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管、其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343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保温管、其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属于保温管制备技术领域。该保温管包括内管(1)、外管(2)及保温材质,内管(1)与外管(2)同轴,外管(2)的内径大于内管(1)的外径,使得内管(1)与外管(2)之间形成环状间隙(3);保温材质均匀地填充于环状间隙(3)内,使得处于保温管各不同径向截面内的保温材质密度均一。应用该制备装置及该制备方法能够制得该保温管。应用该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该保温管,能够使得处于保温管各不同径向截面内的保温材质密度均一,从而增强整个保温管的保温效果。

Insulation pipe, its preparation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管、其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管制备
,特别是涉及保温管、其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多通过聚氨酯发泡的形式制得保温管。参见附图1,在向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环状间隙3填充保温材质时,通常是需要在外管2的轴向中心开一注入孔4,该通过该注入孔,可以将呈流体的保温材质填入内管1与外管2之间的环状间隙3内,随着呈流体的保温材质的注入量的增加,该呈流体状的保温材质能够沿轴向及周向填满该环状间隙,最终,该呈流体的保温材质经过凝固后形成处于该环状间隙内的保温层。然而,由于在该呈流体的保温材质注入该环状间隙的过程中,由于保温管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容易造成保温材质在该环状间隙的轴向分布不均,具体为,与该注入孔4的径向截面的距离越近,保温层的密度越高。最终容易造成保温管在使用过程中,远离注入孔4的位置由于保温材质的密度减小而保温效果减低。此外,采用注入孔4的方式在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环状间隙3充填保温材质的方式所得的保温管的外管2自有创面,即存在于外管2上的注入孔4容易造成在保温管制备过程中,呈流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外管(2)及保温材质,/n所述内管(1)与外管(2)同轴,/n所述外管(2)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管(1)的外径,使得所述内管(1)与所述外管(2)之间形成环状间隙(3);/n所述保温材质均匀地填充于所述环状间隙(3)内,使得处于所述保温管各不同径向截面内的保温材质密度均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外管(2)及保温材质,
所述内管(1)与外管(2)同轴,
所述外管(2)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管(1)的外径,使得所述内管(1)与所述外管(2)之间形成环状间隙(3);
所述保温材质均匀地填充于所述环状间隙(3)内,使得处于所述保温管各不同径向截面内的保温材质密度均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质是经由流体保温材质凝固后形成的。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温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芯机构和倾转机构,
所述调芯机构用于对中所述内管(1)和外管(2),使得所述内管(1)和外观(2)之间同轴;
所述倾转机构用于倾转待填充保温管,使得所述待填充保温管沿轴向形成一端低而另一端高的倾斜状态;
和/或,
所述倾转机构用于倾转填充有流体保温材质的保温管,使得所述填充有流体保温材质的保温管回复至水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芯机构包括间隙调节机构,
所述间隙调节机构包括调整环(18)和线性牵引机构,
所述调整环(18)的内径等于所述内管(1)的外径,所述调整环(18)的外径等于所述外管(2)的内径;
所述线性牵引机构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调整环;
应用时,所述调整环(18)与所述内管(1)对中,所述调整环(18)与所述内管(1)的外壁、所述外管(2)的内壁之间构成移动副,使得所述调整环(18)在所述线性牵引机构的作用下,能够沿所述待填充保温管轴向线性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牵引机构包括线性往复动力原动件和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线性往复动力原动件的输出轴,
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调整环(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支架(20)和多个连接杆(19),
所述多个连接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架(20)的一侧,
所述多个连接杆(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调整环(18),
所述连接支架(2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线性往复动力原动件的输出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温管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杆(19)与所述调整环(18)的连接点沿所述调整环(18)的周向均布设置;
作为优选,还包括外管限位机构,
所述外管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架(26)和多个限位组件(27),
所述支撑架(26)的中心设置有沿所述保温管轴向的容置空间(28),
所述多个限位组件(27)沿所述保温管的径向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6)上,
应用时,所述保温管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28)内,所述多个限位组件(27)沿径向抵顶于所述外管(2)的侧壁,通过调节所述多个限位组件(27)处于所述容置空间(28)内的余量,能够调节所述内管(1)与所述外管(2)之间的同轴度;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26)包括下支撑架(6)、上支撑架(5)、连接臂(12)、伸缩机构(29)、铰接耳(31)和固定件(30),
所述上支撑架(5)与所述下支撑架(6)之间铰接于第一铰接点(11);
所述连接臂(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架(5),所述连接臂(12)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机构(29)的自由端(15)之间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点(13);
所述铰接耳(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件(30),
所述铰接耳(31)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机构(29)的固定端(16)之间铰接于第三铰接点(17);
当所述伸缩机构(29)缩短至极限位置时,所述上支撑架(5)与下支撑架(6)之间的开口间距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外管(2)的外径,
当所述上支撑架(5)和下支撑架(6)之间完全闭合时,于所述上支撑架(5)和下支撑架(6)之间形成所述容置空间(28),此时,所述伸缩机构(29)到达伸长极限或者还具有伸长余量;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27)包括抵顶头(7)、调节杆(8)和调节筒(9),
所述抵顶头(7)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杆(8),
所述抵顶头(7)的另一侧抵顶于所述外管(2),使得所述外管(2)被所述多个抵顶头(7)限制与所述抵顶头(7)的抵顶面(10)围成的限位空间(32)的内部;
所述调节筒(9)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26);
所述调节杆(8)与所述调节筒(9)相配合,使得所述调节杆(8)在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立钊
申请(专利权)人:大城县利德防腐保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