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包括防沉板基板、设置在所述防沉基板上的管道模块,所述管道模块包括生产管线、清管球输送管线和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所述生产管线的侧壁连通所述清管球输送管线,且所述清管球输送管线安装有所述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水下连接器与水下清管球发射/接收装置连接,完成水下生产系统的清管作业。
Extension and connection facilities of underwater produ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设施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逐步走向深水和边际油气田,水下生产系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水下生产系统将是今后海洋油气开发生产的关键。由于水下生产系统一般都有通球和清管的需求,通常在水下生产设施(如水下管汇、海底管线终端设备)上预留有清管接口。但如果周边有新建的水下生产系统需要依托已建水下生产系统来开发,则需要通过上述预留的清管接口将新建生产系统回接到已建水下生产系统,这样就将导致已建水下生产系统失去了清管接口。另外,由于新建水下生产系统预调试过程中需要向海底管道中注入乙二醇,如果已建水下生产系统不停产,大量的乙二醇短时间内进入到已建海底管道后将有可能出现段塞流,对油气田的正常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该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可通过水下连接器与水下清管球发射/接收装置连接,完成水下生产系统的清管作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包括防沉板基板、设置在所述防沉基板上的管道模块,所述管道模块包括生产管线、清管球输送管线和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所述生产管线的侧壁连通所述清管球输送管线,且所述清管球输送管线安装有所述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进一步,所述管道模块还包括乙二醇管线、乙二醇管线阀门,所述生产管线阀门安装于所述生产管线上,且将所述生产管线分为第一生产管线段和第二生产管线段,所述乙二醇管线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乙二醇管线阀门,且所述乙二醇管线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生产管线段的侧壁和第二生产管线段的侧壁。进一步,所述管道模块上罩设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结构梁和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管道模块的上方,且通过所述结构梁与所述防沉板基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多个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与所述防沉板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顶板,且所述立柱的上端具有吊点。进一步,所述生产管线的两端安装有第一短期水下压力帽和第二短期水下压力帽。进一步,所述清管球输送管线端部安装有第一长期压力帽。进一步,所述管道模块的侧壁还连通有扩展接管,所述扩展接管安装有扩展管阀门。进一步,所述扩展接管安装有第二长期压力帽。进一步,所述顶板还设有水下机器人把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将防沉板基础、管道模块与保护结构集成为一体,提升了海上安装效率,降低了施工费用。(2)可通过水下连接器与水下清管球发射/接收装置连接,完成水下生产系统的清管作业。(3)在已建水下生产系统不停产的情况下,完成新建水下生产系统预调试过程中使用乙二醇的回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的防沉板基板和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管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管道模块的生产管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管道模块的乙二醇管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防沉板基板;2-管道模块;3-第一长期压力帽;4-第一短期压力帽;5-吊点;6-标识;7-水下机器人把手;8-第二长期压力帽;9-第二短期压力帽;10-立柱;11-斜撑组;12-水下机器人对接结构;13-结构梁;14-顶板;15-水下阀门操作圆孔;16-水下阀门操作长圆孔;17-生产管线;18-第一水下阀门支撑;19-第二水下阀门支撑;20-第三水下阀门支撑;21-第一管道支撑;22-乙二醇管线;23-第二管道支撑;24-第三管道支撑;25-第一水下连接器;26-弯管;27-第一直管段;28-生产管线阀门;29-过球三通;30-第二水下阀门;31-第二水下连接器;32-第三水下连接器;33-弯头;34-变径三通;35-第二直管段;36-扩展管阀门;37-第四水下连接器;38-管座;39-第一竖直管段;40-第二弯头40;41-第四水下阀门;42-第五水下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一种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以下简称本设施),包括防沉板基板1、设置在防沉基板1上的管道模块2,管道模块2包括生产管线17、清管球输送管线和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30,生产管线17的侧壁连通清管球输送管线,且清管球输送管线安装有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种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包括防沉板基板1、设置在防沉基板1上的管道模块2,管道模块2包括生产管线17,生产管线17的两端分别连接新建水下生产系统的端口和已建水下生产系统的端口,以实现新建水下生产系统和已建水下生产系统的连通,管道模块2还包括清管球输送管线和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30,生产管线17的侧壁连通清管球输送管线,清管球输送管线安装有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30,当生产管线17需要进行清管处理时,清管球输送管线的端部连接清管球发射或接收装置,打开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30并启动清管球发射或接收装置,清理结束后,关闭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30。具体的,生产管线17的两端安装有第一短期水下压力帽4和第二短期水下压力帽9。具体的,生产管线17的两端套设有第三水下连接器32和第一水下连接器25。具体的,生产管线17包括第一支管段27、第二支管段35、第三支管段和两个弯管段26,其中,第一支管段27、第二支管段35和第三直管段依次垂直连接,且第一直管段27与第三直管段的端部均连接有弯管段26。具体的,第二支管段35和第三直管段通过弯头33连通。具体的,清管球输送管线通过过球三通29、第一支管段27和第二支管段连通。具体的,清管球输送管线端部安装有第二水下连接器31,且通过水下连接器与清管球发射或接收装置相连通。第三直管段通过第二管道支撑23连接防沉基板1。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管道模块2还包括乙二醇管线22、乙二醇管线22阀门,生产管线17阀门28安装于生产管线17上,且将生产管线17分为第一生产管线17段和第二生产管线17段,乙二醇管线22安装有至少一个乙二醇管线22阀门,且乙二醇管线22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生产管线17段的侧壁和第二生产管线17段的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当新建水下生产系统预调试时,关闭生产管线17阀门28,开启乙二醇管线22阀门阀门,则乙二醇由未建水下生产系统的端口进入第三直管段、第二支管段、乙二醇管线22进入到第一支管段27,然后由弯管26排入进已建水下生产系统的端口,使乙二醇缓慢注入已建海底管线,从而避免段塞流的产生,可在已建水下生产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沉板基板、设置在所述防沉基板上的管道模块,所述管道模块包括生产管线、清管球输送管线和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所述生产管线的侧壁连通所述清管球输送管线,且所述清管球输送管线安装有所述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沉板基板、设置在所述防沉基板上的管道模块,所述管道模块包括生产管线、清管球输送管线和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所述生产管线的侧壁连通所述清管球输送管线,且所述清管球输送管线安装有所述清管球输送管线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模块还包括乙二醇管线、乙二醇管线阀门,所述生产管线阀门安装于所述生产管线上,且将所述生产管线分为第一生产管线段和第二生产管线段,所述乙二醇管线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乙二醇管线阀门,且所述乙二醇管线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生产管线段的侧壁和第二生产管线段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生产系统扩展回接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模块上罩设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结构梁和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管道模块的上方,且通过所述结构梁与所述防沉板基板固定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李丽娜,孙国民,王长涛,何杨,梁辉,孙雪梅,冯现洪,王凤云,顾永维,何鑫,孟宪武,杨成鹏,王道明,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