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盐矿分层开采管柱及岩盐矿分层开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0225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岩盐矿分层开采管柱及岩盐矿分层开采方法,属于岩盐矿开采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分层注水吞吐工艺管柱及相关开采方法,以实现岩盐矿的分层注水吞吐开采的缺陷。其主要包括油管、空心杆、空心泵、空心顶杆、外油管、上封隔器、内油管、流道转换短节、桥式通道和下封隔器,所述油管下端连接空心泵,空心泵下端通过双扣接头分别连接外油管和内油管,外油管下端依次连接上封隔器、桥式通道、下封隔器,上封隔器和下封隔器座封在套管的内壁,内油管下端连接流道转换短节,流道转换短节侧面与桥式通道连接,空心杆套设在油管内,其下端通过空心泵柱塞继续连接空心顶杆,空心顶杆内安装单流阀。

A kind of layered pipe string and layered mining method in rock salt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盐矿分层开采管柱及岩盐矿分层开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盐矿开采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岩盐矿分层开采管柱。
技术介绍
目前岩盐矿主要通过注水溶解法开采,在开采井投产后,注水溶解近井地带岩盐,形成充满卤水的岩盐溶腔,然后利用井下泵将卤水抽吸至地面经过地面后续处理,完成一个周期的开采,然后继续循环注水、抽卤水的开采过程,由于井下管柱需要满足注水、抽卤水两个过程,即需要满足注水吞吐的工艺,因此井下管柱较为复杂,一般只能进行单层开采,而多层分层注水吞吐开采由于需要更加复杂的井下工艺管柱,目前暂时无法实现,因此,只能开采完一层后封堵该层位,然后射开并生产另一层,整体开采速度及效率较低。对此,需要设计一种分层注水吞吐工艺管柱及相关开采方法,实现岩盐矿的分层注水吞吐开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岩盐矿分层开采管柱及岩盐矿分层开采方法,通过该管柱,注水开采过程可以实现两层的注水和生产,通过独立的通道,避免了层间干扰,而且在一个层进行生产时,另一层可以进行注水后的焖井操作,无需其它起下管柱、封层、重新射孔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盐矿分层开采管柱,主要包括油管(1)、空心杆(2)、空心泵(3)、空心顶杆(4)、外油管(5)、上封隔器(6)、内油管(7)、流道转换短节(8)、桥式通道(9)和下封隔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1)下端连接空心泵(3),空心泵(3)下端通过双扣接头分别连接外油管(5)和内油管(7),外油管(5)下端依次连接上封隔器(6)、桥式通道(9)、下封隔器(10),上封隔器(6)和下封隔器(10)座封在套管(15)的内壁,内油管(7)下端连接流道转换短节(8),外油管(5)与内油管(7)最下端通过双扣接头继续连接油管(1),流道转换短节(8)侧面与桥式通道(9)连接,外油管(5)位于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盐矿分层开采管柱,主要包括油管(1)、空心杆(2)、空心泵(3)、空心顶杆(4)、外油管(5)、上封隔器(6)、内油管(7)、流道转换短节(8)、桥式通道(9)和下封隔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1)下端连接空心泵(3),空心泵(3)下端通过双扣接头分别连接外油管(5)和内油管(7),外油管(5)下端依次连接上封隔器(6)、桥式通道(9)、下封隔器(10),上封隔器(6)和下封隔器(10)座封在套管(15)的内壁,内油管(7)下端连接流道转换短节(8),外油管(5)与内油管(7)最下端通过双扣接头继续连接油管(1),流道转换短节(8)侧面与桥式通道(9)连接,外油管(5)位于上封隔器(6)以上的部位侧面开设上过流孔(11),外油管(5)位于下封隔器(10)以下的部位侧面开设下过流孔(12),空心杆(2)套设在油管(1)内,其下端通过空心泵(3)柱塞继续连接空心顶杆(4),空心顶杆(4)内安装单流阀,所述上过流孔(11)为开放式过流孔,下过流孔(12)为破裂盘式过流孔,所述空心杆(2)与空心顶杆(4)通过丝扣连接;
所述流道转换短节包括上外管(81)、轨迹管(82)、上中心管(83)、长轨道(84)、短轨道(85)、定位销钉(86)、密封组件(87)、第一弹簧(88)、第二弹簧(811)、第三弹簧(824)、第一挡板(821)、第二挡板(825)、挡环(810)、下中心管(812)、上阀球(813)、上阀座(814)、驱动管(817)、过流通道(815)、下外管(816)、流动通道(818)、侧流管(819)、内管(820)、环形挡板(89)、拨杆(822)、侧孔(823)、活动管(826)、定位管(827)、下阀球(828)和下阀座(829);所述的上中心管(83)与轨迹管(82)固定连接,轨迹管(82)和上中心管(83)安装上外管(81)内,上外管(81)侧面安装定位销钉(86),定位销钉(86)定位在轨迹管(82)的长轨道(84)内或短轨道(85)内,轨迹管(82)两端侧面设置密封组件(87),第一弹簧(88)套设在上中心管(83)上,第一弹簧(88)上端与轨迹管(82)下端接触,第一弹簧(88)下端与固定安装在上外管(81)内壁的环形挡板(89)接触,下中心管(812)一端安装在上中心管(83)内并被上中心管悬挂,下中心管(812)可沿上中心管(83)上下滑动,上中心管(83)内腔安装挡环(810),挡环(810)与下中心管(812)之间安装第二弹簧(811);所述的下中心管(812)下端固定连接上阀球(813),上阀球(813)下端固定连接驱动管(817),内管(820)安装在下外管(816)内,内管(820)顶端设置有上阀座(814),上阀座(814)为圆周均匀分布的4个,上阀座(814)设置有与上阀球(813)配合的上阀座(814)弧面,下外管(816)与内管(820)之间的环空形成流动通道(818),下外管(816)侧面固定安装侧流管(819),上阀座(814)弧面开设有与流动通道(818)、侧流管(819)及桥式通道连通的连通孔(8141),上阀球(813)与上阀座(814)弧面紧密接触时会使上阀座(814)弧面上的连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韬唐璐璐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