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放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3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气动放大器,其包括壳体;形成在壳体内的输入腔室、第一气源腔室、第二气源腔室、第三气源腔室、第一进气腔室、第二进气腔室;与所述壳体可旋转连接的杠杆;所述输入腔室设置有第一隔膜,所述第一气源腔室设置有与第二隔膜,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分别连接于所述杠杆两端,所述第一隔膜根据通入所述输入腔室内的输入气压变化而发生位移,并驱动所述杠杆转动;所述杠杆能够根据输入气压的变化驱动第一阀杆封闭所述第一排气通道或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或者驱动所述第二阀杆封闭所述第二排气通道或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本气动放大器能够对气源压力波动做出补偿,输出一致性好,能更快的对输入气压做出反应,灵敏度更高。

A pneumatic ampl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放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气动放大器。
技术介绍
阀门定位器是调节阀的主要附件,通常与气动调节阀配套使用,它接受调节器的输出信号,然后以它的输出信号去控制气动调节阀,当调节阀动作后,阀杆的位移又通过机械装置反馈到阀门定位器,阀位状况通过电信号传给上位系统。气动放大器是阀门定位器的重要部件,其用于将气压控制信号(输入气压)Pn放大作为输出气压信号(输出气压)Po输出给调节阀,从而驱动调节阀的阀杆动作。目前,气动放大器通常分为单动型气动放大器和双动型气动放大器,单动型气动放大器是指对于一个输入气压Pn输出一个输出气压Po的气动放大器,双动型气动放大器是指对于一个输入气压Pn输出两个输出气压Po1、Po2的气动放大器。双动型气动放大器具有两个输出端口,在使调节阀正作用动作的情况下,第一端口的输出气压Po1比第二端口的输出气压Po2气压高;反之,在使调节阀反作用动作时,第二端口的输出气压Po2比第一端口的输出气压Po1高。图6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中的双动型气动放大器,在该气动放大器中,供给气压Ps通过气管为左进气腔室1、右进气腔室10、中进气腔室11供气,隔膜腔室12用于通入输入气压Pn(喷嘴背压),如图7所示,左输出腔室13和右输出腔室14分别与调节阀100的上腔101和下腔102相连通。当输入气压Pn增大时,驱动杆15向左移动,使左放气阀口16闭合,左进气阀口17打开,供给气压Ps自左进气腔室1经过左进气阀口17进入左输出腔室13内从而驱动调节阀动作;同时右放气阀口18打开,右进气阀口19闭合,调节阀排出的气体经右放气阀口18后从驱动杆15内的阀杆排气孔15a排出。同样的,当输入气压Pn减小时,气动放大器的动作过程与输入气压Pn增加时相反,其将驱使调节阀反向动作。现有技术中的气动放大器的缺陷在于,首先,现有的气动放大器由输入气压Pn和供给气压Ps共同平衡驱动杆15,在气源波动时,供给气压Ps发生变化,气源增量不能有效平衡,会导致驱动杆动作,从而影响调节阀的可靠运行,其受气源波动的影响大;第二,现有的气动放大器采用同轴膜片结构,容易存在正推、反推间隙,在不同的气压下其响应速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滞后和过冲,也呈现不同的放大倍率,控制一致性很难保证;同时,由于在不同气源压力值下的隔膜组静态应力不同,产生的静态间隙也不同,由调零螺栓105和调零弹簧106调节其零位,不仅调节困难,而且使得两端弹簧受力不等,使其零位一致性变差;第三,由于气动放大器内的零部件运动时不可避免的存在摩擦等阻力,因此,通常需要输入气压增加到一定值时才会动作,导致气动放大器响应慢,灵敏度低,无法快速的执行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气动放大器,其能够在气源波动时进行补偿,对调节阀的控制更为稳定。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气动放大器,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旋转连接的杠杆;形成在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杠杆一端的输入腔室、第一进气腔室和第二气源腔室,所述输入腔室和所述第一进气腔室、第二气源腔室位于所述杠杆两侧,所述第一进气腔室与外界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腔室和所述第二气源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气通道;形成在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杠杆另一端的第一气源腔室、第二进气腔室和第三气源腔室,所述第一气源腔室和所述第二进气腔室、第三气源腔室位于所述杠杆两侧,所述第二进气腔室与外界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腔室和所述第三气源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气通道;位于所述输入腔室内的第一隔膜,所述第一隔膜根据通入所述输入腔室内的输入气压变化而发生位移,并驱动所述杠杆转动;位于所述第一气源腔室内的第二隔膜,所述第二隔膜和所述第一隔膜分别作用于所述杠杆的两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内的第一阀杆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内的第二阀杆;所述杠杆可根据输入气压变化驱动所述第一阀杆封闭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同时驱动所述第二阀杆封闭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或者根据输入气压变化驱动所述第一阀杆封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同时驱动所述第二阀杆封闭所述第二排气通道。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气动放大器还包括将所述第一隔膜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端盖和将所述第二隔膜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端盖,所述输入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一隔膜之间,所述第一气源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第二隔膜之间。所述气动放大器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第一固定座、第三隔膜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内的第一阀座,所述第三隔膜、第一固定座和第一阀座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进气腔室。所述气动放大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三端盖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一阀杆之间的第一弹簧钢片,所述第一弹簧钢片提供驱动所述第一阀杆封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力,所述第三端盖、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一阀座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气源腔室。所述气动放大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隔膜上的第一排气件,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件内,所述第一阀杆与所述第一排气件相抵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被封闭。所述杠杆设置有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排气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抵接件上。所述气动放大器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第二固定座、第三隔膜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内的第二阀座,所述第四隔膜、第二固定座和第二阀座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进气腔室。所述气动放大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壳体上的第四端盖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和所述第二阀杆之间的第二弹簧钢片,所述第二弹簧钢片提供驱动所述第二阀杆封闭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力,所述第四端盖、第二固定座和所述第二阀座之间形成所述第三气源腔室。所述气动放大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四隔膜上的第二排气件,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气件内,所述第二阀杆与所述第二排气件相抵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被封闭。所述杠杆设置有螺柱以及螺接在所述螺柱上的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排气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相连。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气动放大器在输入气压不变,气源波动时,杠杆会作反向补偿动作,补偿波动影响,使得调节阀的运行更为稳定可靠,提高了控制的一致性;2.本专利技术的气动放大器设置有对应设置于杠杆两端的输入腔室和第一气源腔室,由于杠杆作用,输入腔室内的输入气压即使发生较小的变化也会对杠杆产生较大的力量变化,使得气动放大器能够更为迅速的根据输入气压做出响应,灵敏度更高;3.通过设置检测杠杆偏转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以及检测各腔室气压的压力传感器,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气动放大器能够方便、准确的调整零位,精度高、响应迅速、控制及时,能够自动补偿,提高了零位的一致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动放大器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动放大器于输入腔室和第一气源腔室处的剖视示意图图。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动放大器于第二气源腔室和第三气源腔室处的剖视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壳体(2);/n与所述壳体(2)可旋转连接的杠杆(50);/n形成在所述壳体(2)内、位于所述杠杆(50)一端的输入腔室(32)、第一进气腔室(68)和第二气源腔室(67),所述输入腔室(32)和所述第一进气腔室(68)、第二气源腔室(67)位于所述杠杆(50)两侧,所述第一进气腔室(67)与外界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气通道(622),所述第一进气腔室(68)和所述第二气源腔室(67)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气通道(630);/n形成在所述壳体(2)内、位于所述杠杆(50)另一端的第一气源腔室(42)、第二进气腔室(78)和第三气源腔室(77),所述第一气源腔室(42)和所述第二进气腔室(78)、第三气源腔室(77)位于所述杠杆(50)两侧,所述第二进气腔室(78)与外界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气通道(722),所述第二进气腔室(78)和所述第三气源腔室(77)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气通道(730);/n位于所述输入腔室(32)内的第一隔膜(31),所述第一隔膜(31)根据通入所述输入腔室(32)内的输入气压变化而发生位移,并驱动所述杠杆(50)转动;/n位于所述第一气源腔室(42)内的第二隔膜(41),所述第二隔膜(41)和所述第一隔膜(31)分别作用于所述杠杆(50)的两端;/n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630)内的第一阀杆(63)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730)内的第二阀杆(73);/n所述杠杆(50)可根据输入气压变化驱动所述第一阀杆(63)封闭所述第一排气通道(622),同时驱动所述第二阀杆(73)封闭所述第二进气通道(730);或者根据输入气压变化驱动所述第一阀杆(63)封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630),同时驱动所述第二阀杆(73)封闭所述第二排气通道(7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壳体(2);
与所述壳体(2)可旋转连接的杠杆(50);
形成在所述壳体(2)内、位于所述杠杆(50)一端的输入腔室(32)、第一进气腔室(68)和第二气源腔室(67),所述输入腔室(32)和所述第一进气腔室(68)、第二气源腔室(67)位于所述杠杆(50)两侧,所述第一进气腔室(67)与外界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气通道(622),所述第一进气腔室(68)和所述第二气源腔室(67)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气通道(630);
形成在所述壳体(2)内、位于所述杠杆(50)另一端的第一气源腔室(42)、第二进气腔室(78)和第三气源腔室(77),所述第一气源腔室(42)和所述第二进气腔室(78)、第三气源腔室(77)位于所述杠杆(50)两侧,所述第二进气腔室(78)与外界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气通道(722),所述第二进气腔室(78)和所述第三气源腔室(77)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气通道(730);
位于所述输入腔室(32)内的第一隔膜(31),所述第一隔膜(31)根据通入所述输入腔室(32)内的输入气压变化而发生位移,并驱动所述杠杆(50)转动;
位于所述第一气源腔室(42)内的第二隔膜(41),所述第二隔膜(41)和所述第一隔膜(31)分别作用于所述杠杆(50)的两端;
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630)内的第一阀杆(63)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730)内的第二阀杆(73);
所述杠杆(50)可根据输入气压变化驱动所述第一阀杆(63)封闭所述第一排气通道(622),同时驱动所述第二阀杆(73)封闭所述第二进气通道(730);或者根据输入气压变化驱动所述第一阀杆(63)封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630),同时驱动所述第二阀杆(73)封闭所述第二排气通道(72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气动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将所述第一隔膜(31)固定在所述壳体(2)上的第一端盖(30)和将所述第二隔膜(41)固定在所述壳体(2)上的第二端盖(40),所述输入腔室(32)形成于所述第一端盖(30)和所述第一隔膜(31)之间,所述第一气源腔室(42)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40)和所述第二隔膜(41)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气动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所述壳体(2)相连的第一固定座(60)、第三隔膜(61)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60)内的第一阀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婕刘能建伍友武吴伟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