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彩云专利>正文

一种土壤提取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57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提取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壤提取检测装置。一种土壤提取检测装置,车轮,车体,推把,虫体收集盒,砂质土采集装置,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防坍塌装置和控制屏;车轮顶端与车体进行螺栓连接;车体内底中部与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旋转分离钻孔壁土这种适应砂质土干燥粗糙特性,快速采集大量砂质土;三层网交错震动破碎团块土便于动物逃离,光照驱赶中型动物,紫外线照射压制活动性便于计数;四向展开挡板,快速稳定壁面防止崩塌掩埋装置,保护装置的效果。

A soil extraction and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提取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提取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砂质土壤是指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砂质土和粘质土、壤土不同,因其保水性能差,所以砂质土大部分时间都是十分干燥的,没有粘着性。现在市场上很多的土壤采集器,如各种类型的取土钻,都是通过取土钻挤压土壤,然后依靠表面粘合力将土壤黏在取土钻表面,接着通过取土钻带出泥土,但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土壤内水分较多,能够产生较大粘合力的土壤,但是砂质土本身十分干燥,粘着性很差,这就导致要想用一般的土壤采集器去采集砂质土基本不可能。靠传统的人工用铁铲去挖虽然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是当需要采集一定深度之下的土壤时,用铁铲挖掘就需要将挖掘面挖的比较大然后逐渐深入,这样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在挖掘的过程中必然伴随有人员的移动,非常容易震塌四周脆弱的地面,破坏环境。而且如果是要检测砂质土内中型动物的数量,在挖掘到目标深度的过程中,动物已经大量逃离,测得的数据根本不具备任何科学性和准确性,得出的结论完全就是错误的,会严重影响到后续所有以此结果为依据的判断。以此可见,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适应砂质土特性快速采集不同深度砂质土并收集其中的中型土壤动物,同时在采集的过程中能够防止四周土壤崩塌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在市场上很多的土壤采集器,如各种类型的取土钻,都是通过取土钻挤压土壤,然后依靠表面粘合力将土壤粘在取土钻表面,接着通过取土钻带出泥土,但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土壤内水分较多,能够产生较大粘合力的土壤,但是砂质土本身十分干燥,粘着性很差,这就导致要想用一般的土壤采集器去采集砂质土基本不可能。靠传统的人工用铁铲去挖虽然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是当需要采集一定深度之下的土壤时,用铁铲挖掘就需要将挖掘面挖的比较大然后逐渐深入,这样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在挖掘的过程中必然伴随有人员的移动,非常容易震塌四周脆弱的地面,破坏环境。而且如果是要检测砂质土内中型动物的数量,在挖掘到目标深度的过程中,动物已经大量逃离,测得的数据根本不具备任何科学性和准确性,得出的结论完全就是错误的,会严重影响到后续所有以此结果为依据的判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壤提取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土壤提取检测装置,车轮,车体,推把,虫体收集盒,砂质土采集装置,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防坍塌装置和控制屏;车轮顶端与车体进行螺栓连接;车体内底部右侧与推把进行螺栓连接;车体内底左侧与虫体收集盒相连接;车体内顶部左侧与砂质土采集装置相连接;车体内底中部与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相连接,并且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内顶部左侧与砂质土采集装置相连接;车体左中部与防坍塌装置相连接,并且防坍塌装置顶端与砂质土采集装置相连接;车体内底部中右侧上方设置有控制屏。进一步优选地,砂质土采集装置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一平齿轮,第二平齿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一长齿轮,第三平齿轮,内层传杆,第四传动轮,内齿环,内齿传动轮,带槽中空套杆,固定反传动块,螺杆和砂质土收集装置;电机顶端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顶端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一电动推杆底端与电机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左端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顶端与第一平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平齿轮左端与第二平齿轮相互啮合;第二平齿轮底端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左端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底端与第一长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长齿轮右顶部与第三平齿轮相互啮合;第三平齿轮底端与内层传杆进行传动连接;内层传杆外表面顶部与带槽中空套杆进行转动连接;内层传杆外表面中部和底部均与螺杆进行转动连接;内层传杆底端与砂质土收集装置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底端与内齿环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左端与内齿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内齿传动轮右端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而且内齿传动轮轴心与带槽中空套杆相连接,而且带槽中空套杆底端与螺杆相连接;带槽中空套杆外表面中底部与固定反传动块进行传动连接;螺杆底端与砂质土收集装置进行传动连接;电机顶端与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相连接。进一步优选地,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包括中型土壤动物观察盒,紫外线灯,虫体倒出板,液压杆,强光灯,砂土出口封堵块,中央连接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横向固定滑杆,纵向可动滑杆,推土杆,动力杆,传动滑套,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四平齿轮,齿杆,第三凸轮,第二凸轮,第一凸轮,第三滤网,第二滤网,第一滤网,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五平齿轮,第六平齿轮,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七平齿轮;中型土壤动物观察盒内顶中左部与紫外线灯相连接;中型土壤动物观察盒内底部左侧与虫体倒出板进行转动连接;中型土壤动物观察盒底端右侧内部设置有强光灯;中型土壤动物观察盒右底端内部设置有砂土出口封堵块;中型土壤动物观察盒内顶中部与中央连接板相连接;虫体倒出板底中部与液压杆进行传动连接;砂土出口封堵块右端与齿杆相连接;中央连接板右顶部与第一弹簧进行焊接;中央连接板右顶部与第二弹簧进行焊接,并且第二弹簧位于第一弹簧下方;中央连接板右顶部与第三弹簧进行焊接,并且第三弹簧位于第二弹簧下方;中央连接板右底部与横向固定滑杆相连接;第一弹簧右端与第一滤网进行焊接;第二弹簧右端与第二滤网进行焊接;第三弹簧右端与第三滤网进行焊接;横向固定滑杆外表面左端与纵向可动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纵向可动滑杆外表面中底部与推土杆进行传动连接;推土杆前端顶部与动力杆进行传动连接;动力杆外表面右上侧与传动滑套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滑套前端轴心与第一斜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斜齿轮右端与第二斜齿轮相互啮合;第二斜齿轮底端与第一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斜齿轮顶端与第三凸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凸轮左端与第三滤网相连接;第一锥齿轮后底部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后端轴心与第四平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四平齿轮底端与齿杆相连接;第三凸轮顶端与第二凸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凸轮底端与第二斜齿轮相连接;第二凸轮顶端与第一凸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一凸轮左端与第一弹簧相连接,而且第一凸轮底端与第二斜齿轮相连接;第一凸轮顶端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五传动轮底端与第二斜齿轮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左端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底端与第五平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平齿轮左端与第六平齿轮相互啮合;第六平齿轮顶端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六平齿轮左端与第七平齿轮相互啮合;中型土壤动物观察盒左端与车体相连接;第七平齿轮底端与砂质土采集装置相连接。进一步优选地,防坍塌装置包括第八平齿轮,第三电动推杆,第七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一传动块,第八传动轮,第二长齿轮,第九平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四电动推杆,第三斜齿轮,第一正纹丝杆,第一防崩塌曲形挡板,第一反纹丝杆,第二防崩塌曲形挡板,第四斜齿轮,第十传动轮,第二反纹丝杆,第三防崩塌曲形挡板,第二正纹丝杆和第四防崩塌曲形挡板;第八平齿轮底端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底端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提取检测装置,包括车轮(1),车体(2),推把(3)和虫体收集盒(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砂质土采集装置(5),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6),防坍塌装置(7)和控制屏(8);车轮(1)顶端与车体(2)进行螺栓连接;车体(2)内底部右侧与推把(3)进行螺栓连接;车体(2)内底左侧与虫体收集盒(4)相连接;车体(2)内顶部左侧与砂质土采集装置(5)相连接;车体(2)内底中部与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6)相连接,并且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6)内顶部左侧与砂质土采集装置(5)相连接;车体(2)左中部与防坍塌装置(7)相连接,并且防坍塌装置(7)顶端与砂质土采集装置(5)相连接;车体(2)内底部中右侧上方设置有控制屏(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提取检测装置,包括车轮(1),车体(2),推把(3)和虫体收集盒(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砂质土采集装置(5),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6),防坍塌装置(7)和控制屏(8);车轮(1)顶端与车体(2)进行螺栓连接;车体(2)内底部右侧与推把(3)进行螺栓连接;车体(2)内底左侧与虫体收集盒(4)相连接;车体(2)内顶部左侧与砂质土采集装置(5)相连接;车体(2)内底中部与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6)相连接,并且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6)内顶部左侧与砂质土采集装置(5)相连接;车体(2)左中部与防坍塌装置(7)相连接,并且防坍塌装置(7)顶端与砂质土采集装置(5)相连接;车体(2)内底部中右侧上方设置有控制屏(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提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砂质土采集装置(5)包括电机(501),第一传动轮(502),第一电动推杆(503),第一平齿轮(504),第二平齿轮(505),第二传动轮(506),第三传动轮(507),第一长齿轮(508),第三平齿轮(509),内层传杆(5010),第四传动轮(5011),内齿环(5012),内齿传动轮(5013),带槽中空套杆(5014),固定反传动块(5015),螺杆(5016)和砂质土收集装置(5017);电机(501)顶端与第一传动轮(5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502)顶端与第一电动推杆(503)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一电动推杆(503)底端与电机(501)相连接;第一传动轮(502)左端与第四传动轮(5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503)顶端与第一平齿轮(5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平齿轮(504)左端与第二平齿轮(505)相互啮合;第二平齿轮(505)底端与第二传动轮(506)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506)左端与第三传动轮(507)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507)底端与第一长齿轮(508)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长齿轮(508)右顶部与第三平齿轮(509)相互啮合;第三平齿轮(509)底端与内层传杆(5010)进行传动连接;内层传杆(5010)外表面顶部与带槽中空套杆(5014)进行转动连接;内层传杆(5010)外表面中部和底部均与螺杆(5016)进行转动连接;内层传杆(5010)底端与砂质土收集装置(5017)相连接;第四传动轮(5011)底端与内齿环(5012)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5011)左端与内齿传动轮(5013)进行传动连接,并且内齿传动轮(5013)右端与第一传动轮(502)相连接,而且内齿传动轮(5013)轴心与带槽中空套杆(5014)相连接,而且带槽中空套杆(5014)底端与螺杆(5016)相连接;带槽中空套杆(5014)外表面中底部与固定反传动块(5015)进行传动连接;螺杆(5016)底端与砂质土收集装置(5017)进行传动连接;电机(501)顶端与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提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型生物数量检测装置(6)包括中型土壤动物观察盒(601),紫外线灯(602),虫体倒出板(603),液压杆(604),强光灯(605),砂土出口封堵块(606),中央连接板(607),第一弹簧(608),第二弹簧(609),第三弹簧(6010),横向固定滑杆(6011),纵向可动滑杆(6012),推土杆(6013),动力杆(6014),传动滑套(6015),第一斜齿轮(6016),第二斜齿轮(6017),第一锥齿轮(6018),第二锥齿轮(6019),第四平齿轮(6020),齿杆(6021),第三凸轮(6022),第二凸轮(6023),第一凸轮(6024),第三滤网(6025),第二滤网(6026),第一滤网(6027),第五传动轮(6028),第六传动轮(6029),第五平齿轮(6030),第六平齿轮(6031),第二电动推杆(6032)和第七平齿轮(6033);中型土壤动物观察盒(601)内顶中左部与紫外线灯(602)相连接;中型土壤动物观察盒(601)内底部左侧与虫体倒出板(603)进行转动连接;中型土壤动物观察盒(601)底端右侧内部设置有强光灯(605);中型土壤动物观察盒(601)右底端内部设置有砂土出口封堵块(606);中型土壤动物观察盒(601)内顶中部与中央连接板(607)相连接;虫体倒出板(603)底中部与液压杆(604)进行传动连接;砂土出口封堵块(606)右端与齿杆(6021)相连接;中央连接板(607)右顶部与第一弹簧(608)进行焊接;中央连接板(607)右顶部与第二弹簧(609)进行焊接,并且第二弹簧(609)位于第一弹簧(608)下方;中央连接板(607)右顶部与第三弹簧(6010)进行焊接,并且第三弹簧(6010)位于第二弹簧(609)下方;中央连接板(607)右底部与横向固定滑杆(6011)相连接;第一弹簧(608)右端与第一滤网(6027)进行焊接;第二弹簧(609)右端与第二滤网(6026)进行焊接;第三弹簧(6010)右端与第三滤网(6025)进行焊接;横向固定滑杆(6011)外表面左端与纵向可动滑杆(6012)进行滑动连接;纵向可动滑杆(6012)外表面中底部与推土杆(6013)进行传动连接;推土杆(6013)前端顶部与动力杆(6014)进行传动连接;动力杆(6014)外表面右上侧与传动滑套(6015)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滑套(6015)前端轴心与第一斜齿轮(6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斜齿轮(6016)右端与第二斜齿轮(6017)相互啮合;第二斜齿轮(6017)底端与第一锥齿轮(6018)进行传动连接;第二斜齿轮(6017)顶端与第三凸轮(6022)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凸轮(6022)左端与第三滤网(6025)相连接;第一锥齿轮(6018)后底部与第二锥齿轮(6019)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6019)后端轴心与第四平齿轮(6020)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四平齿轮(6020)底端与齿杆(6021)相连接;第三凸轮(6022)顶端与第二凸轮(6023)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凸轮(6023)底端与第二斜齿轮(6017)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牛彩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