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显微镜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77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显微镜防护装置,通过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设置,可阻挡血液或污染物迸溅在医护人员面部或目镜镜片上,相当于将医师佩戴在面部前方的防护屏移动至了目镜后方的设备上,这样可以使得医生的眼睛很好的与目前贴近,可以清楚近距离的观察手术区域,提供精确的观察区位,同时很好的阻隔了传媒媒介的飞溅传播,很好的保护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卡扣机构的设置,便于结合不同结构的显微镜设备,将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快速的卡扣在镜身上,且拆除方便,防护效果好。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operating micr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显微镜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手术显微镜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着丰盈物质生活带来的幸福感的同时,对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医治身体疾患的医疗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手术显微镜主要适用于教学实验中的动物解剖、微细血管和神经的缝合,以及其它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进行的人类精细手术或检查,手术显微镜使手术视野进行有效的放大,如在进行手术的过程过,如果出现血管破裂等现场,大量的血液或污染物迸溅;此时,会污染正在操作手续显微镜的医护人员面部和目镜筒的镜片,给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对于存在较大感染性的患者,即便是穿戴防护设备的医护人员,也是存在了较大的被污染导致的可能性,一旦被感染,将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同时,也会有大量的血液或污染物将目镜镜片进行污染,而对于精密仪器进行清洗和消毒,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而穿着厚厚的医生本身带有护目镜紧贴眼睛四周,同时在面部前又带有防护屏,而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手术时,则有需要将眼睛贴近显微镜的目镜处,防护屏与护目镜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故医师无法将眼睛近距离的贴近目镜,清楚的观察手术操作区,而若去掉防护并,发生上述描述的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或者其他接触传播的话,面部裸露在外,是十分危险的;因此,提供一种即能够满足医师尽可能将眼睛贴近显微镜目前,且又能够有很好的类似阻隔在目镜与患者之间,起到面目防护屏阻隔传播媒介作用的装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和拆除快捷方便,且能够让医师在去除面部防护屏的情况下使得眼睛贴近显微镜目前,且能够很好的阻隔患者与目前之间的传播媒介的便于操作的手术显微镜防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术显微镜防护装置,包括位于目镜筒后侧且套设在镜身上的防护板机构,所述防护板机构包括第一防护板、位于第一防护板右侧面的第二防护板、用于使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连接的卡扣机构,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右侧面设有开口向右且卡在镜身上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左侧面上设有卡扣向左且卡在镜身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表面和第二安装槽的内表面均设有密封垫,第一防护板的左侧顶角和左侧底角均向前弯折并呈弧形,第二防护板的右侧顶角和右侧底角均向前弯折呈弧形,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均采用透明材质,密封垫采用橡胶材质。所述卡扣机构包括与第一防护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一卡扣体、与第二防护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卡扣体相配合的第二卡扣体。所述第一卡扣体包括第一壳体、穿过第一壳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转动机构、与转动机构通过第一绳索固定连接的第一活动体、与转动机构的通过第二绳索固定连接且的第二活动体,第一活动体的左端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壳体的左侧面连接,第一活动体的右端穿过第一壳体的右侧面并前后移动,第一活动体的前侧面通过第一复位机构与第一壳体的右侧面连接,第一绳索拉动第一活动体向前运动,第一复位机构推动第一活动体向后运动,第二活动体的左端通过第二滑槽与第一壳体的左侧面连接,第二活动体的右端穿过第一壳体的右侧面并前后移动,第二活动体的后侧面通过第二复位机构与第一壳体的左侧面连接,第二绳索拉动第一活动体向后运动,第二复位机构推动第二活动体向前运动。所述第一活动体包括穿过第一壳体的右侧面的第一条形孔的第一卡扣杆、位于第一卡扣杆的后侧面右端的第一卡块,第二活动体包括穿过第一壳体的右侧面的第二条形孔的第二卡扣杆、位于第二卡扣杆的前侧面右端的第二卡块,第一卡块的右侧面和第二卡块的右侧面均为斜面,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均位于第一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复位机构包括与第一卡扣杆的前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与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右侧面与第一壳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复位机构包括与第二卡口杆的后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与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右侧面与第一壳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穿过第一壳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转轴、与转轴外表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第一壳体内的固定环、与转轴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与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的把手、用于锁定转轴的锁定机构,第一绳索的一端和第二绳索的一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位于固定板上的开孔、位于第一壳体的左侧面且呈圆周均匀设置的若干锁定孔、穿过开孔和锁定孔的锁定杆、位于锁定杆上的限位板。所述第二卡扣体包括第二壳体、位于第二壳体的左侧面且开口向左的凹槽、位于凹槽的后侧面且与第一卡块相配合的第一卡槽、位于凹槽的前侧面且与第一卡块相配合的第二卡槽。积极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设置,可阻挡血液或污染物迸溅在医护人员面部或目镜镜片上,相当于将医师佩戴在面部前方的防护屏移动至了目镜后方的设备上,这样可以使得医生的眼睛很好的与目前贴近,可以清楚近距离的观察手术区域,提供精确的观察区位,同时很好的阻隔了传媒媒介的飞溅传播,很好的保护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卡扣机构的设置,便于结合不同结构的显微镜设备,将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快速的卡扣在镜身上,且拆除方便,防护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卡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A-A方向第一卡扣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A-A方向第二卡扣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B方向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第一防护板1、第二防护板2、第一安装槽3、第二安装槽4、密封垫5、卡扣机构6、第一卡扣体7、第二卡扣体8、第一壳体9、转轴10、第一卡扣杆11、第二卡口杆12、第一卡块13、第二卡块14、固定环15、固定板16、第一绳索17、第二绳索18、第一弹簧19、第一连接板20、第二弹簧21、第二连接板22、第一条形通孔23、第二条形通孔24、第一滑槽25、第二滑槽26、把手27、锁定杆28、限位板29、锁定孔30、第二壳体31、凹槽32、第一卡槽33、第二卡槽34、安装孔3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手术显微镜防护装置,包括位于目镜筒后侧且套设在镜身上的防护板机构,所述防护板机构包括第一防护板1、位于第一防护1板右侧面的第二防护板2、用于使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连接的卡扣机构6,所述第一防护板1的右侧面设有开口向右且卡在镜身上的第一安装槽3,所述第二防护板2的左侧面上设有卡扣向左且卡在镜身的第二安装槽4,第一安装槽3和第二安装槽4组成安装孔套设在镜身的外表面,卡扣机构6使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拆卸和安装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第一安装槽3的内表面和第二安装槽4的内表面均设有密封垫5,密封垫5采用橡胶材质,避免安装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时对镜身造成损坏,第一防护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显微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目镜筒后侧且套设在镜身上的防护板机构,所述防护板机构包括第一防护板、位于第一防护板右侧面的第二防护板、用于使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连接的卡扣机构,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右侧面设有开口向右且卡在镜身上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左侧面上设有卡扣向左且卡在镜身的第二安装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显微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目镜筒后侧且套设在镜身上的防护板机构,所述防护板机构包括第一防护板、位于第一防护板右侧面的第二防护板、用于使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连接的卡扣机构,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右侧面设有开口向右且卡在镜身上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左侧面上设有卡扣向左且卡在镜身的第二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显微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表面和第二安装槽的内表面均设有密封垫,第一防护板的左侧顶角和左侧底角均向前弯折并呈弧形,第二防护板的右侧顶角和右侧底角均向前弯折呈弧形,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均采用透明材质,密封垫采用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显微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机构包括与第一防护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一卡扣体、与第二防护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卡扣体相配合的第二卡扣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显微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体包括第一壳体、穿过第一壳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转动机构、与转动机构通过第一绳索固定连接的第一活动体、与转动机构的通过第二绳索固定连接且的第二活动体,第一活动体的左端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壳体的左侧面连接,第一活动体的右端穿过第一壳体的右侧面并前后移动,第一活动体的前侧面通过第一复位机构与第一壳体的右侧面连接,第一绳索拉动第一活动体向前运动,第一复位机构推动第一活动体向后运动,第二活动体的左端通过第二滑槽与第一壳体的左侧面连接,第二活动体的右端穿过第一壳体的右侧面并前后移动,第二活动体的后侧面通过第二复位机构与第一壳体的左侧面连接,第二绳索拉动第一活动体向后运动,第二复位机构推动第二活动体向前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运张婕李正伟李悦聂云飞白皦辉郝璀璨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