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及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021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及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包括:位于地表其土壤以上的上层渗透反应墙和位于地表其土壤内部的下层渗透反应墙,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其朝向废弃矿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废弃矿山上的砂土进入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的固砂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渗透反应墙无法同时阻隔废弃矿山底部其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污染物的问题。

Permeable reaction wall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ystem of abandoned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及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及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
技术介绍
20世纪70年代,离子型稀土基本采用“搬山”式开采,即将矿山表层的植被和土壤全部剥离,获取原矿,导致原始土壤层全部被破坏。稀土采完后,矿山即以裸露基岩层(即花岗岩风化壳)的形式接受自然剥蚀。20世纪90年以来,原位浸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离子型稀土的开采,即将硫酸按和硫酸浸矿液通过注液井注入矿土,提取稀土。过量的硫酸按和硫酸浸矿液改变了矿山的地球化学环境、加速了矿山环境的恶化,使得矿山整体酸化,土壤贫瘩,矿体深部氨氮富集,导致矿区沟壑纵横、化学污染严重、土壤破坏地区植被难以存活。现有技术中的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废弃矿山其渗透反应墙只设置在地面以下,渗透反应墙无法对地面以上的渗滤液进行吸收处理,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及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渗透反应墙无法同时阻隔废弃矿山底部其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污染物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包括:位于地表其土壤以上的上层渗透反应墙和位于地表其土壤内部的下层渗透反应墙,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其朝向废弃矿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废弃矿山上的砂土进入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的固砂层。所述渗滤液为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了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体;所述残留液为所述废弃矿山内部的污染液。还包括容置架,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包括至少一个上层渗透反应模块,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插入所述容置架内构成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和/或所述下层渗透反应墙包括至少一个下层渗透反应模块,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插入所述容置架内构成所述下层渗透反应墙。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和/或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为插入所述容置架内的可拆卸模块。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和/或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为板状结构。所述容置架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容置架其位于所述地表以上的部分设置有供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和/或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插入所述容置架内部的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容置架侧部位置。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为沸石和/或膨润土材质,和/或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为沸石和/或膨润土材质。一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废弃矿山生态恢复恢复系统,包括: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所述渗透反应墙用于防止所述废弃矿山其渗滤液外溢;设置在所述废弃矿山其山体和所述渗透反应墙之间的泥沙缓冲区。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废弃矿山生态恢复恢复系统,还包括:种植在废弃矿山表面的植物,以在所述废弃矿山表面形成覆盖阻隔表层;设置在所述废弃矿山表面和/或深度方向上布置用于防止砂土流失的固沙网。所述泥沙缓冲区为与水平面夹角为0度至30度倾斜的斜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包括:位于地表其土壤以上的上层渗透反应墙和位于地表其土壤内部的下层渗透反应墙,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其朝向废弃矿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废弃矿山上的砂土进入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的固砂层。通过将渗透反应墙分别设置在地面以上以及地面以下的土壤中,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所述废弃矿山内部溢出的残留液以及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渗滤液外溢污染环境。所述渗滤液为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了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体;所述残留液为所述废弃矿山内部的污染液。2.本技术提供的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还包括容置架,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包括至少一个上层渗透反应模块,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插入所述容置架内构成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和/或所述下层渗透反应墙包括至少一个下层渗透反应模块,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插入所述容置架内构成所述下层渗透反应墙。通过上述容置架可以实现将上层渗透反应模块和下层渗透反应墙安装在容置架内,进而实现渗透反应墙简单方便的组装和更换,为渗透反应墙的安装维护带来方便。3.本技术提供的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板状结构的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和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具有安装简单方便的优点。4.本技术提供的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所述容置架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容置架其位于所述地表以上的部分设置有供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和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插入所述容置架内部的开口。从而简单地实现渗透反应墙的安装和更换。5.本技术提供的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容置架侧部位置。在容置架侧部位置设置用于安装上层渗透反应模块和下层渗透反应模块的开口,从而方便用户更换上层渗透反应模块和下层渗透反应模块,避免较高的渗透反应墙难以更换上层渗透反应模块和下层渗透反应模块的问题。6.本技术提供的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废弃矿山生态恢复恢复系统,包括: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所述渗透反应墙用于防止所述废弃矿山其渗滤液外溢;设置在所述废弃矿山其山体和所述渗透反应墙之间的泥沙缓冲区;种植在废弃矿山表面的植物,以在所述废弃矿山表面形成覆盖阻隔表层,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流失;设置在所述废弃矿山表面和/或深度方向上布置用于防止砂土流失的固沙网,上述固沙网埋入废弃矿山内部可以将废弃矿山表面的沙土包裹,从而有效地防止沙土流失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渗透反应墙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废弃矿山生态恢复恢复系统立体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层渗透反应墙;2-下层渗透反应墙;3-固砂层;4-上层渗透反应模块;5-下层渗透反应模块;6-全风化层;7-半风化层;8-基岩层;9-废弃矿山;10-渗透反应墙;11-泥沙缓冲区;12-固沙网;13-覆盖阻隔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n位于地表其土壤以上的上层渗透反应墙(1)和位于地表其土壤内部的下层渗透反应墙(2),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1)其朝向废弃矿山(9)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废弃矿山(9)上的砂土进入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1)的固砂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地表其土壤以上的上层渗透反应墙(1)和位于地表其土壤内部的下层渗透反应墙(2),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1)其朝向废弃矿山(9)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废弃矿山(9)上的砂土进入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1)的固砂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置架,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1)包括至少一个上层渗透反应模块(4),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4)插入所述容置架内构成所述上层渗透反应墙(1),和/或所述下层渗透反应墙(2)包括至少一个下层渗透反应模块(5),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5)插入所述容置架内构成所述下层渗透反应墙(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4)和/或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5)为插入所述容置架内的可拆卸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废弃矿山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渗透反应模块(4)和/或所述下层渗透反应模块(5)为板状结构。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冯秀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