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昌盛专利>正文

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069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高压电缆故障性质进行判别;S2、查找电缆的正确走向及其深度;S3、对电缆故障点进行初步测距;S4、对电缆故障点进行精确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案,首先对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发生故障的性质进行判别,然后再依据不同类型的故障分别实行对应的解决方案,先通过脉冲电压法与二次脉冲法对故障点的初步位置进行测距,然后再通过跨步电压法与声磁同步法对电缆故障点进行精确定位,从而能够系统的逐一排除故障的类别,然后根据故障的类别及时的找出故障点的精确位置,增加了高压电缆故障定位的效率,进而保证了风电场的正常运行。

A fault location method for high voltage cable of wind power collect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属于电缆故障定位

技术介绍
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头由于设计、施工工艺、设备质量、所处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导致高压电缆故障,故障出现后,造成风电机组紧急故障停机,或直接作用于升压站发电线路开关跳闸,造成整条发电线路停运,严重时,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排查高压电缆故障的准确位置,将会影响整个风电场停运,更严重时,影响周围多个风电场停运,对风电机组和电网的安全与稳定造成影响,但是目前的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大都无法及时的寻测出故障点的确切位置并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同时缺乏一个系统的整体运营方法,对于大型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产生的故障如果不能够及时的、系统的按照故障类型逐一检验,将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传统方法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高压电缆故障性质进行判别;S2、查找电缆的正确走向及其深度;S3、对电缆故障点进行初步测距;S4、对电缆故障点进行精确定位。优选的,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S11、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开路故障检测;S12、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低阻故障检测;S13、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泄露性高阻故障检测;S14、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闪络性高阻故障检测。优选的,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S31、通过脉冲电压法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电缆故障点初步测距;S32、通过二次脉冲法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电缆故障点初步测距。优选的,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S41、通过跨步电压法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电缆故障点精确定位;S42、通过声磁同步法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电缆故障点精确定位。优选的,所述步骤S11的具体操作方法为:通过用脉冲法测量分别在电缆两端测各相长度并与电缆档案资料比较来判断电缆是否存在开路故障;所述步骤S12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脉冲法测量相间或相对地的波形,若有与发射波反极性波形,可判断电缆有低阻故障,即接头反射波小于低阻反射波,低阻故障一般小于几KΩ;所述步骤S13的具体操作方法为:a、用MΩ表测得相间或相对地电阻远小于电缆正常绝缘电阻(一般在数KΩ至几十MΩ)可判断为电缆有泄漏性高阻故障;b、直流耐压试验时,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的升高连续增大,并远大于允许泄漏值;所述步骤S14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直流耐压试验时,当试验电压大于某一值时,泄漏电流突然增大,当试验电压下降后,泄漏电流又恢复正常,可判断为电缆有闪络性高阻故障。优选的,所述步骤S31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向待检测电缆中送入一脉冲电压,当电缆有故障时,故障点输入阻抗Zi不再是线路的特性阻抗Zc而引起反射,产生向测量点运动的反射脉冲,其反射系数:ρ=(Zi-Zc)/(Zi+Zc);所述步骤S32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向故障电缆加直流高压,当电压到达某一高值、同时场强足够大时,介质中存在少量的自由电子将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碰撞游离,自由电子碰撞中性分子,使其激励游离而产生新的电子和正离子,这些电子和正离子获得电场能量后又和别的中性分子相互碰撞,这个过程不断发展下去,使介质中电子流“雪崩”加剧,造成绝缘介质击穿,形成导电通道,故障点被强大的电子流瞬间短路,即电缆故障点会突然被击穿,故障点电压急剧降低几乎为零,电流突然增大,产生了一个放电电弧,然后根据电弧理论,此电弧的视在电阻很小,可认为一低阻或短路故障,在高压电弧产生的瞬间,向电缆发射一低压脉冲,记下此反射波形,由于电弧可认为一低阻或短路的故障,发射脉冲波形和反射脉冲波形极性相反,反射波形极性为负,波形向下。优选的,所述步骤S41的具体操作方法为:故障点处是裸漏对大地的,当把故障点两端的测试点接地线解开后,从其中一端的地面端对电缆进行打压,那么在故障点的大地上就会出现喇叭型电压分布,用高灵敏度的电压表在大地表面测两点间的电压变化,在故障点附近产生电压变化,在电压表插到地表上的探针前后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在故障点前后表针的摆动方向是不同的,根据电压表针的摆动方向,即可得出故障点所在位置的方向;所述步骤S42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向故障电缆施加高压脉冲使故障点放电,故障点会产生声音信号,同时放电电流在电缆周围产生脉冲磁场信号,声音信号和磁场信号传播的速度不一样,同一个放电脉冲信号传到测试探头时就有时间差,时间差最小的点就是故障点,也就是探头所对应的下方。优选的,所述步骤S11与步骤S12对应后续步骤S31与S41,所述步骤S13与步骤S14对应后续步骤S32与S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案,首先对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发生故障的性质进行判别,然后再依据不同类型的故障分别实行对应的解决方案,先通过脉冲电压法与二次脉冲法对故障点的初步位置进行测距,然后再通过跨步电压法与声磁同步法对电缆故障点进行精确定位,从而能够系统的逐一排除故障的类别,然后根据故障的类别及时的找出故障点的精确位置,增加了高压电缆故障定位的效率,进而保证了风电场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户型整体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低压脉冲反射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低阻障碍的反射波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断线障碍的反射波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声磁同步法原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跨步电压法接线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高压电缆故障性质进行判别;S2、查找电缆的正确走向及其深度;S3、对电缆故障点进行初步测距;S4、对电缆故障点进行精确定位。其中,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S11、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开路故障检测;S12、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低阻故障检测;S13、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泄露性高阻故障检测;S14、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闪络性高阻故障检测。其中,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S31、通过脉冲电压法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电缆故障点初步测距;S32、通过二次脉冲法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电缆故障点初步测距。其中,步骤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高压电缆故障性质进行判别;/nS2、查找电缆的正确走向及其深度;/nS3、对电缆故障点进行初步测距;/nS4、对电缆故障点进行精确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高压电缆故障性质进行判别;
S2、查找电缆的正确走向及其深度;
S3、对电缆故障点进行初步测距;
S4、对电缆故障点进行精确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开路故障检测;
S12、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低阻故障检测;
S13、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泄露性高阻故障检测;
S14、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闪络性高阻故障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通过脉冲电压法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电缆故障点初步测距;
S32、通过二次脉冲法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电缆故障点初步测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S41、通过跨步电压法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电缆故障点精确定位;
S42、通过声磁同步法对发生故障的电缆线路进行电缆故障点精确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高压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的具体操作方法为:通过用脉冲法测量分别在电缆两端测各相长度并与电缆档案资料比较来判断电缆是否存在开路故障;所述步骤S12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脉冲法测量相间或相对地的波形,若有与发射波反极性波形,可判断电缆有低阻故障,即接头反射波小于低阻反射波,低阻故障一般小于几KΩ;所述步骤S13的具体操作方法为:a、用MΩ表测得相间或相对地电阻远小于电缆正常绝缘电阻(一般在数KΩ至几十MΩ)可判断为电缆有泄漏性高阻故障;b、直流耐压试验时,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的升高连续增大,并远大于允许泄漏值;所述步骤S14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直流耐压试验时,当试验电压大于某一值时,泄漏电流突然增大,当试验电压下降后,泄漏电流又恢复正常,可判断为电缆有闪络性高阻故障。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昌盛
申请(专利权)人:卢昌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