神经网络模型为与所述增强现实显微镜具有第一网络连接关系的图像处理器中的模型;
所述根据第一神经网络模型确定与所述第一图像相关联的目标离焦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关系将所述第一图像发送给所述图像处理器,以使所述图像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与所述第一图像相关联的目标离焦量;
接收所述图像处理器所返回的所述目标离焦量。


6.根据权利要求4-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镜头包含液态变焦镜头;
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离焦量对应的调焦信号,根据所述调焦信号控制所述变焦镜头校准所述变焦镜头的焦距,包括:
获取参考离焦量与参考调焦信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的一个参考离焦量对应一个参考调焦信号;
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查询与所述目标离焦量匹配的参考离焦量;
将查询到的参考离焦量对应的参考调焦信号确定为所述目标离焦量对应的调焦信号;
基于所述调焦信号控制所述液态变焦镜头调整与所述液态变焦镜头的焦距相关联的形变力度,基于所述形变力度校准所述液态变焦镜头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现实显微镜包含视觉显示装置和目镜;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目标对象所属的目标区域,在所述第二图像中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标记处理;
根据标记处理后的第二图像确定待叠加图像,通过所述视觉显示装置中的分束器将所述待叠加图像的光线与所述目标视野图像的光线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用于呈现在所述目镜上的增强现实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目标对象所属的目标区域,在所述第二图像中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标记处理,包括:
从所述第二图像中获取待处理区域,根据第二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待处理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待处理区域对应的图像特征;
根据所述第二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分类器,识别所述图像特征与所述第二神经网络模型中多个属性类型特征之间的第二匹配度;
将所述第二匹配度与所述第二神经网络模型中多个属性类别特征对应的标签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所述第二神经网络模型对应的识别结果;
根据所述识别结果,从所述待处理区域中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所属的目标区域,在所述第二图像中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标记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显示装置还包含透镜、第一偏振片和图像投影屏;
所述根据标记处理后的第二图像确定待叠加图像,通过所述视觉显示装置中的分束器将所述待叠加图像的光线与所述目标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俊姚建华叶虎叶靖雯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