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制热开机后,获取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控制所述空调的电加热装置按照所述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对应的电加热档位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在防冷风的前提下保证空调快速制热运行,保证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内机一般都会具备防冷风功能,在空调制热开机后内风机先不转,待内机管温达到目标温度后,也就是说内机换热器充分换热后才开启风机,保证吹出来的风是热风。然而,防冷风功能导致用户使用空调制热时,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才有热风吹出来,影响用户使用舒适性。目前,部分空调内机具有电加热装置,但其有效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内机电加热装置有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制热开机后,获取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控制所述空调的电加热装置按照所述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对应的电加热档位运行。可选地,还包括:检测所述电加热装置的表面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温度条件;当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的内风机按照所述设定风档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条件,包括:所述电加热装置的表面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设定风档对应的预设温差阈值。可选地,还包括:检测所述空调的室内换热器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温度条件或第三预设温度条件;当检测到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温度条件时,将所述电加热装置的电加热档位降低至少一个档位;当检测到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温度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加热装置关闭。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条件,包括: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是否大于等于室内环境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和/或,所述第三预设温度条件,包括: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是否大于等于室内环境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空调制热开机后,获取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的电加热装置按照所述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对应的电加热档位运行。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加热装置的表面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温度条件;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的内风机按照所述设定风档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条件,包括:所述电加热装置的表面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设定风档对应的预设温差阈值。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空调的室内换热器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温度条件或第三预设温度条件;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温度条件时,将所述电加热装置的电加热档位降低至少一个档位;和/或,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温度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加热装置关闭。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条件,包括: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是否大于等于室内环境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和/或,所述第三预设温度条件,包括: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是否大于等于室内环境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前述任一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不同风档、设定温度和/或导风板角度对应的电加热装置的电加热档位,按照设定风档对应的电加热档位控制空调的电加热装置运行,能够在防冷风的前提下保证空调快速制热运行,保证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当检测到电加热装置的表面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大于等于当前的设定风档对应的温差阈值时,控制内风机按照当前的设定风档运行,在保证满足用户设定风挡的条件下,快速产生制热效果,快速吹出热风;通过检测室内换热器温度的变化,调节电加热装置的电加热档位,既能充分利用电加热装置的功能,同时能控制电加热装置的耗电量,减少不必要的耗电。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控制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的室内机具有电加热装置。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控制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110和步骤S120。步骤S110,在所述空调制热开机后,获取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具体地,空调制热开机后,获取内风机当前的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所述设定风档可以为用户开机时设定的风机档位M,或者若用户开机时未设定风机档位,则设定风档可以为默认风档,例如默认为高风档,所述设定温度可以为用户开机时设定的制热目标温度,或者若用户开机时未设定制热目标温度,则设定温度可以为默认温度,或者用户上次设定的制热目标温度。所述设定导风板角度可以为用户开机时设定的导风板角度,或者若用户开机时未设定导风板角度,则可以为默认导风板角度,或者用户上次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所述空调制热开机后,获取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n控制所述空调的电加热装置按照所述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对应的电加热档位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空调制热开机后,获取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
控制所述空调的电加热装置按照所述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对应的电加热档位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加热装置的表面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温度条件;
当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的内风机按照所述设定风档运行;
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条件,包括:所述电加热装置的表面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设定风档对应的预设温差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空调的室内换热器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温度条件或第三预设温度条件;
当检测到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温度条件时,将所述电加热装置的电加热档位降低至少一个档位;
当检测到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温度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加热装置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条件,包括: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是否大于等于室内环境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
和/或,
所述第三预设温度条件,包括: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是否大于等于室内环境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
5.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空调制热开机后,获取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的电加热装置按照所述设定风档、设定温度和/或设定导风板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晋鹏,郭凯,李捷,陆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