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器蜗轮蜗杆间隙补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73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器蜗轮蜗杆间隙补偿结构,设置于转向器壳体上,所述间隙补偿结构包括球轴承、滑块、弹簧和外壳,球轴承、滑块及弹簧均设置在外壳内,滑块上设有中心孔,所述滑块与球轴承在蜗杆轴的轴向上重叠设置,蜗杆的一端位于球轴承孔与滑块的中心孔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外壳抵接,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滑块,弹簧产生垂直于蜗杆轴的弹力并抵压滑块,当蜗轮蜗杆之间磨损出现间隙时,滑块推动蜗杆,使蜗杆产生微量位移而使蜗轮蜗杆啮合紧密,从而实现自动补偿间隙的作用,避免了转向异响的产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自动补偿蜗轮蜗杆机构间隙的作用,适用于大部分转向器蜗轮蜗杆机构。

A compensation structure for the clearance between the worm and the worm of the steering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器蜗轮蜗杆间隙补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蜗轮蜗杆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器蜗轮蜗杆间隙补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助力转向(EPS)由于其优越的维护性能和可扩展功能,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车辆配置当中。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分为几种类型,管柱式助力转向系统、齿轮齿条式助力转向系统及皮带滚珠丝杆式助力转向系统。不管哪种转向系统,其中蜗轮蜗杆结构的使用率是最高的,此结构是为了将助力电机输出扭矩进行放大并提供适当的转速。现有结构中,蜗轮和蜗杆分别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构壳体上,蜗轮和蜗杆的中心距不能够变动。但由于助力转向系统中蜗轮蜗杆在整个使用生命周期内,会因为蜗轮或蜗杆磨损导致两者之间出现间隙,导致整个转向系统出现异响及转向手感出现空旷感,影响驾驶者的主观体验感受所以需要一种蜗轮蜗杆结构间隙调整结构进行调节。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一些蜗轮蜗杆径向间隙消除结构。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径向间隙消除结构以及蜗轮蜗杆间隙消除结构”,其公告号为CN203717841U,包括用于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外圈、用于支撑蜗杆的内圈、连接块、片弹簧,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器蜗轮蜗杆间隙补偿结构,设置于转向器壳体上,其特征是,所述间隙补偿结构包括球轴承(6)、滑块(8)、弹簧(9)和外壳(10),球轴承、滑块及弹簧均设置在外壳内,滑块上设有中心孔,所述滑块与球轴承在蜗杆轴的轴向上重叠设置,蜗杆(1)的一端位于球轴承孔与滑块的中心孔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外壳抵接,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滑块,所述弹簧的弹力垂直作用于蜗杆的轴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器蜗轮蜗杆间隙补偿结构,设置于转向器壳体上,其特征是,所述间隙补偿结构包括球轴承(6)、滑块(8)、弹簧(9)和外壳(10),球轴承、滑块及弹簧均设置在外壳内,滑块上设有中心孔,所述滑块与球轴承在蜗杆轴的轴向上重叠设置,蜗杆(1)的一端位于球轴承孔与滑块的中心孔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外壳抵接,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滑块,所述弹簧的弹力垂直作用于蜗杆的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蜗轮蜗杆间隙补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球轴承孔内设有内衬(5),所述球轴承外套接有外衬(7),所述外衬为圆筒形,外衬的内径与球轴承外径适配,所述的外衬适配于外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蜗轮蜗杆间隙补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衬沿轴线方向中心剖面呈“T”型,其下半部分的外径与球轴承的内径适配,上半部分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健沈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航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