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内径毛细管液相色谱柱填充方法及匀浆罐技术

技术编号:2440645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内径毛细管液相色谱柱的填充方法及匀浆罐,采用与填料密度接近的匀浆溶剂在控制填充流速条件下缓慢填充,使填料在色谱柱内规则排布,提高柱效。提出的匀浆罐的圆锥形出料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使填料装填过程中填料颗粒只与高分子材料摩擦碰撞,加之填充流速较低,两个因素结合可以大幅减缓填料装填过程中与变径通道的冲击力。所填毛细管液相色谱柱不仅具有高柱效,而且填料具有低的破碎率,因此惰性更好。可用于药物、蛋白质、激素类组分的高效分离。

A filling method and homogenizing tank for capillary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ine inner dia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内径毛细管液相色谱柱填充方法及匀浆罐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高效液相色谱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细内径毛细管液相色谱柱填充方法及所用匀浆罐,尤其适用于装填25μm至250μm的细内径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柱。
技术介绍
色谱柱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核心部分。毛细管液相色谱柱是色谱柱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径为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之间。近年来,由于毛细管色谱柱的柱体积小(0.01~30μL),所消耗流动相体积较小(0.1~10L/年),所需样品量小,在生物生化分析中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毛细管液相色谱在分析微量或痕量生物样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填料在装填过程中有部分破碎,其表面丰富的硅羟基会对碱性药物、蛋白质类生物分子、激素类等产生吸附作用,因此,在毛细管液相色谱柱的装填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填料的完整性,即需要降低装填过程中填料的破碎率。目前主流的填充方式有上行法和下行法两种。采用上行法填充需要附加磁力搅拌装置,在填充的过程中由于填料与磁子间的摩擦、碰撞,会增加填料的破碎率。而下行法则不需要磁力搅拌装置,避免了填料与磁子间的摩擦、碰撞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内径毛细管液相色谱柱的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将带有筛板的细内径毛细管通过PEEK套管(3)与匀浆罐圆锥形出料件(4)下端口相连接固定;/nb、将填料与高密度的匀浆溶剂相混合配制成匀浆液,所述匀浆溶剂的密度与填料密度接近,超声混匀后备用;/nc、向匀浆罐及圆锥形出料件(4)中添加适量上述匀浆液,空余区用溶剂填满,确保匀浆罐中不存在气泡;/nd、将匀浆罐高压管连接件(2)上端口与高压液相泵连接,泵内预先充满给定溶剂,启动高压液相泵,将流动相压至匀浆罐当中,采用控压模式低流速填充;/ne、初始填充压力为0.3~0.5MPa,随着填充的进行,以1.5~2MPa/min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内径毛细管液相色谱柱的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带有筛板的细内径毛细管通过PEEK套管(3)与匀浆罐圆锥形出料件(4)下端口相连接固定;
b、将填料与高密度的匀浆溶剂相混合配制成匀浆液,所述匀浆溶剂的密度与填料密度接近,超声混匀后备用;
c、向匀浆罐及圆锥形出料件(4)中添加适量上述匀浆液,空余区用溶剂填满,确保匀浆罐中不存在气泡;
d、将匀浆罐高压管连接件(2)上端口与高压液相泵连接,泵内预先充满给定溶剂,启动高压液相泵,将流动相压至匀浆罐当中,采用控压模式低流速填充;
e、初始填充压力为0.3~0.5MPa,随着填充的进行,以1.5~2MPa/min的速度升压,直至30~40MPa,恒压10~30min后关闭高压液相泵;
f、待高压液相泵的压力降至零后,卸下装填完成的细内径毛细管液相色谱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毛细管色谱柱筛板为整体柱筛板,由含有填料键合相或载体的聚合物制备而成,长度是2~3mm;所述毛细管内径是25μm~250μm,外径为36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填料为硅胶基质,匀浆溶剂为四氯化碳/甲醇混合液或四溴乙烷/甲醇混合液,其中四氯化碳或四溴乙烷的体积分数是90%-95%;所述填料的浓度范围是25~30mg/mL;所述超声时间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亚风石蒙丁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