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虹吸防倒流的排水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773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虹吸防倒流的排水管件,包括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水流通道,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之间设置有允许水流从进水接头流向出水接头的水流单向阀;所述管道侧壁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水流单向阀下游,且所述通孔内设置于允许气体流向出水接头的空气单向阀。通过空气阀的单向流通设计,使该排水管件有效避开了虹吸效应;通过加入流体阀单向流通设计,确保该排水管件不会因重力差而发生污水倒灌的现象。

A kind of anti siphon and anti backflow drainag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虹吸防倒流的排水管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管路系统的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水管件。
技术介绍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排水管道遍布在各个城市的管网中,包括居民的下水管道和工业排水泵排水管道。当排水泵发生虹吸排水时,会产生刺耳的虹吸噪音;当排水泵发生虹吸排水后,排水泵内会没有水,一旦通电再次运行时,排水泵会产生比较刺耳的运行噪音。这些噪音与日常生活接触的工业噪声、交通噪声不相同,它属于低频噪声。低频噪声的特点就是衰减缓慢、声波较长、其衍射波能轻易绕过障碍物,所以低频噪声不易处理。这些噪音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休息,同时会缩短排水泵的使用寿命。一般下水道里的水的流动完全依赖重力差,也就是说利用“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完全依靠自流排水。如果某个时段短时间内流过过多的水而出口处遇阻,会导致出口端的水压过大,这个压力就向前端释放,会导致污水倒流。目前市面上配合排水泵使用的排水管件不具备防虹吸的功能,也不具备阻止污水倒流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避开了虹吸效应,能有效降低噪音,防止污水倒灌的密封效果好,方便安装,结构紧凑的排水管件。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虹吸防倒流的排水管件,包括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水流通道,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之间设置有允许水流从进水接头流向出水接头的水流单向阀;所述管道侧壁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水流单向阀下游,且所述通孔内设置于允许气体流向出水接头的空气单向阀。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防虹吸防倒流的排水管件,包括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水流通道,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之间设置有允许水流从进水接头流向出水接头的水流单向阀;所述管道侧壁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水流单向阀下游,且所述通孔连接一气体管道,所述气体管道内设置允许气体流向出水接头的空气单向阀。进一步,所述管道具有双层结构,其中内层与所述出水接头一体成型,外层与所述进水接头一体成型,所述内层与外层过盈配合。进一步,所述水流单向阀和空气单向阀为鸭嘴单向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的实施,有效避开了排水管路中的虹吸效应,并有效地阻止了污水倒流,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密封效果好,方便安装,结构紧凑,能延长排水泵使用寿命的排水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的进水接头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出水接头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空气鸭嘴阀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水流鸭嘴阀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封口件剖视图;附图标记:进水接头1、气体管道11、通孔12、第一楔形凸起121、出水接头2、第二楔形凸起21、空气单向阀3、空气单向阀进气端31、空气单向阀出气端32、封口件4、透气孔41、水流单向阀5、水流单向阀进水端51、水流单向阀出水端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解。本实施例参照附图1~附图4。一种防虹吸防倒流的排水管件,运用在排水装置中,所述的进水接头一端与排水管道相连,排水管道延伸至水中;所述的出水接头通过排水管道与排水装置中的排水泵相连,排水泵开始排水工作时,水流从进水接头流向出水接头。包括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水流通道,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之间设置有允许水流从进水接头1流向出水接头2的水流单向阀5;所述管道侧壁开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位于水流单向阀5下游,且所述通孔12连接一气体管道11,所述气体管道11内设置允许气体流向出水接头2的空气单向阀3。本实施例中,水流单向阀5和空气单向阀3均采用现有的鸭嘴单向阀。在初始状态下,水流单向阀出水端52为合拢状态,排水泵开始工作时,出水接头2处形成负压,随着液体的流动,水流单向阀出水端52端口张开,液体进入到出水接头2的内腔中,经过出水接头2的出水口流出。通过水流单向阀5的单向流通设计,使该排水管件实现了污水防倒流的功能。同时,气体管道11与外部空气连接,在出水接头2处负压的情况下,空气从空气单向阀流向出水接头2处,使排水管件内外气压相同,防止出水接头2内出现虹吸现象,空气单向阀3在气体管道11中的设置也可以防止液体通过气体管道11流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具有双层结构,其中内层与所述出水接头2一体成型,外层与所述进水接头1一体成型,所述内层与外层过盈配合。通过这样的设计,能有效的防止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连接不紧固而出现脱落的情况,影响排水管件的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单向阀3和水流单向阀5为鸭嘴单向阀;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空气单向阀3选用硅胶材质,硅胶空气阀结构可满足各种防腐要求,不堵塞,密封性好,不会引起淤积和东西卡住现象发生,降低了维护成本,并允许固体小颗粒顺畅通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水接头1的外接部外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楔形凸起121,所述的第一楔形凸起121插入外接管的管壁内。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该排水管件整体密封性更佳,有效防止管件内流体的泄漏,同时还方便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水接头2的外接部外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楔形凸起21,所述的第二楔形凸起21插入外接管的管壁内,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该排水管件整体密封性更佳,有效防止管件内流体的泄漏,同时还方便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排水管件还包括封口件4,所述的封口件4将所述的空气单向阀3密封在所述的进水接头1的气体管道11内,且所述的封口件4开设有透气孔41,所述的透气孔41连通所述的空气单向阀3的空气进口端31。通过加入封口件4的设计,使得该排水管件更易于安装,更易于维修,方便更换空气阀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水流单向阀5为鸭嘴阀,所述水流单向阀进水端51的开口大于所述水流单向阀出水端52开口,水流单向阀出水端52两端因本身弹性作用合拢。通过加入水流单向阀5的设计,确保该排水管件不会因重力差而发生污水倒流的现象。本技术还提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一种防虹吸防倒流的排水管件,包括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水流通道,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之间设置有允许水流从进水接头1流向出水接头2的水流单向阀5;所述管道侧壁开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位于水流单向阀5下游,当管道管壁较厚时,可以直接将空气单向阀3设置在该通孔12中,不需要额外的气体管道。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管道具有双层结构,其中内层与所述出水接头2一体成型,外层与所述进水接头1一体成型,所述内层与外层过盈配合。通过这样的设计,能有效的防止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连接不紧固而出现脱落的情况,影响排水管件的工作。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水流单向阀5和空气单向阀3为鸭嘴单向阀。所述的空气单向阀3选用硅胶材质,硅胶空气阀结构可满足各种防腐要求,不堵塞,密封性好,不会引起淤积和东西卡住现象发生,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虹吸防倒流的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水流通道,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之间设置有允许水流从进水接头(1)流向出水接头(2)的水流单向阀(5);所述管道侧壁开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位于所述水流单向阀(5)下游,且所述通孔(12)内设置于允许气体流向出水接头(2)的空气单向阀(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虹吸防倒流的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水流通道,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之间设置有允许水流从进水接头(1)流向出水接头(2)的水流单向阀(5);所述管道侧壁开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位于所述水流单向阀(5)下游,且所述通孔(12)内设置于允许气体流向出水接头(2)的空气单向阀(3)。


2.一种防虹吸防倒流的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水流通道,进水接头(1)和出水接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花制冷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