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太阳能支架的地桩法兰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22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桩体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太阳能支架的地桩法兰盘,包括桩体、支撑件及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顶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类定位孔,所述桩体底部设置有便于插入地面的尖端部,所述桩体上位于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尖端部之间设置有螺旋部,所述支撑件上一体成型地设置有两块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槽,两块所述定位板上均设置有复数个第二类定位孔,所述支撑件上位于所述定位板两端设置有与所述法兰盘相连接的连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且同时为载荷物及地桩与地面的连接提供良好的稳定性。

A flange plate of ground pile for easy installation of solar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太阳能支架的地桩法兰盘
本技术涉及桩体固定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太阳能支架的地桩法兰盘。
技术介绍
地桩普遍应用于房屋建设、铁路工程、太阳能设备等领域,是承重及稳固的关键。太阳能设备由于需要直接与阳光进行接触,通常直接安装于户外地面,而由于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及不确定性,必须保证设备能够稳定的固定于地面,地桩作为设备与地面的连接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专利号201721597516.4公开了一种地桩,包括桩体、固定于桩体上端的球形帽以及连接于球形帽上的用于固定载荷物的载物筒,载物筒的底板下侧设有与球形帽可滑动配合的球形凹槽,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地桩与载荷物之间不能调节偏心,工作人员在调整地桩与在载荷物的角度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装置能在打入地桩后根据载荷物的受力情况对载荷物进行调节,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由于桩体结构简单,插入地面过程无受力点进行发力使得安装较为繁琐且无法对载荷物提供较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安装方便且为载荷物提供良好稳定性的地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太阳能支架的地桩法兰盘,包括桩体、支撑件及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顶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类定位孔,所述桩体底部设置有便于插入地面的尖端部,所述桩体上位于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尖端部之间设置有螺旋部,所述支撑件上一体成型地设置有两块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槽,两块所述定位板上均设置有复数个第二类定位孔,所述支撑件上位于所述定位板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类定位孔相连接的连接槽。进一步的,两块所述定位板的背对面上均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栓、螺母、弹簧垫圈和防松垫圈。进一步的,所述螺旋部为螺旋法兰或螺旋叶片。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垂直水平面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盘中心设有第三类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底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与所述第三类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桩体顶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法兰盘,保证了桩体的一体性同时稳定性更高且为支撑件提供连接部位;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类定位孔,便于与支撑件完成不同位置的连接定位同时可以在插入地面时为辅助器械提供卡置部位,提供受力点,减少旋入所需要的力;所述桩体底部设置有尖端部,在插入地面时最大程度减小接触面同时减小阻力;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尖端部之间设置有螺旋部,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进而使桩体与地面连接更加紧固;所述支撑件上一体成型地设置有两块定位板,且所述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槽,方便了载荷物的卡置同时避免载荷物的晃动;在定位板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二类定位孔,便于螺丝等其他固定件能够旋入从而进一步卡死固定载荷物,从而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在支撑件上位于定位板两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法兰盘上第一类定位孔相配合,通过连接装置实现不同状态连接,保证了二者的稳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背对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实际施工中能够增大与其他安装器械的摩擦力而避免打滑产生安全事故或是因打滑而导致连接槽与第一类定位孔无法相吻合;所述定位板垂直水平面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避免因倾斜设置而导致载荷物的不稳定性;所述法兰盘中心设置有第三类定位孔,所述支撑件底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定位销,安装时定位销插入第三类定位孔,限制了支撑件与桩体水平面的相对运动,配合连接装置限制二者水平转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分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桩体部整体视图;图4是本技术支撑件整体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支撑件整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考图1至图4,一种便于安装太阳能支架的地桩法兰盘,包括桩体3、连接装置2及支撑件1,所述桩体3顶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法兰盘31,所述法兰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复数个第一类定位孔311,位于法兰盘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三类定位孔312,位于桩体3底部设置有尖端部33,所述桩体3上位于尖端部33与法兰盘31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32,所述支撑件1上一体成型地设置有两块定位板14,所述定位板14垂直水平面设置于支撑件1上且相互平行,两块定位板14之间设置有定位槽15,两块定位板14上设置有两个第二类定位孔12,位于两块定位板14的背对面上还设置有防滑纹路13,位于定位板14两端上设置有连接槽11,支撑件1与桩体3通过连接装置2进行固定连接。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装置2为机械领域内公知的连接件,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螺钉、螺母,垫圈等一切常见连接件任意相组合进行连接,故在此不做详细介绍;上述各类定位孔及连接槽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为任意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本实施例中第一类定位孔采用弯曲长条状孔,且以桩体的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排布,这样可以在安装时,支撑件转动以实现匹配的目的,第二类定位孔及连接槽均采用直线长条状孔,上述尖端部33可设置为圆锥、三菱锥或四棱锥,本实施例采用圆锥型尖端部。实施例2参照图1、图2、图3及图5,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相同构思进行变化而得到的另一实施方案,其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位于所述支撑件1底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用于与桩体3顶部法兰盘中心的第三类定位孔312相连接的定位销16,通过定位销与第三类定位孔的卡置配合限制了支撑件1与桩体3的水平方向的移动,方便第二类定位孔与连接槽的配合,提供更好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工作方式是:本技术首先将桩体通过外力使尖端部33插入地面,进一步通过电动螺旋装备使钻头与法兰盘31上的第一类定位孔311相卡置将桩体旋入地面,进一步将支撑件1上的连接槽11与法兰盘31上的第一类定位孔311相吻合,然后通过螺栓及螺钉将二者连接,进一步将载荷物如太阳能设备底部的支架放置于支撑件1的定位槽15内,最后通过螺丝旋入第二类定位孔而对载荷物实现紧密卡置。此外,上述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太阳能支架的地桩法兰盘,包括桩体、支撑件及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顶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类定位孔,所述桩体底部设置有便于插入地面的尖端部,所述桩体上位于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尖端部之间设置有螺旋部,所述支撑件上一体成型地设置有两块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槽,两块所述定位板上均设置有复数个第二类定位孔,所述支撑件上位于所述定位板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类定位孔相连接的连接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太阳能支架的地桩法兰盘,包括桩体、支撑件及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顶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类定位孔,所述桩体底部设置有便于插入地面的尖端部,所述桩体上位于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尖端部之间设置有螺旋部,所述支撑件上一体成型地设置有两块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槽,两块所述定位板上均设置有复数个第二类定位孔,所述支撑件上位于所述定位板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类定位孔相连接的连接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太阳能支架的地桩法兰盘,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定位板的背对面上均设置有防滑纹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太阳能支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培陈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富通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