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抗剥离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抗剥离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涂层。一种高抗剥离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于混凝土表面的长期活性底漆层、弹性环氧砂浆层和弹性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混凝土防护领域。
Protective c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concrete with high resistance to pee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抗剥离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涂层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抗剥离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涂层。适用于混凝土防护领域。
技术介绍
混凝土由于具有较好的抗水性、易成型、便宜易得等特点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混凝土中的毛细孔、气孔和微裂缝为二氧化碳、软水、酸雨、氯离子等劣化因素提供了通道。所有混凝土的劣化反应几乎都需要水的参与,且水也是有害物质进出混凝土的有力载体。我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修建了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直接曝露在自然界中,长期经受水浸泡或高湿度环境的影响,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劣化,为保障混凝土建筑物的寿命能达到或超过设计年限,需要对其进行可靠的防护。有机高分子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防水性,易于现场成型,是混凝土防护的理想材料。有机高分子涂层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效果是实现涂层长期有效防护的关键,通常采用正拉测试进行检测,应用中发现,即使正拉粘接强度达到3MPa以上的涂层,仍能被剥离,这通常是由于涂层结构的弹性变形能力不足或过大造成的,这样的涂层容易出现鼓泡、不耐水流冲刷、易被冰拔力破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抗剥离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涂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抗剥离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于混凝土表面的长期活性底漆层、弹性环氧砂浆层和弹性涂层。所述弹性环氧砂浆层与弹性涂层之间设有一层长期活性底漆层。所述长期活性底漆层由多层先后涂布形成的长期活性底漆薄层结合形成,且第一层长期活性底漆薄层厚度不超过0.3mm;所述弹性环氧砂浆层由多层先后刮涂形成的弹性环氧砂浆薄层结合形成,且第一层弹性环氧砂浆薄层厚度不超过1mm;所述弹性涂层由多层先后涂布形成的弹性涂料薄层结合形成,且第一层弹性涂料薄层厚度不超过0.3mm。所述长期活性底漆层采用HK-G-2环氧灌浆材料和/或HK-G-4环氧灌浆材料。所述弹性环氧砂浆层采用HK-E001弹性环氧砂浆、HK-E002弹性环氧砂浆、HK-E003弹性环氧砂浆、HK-UW-3环氧砂浆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弹性涂层采用HK-968弹性环氧涂料、HK-966弹性涂料、HK-988弹性涂料、HK-EQ环氧胶泥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弹性环氧砂浆层厚度为1~10mm;所述弹性涂层厚度为0.5~2mm。一种所述防护涂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清理混凝土基面;在混凝土表面涂布长期活性底漆,采用滚涂或刷涂工艺,同一部位至少来回涂布三遍,形成长期活性底漆层,其中第一遍的厚度不超过0.3mm;当长期活性底漆层的粘着力不低于0.1MPa,测试时沾下的底漆面积不超过10%时,采用刮涂工艺,同一部位至少来回刮涂三遍弹性环氧砂浆,形成弹性环氧砂浆层,且第一遍的厚度不超过1mm;弹性环氧砂浆层施工后48小时内开展弹性涂层施工,遇到雨淋或超过48小时或气温超过35℃等情况时,应对弹性环氧砂浆层表面进行打磨或涂刷一层长期活性底漆层再开展弹性涂层施工;弹性涂层施工采用滚涂、刷涂或刮涂工艺,对同一部位至少来回涂布三遍弹性涂料,其中第一遍的厚度不超过0.3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涂层本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弯曲强度通过化学交联反应形成的网络结构实现,力学性能适宜,对混凝土起到抗碳化、抗离子侵蚀、抗软水侵蚀、抗冲磨、抗冻融破坏、长期耐候等功能性的防护作用。涂层与混凝土基材间通过长期活性底漆发生化学交联反应实现高粘接强度和高抗剥离强度,各涂层间通过施工时间的控制或补刷的长期活性底漆,由化学反应形成涂层之间的化学交联结构实现高粘接强度和高抗剥离强度。附图说明图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为一种高抗剥离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涂层,包括依次设置于混凝土表面的长期活性底漆层1、弹性环氧砂浆层2和弹性涂层3,可根据需要在弹性环氧砂浆层2与弹性涂层3之间增设一层长期活性底漆层1。本例中长期活性底漆层1由多层先后涂布长期活性底漆形成的长期活性底漆薄层结合形成,且第一层长期活性底漆薄层薄至能看到上一道工序的基材(厚度不超过0.3mm),以增加浸润性。弹性环氧砂浆层2由多层先后刮涂弹性环氧砂浆形成的弹性环氧砂浆薄层结合形成,且第一层弹性环氧砂浆薄层厚度不超过1mm,以增加浸润性。弹性涂层3由多层先后涂布弹性涂料形成的弹性涂料薄层结合形成,且第一层弹性涂料薄层厚度不超过0.3mm,以增加浸润性。长期活性底漆为双组分环氧树脂,两个组分混合后的初始粘度≤40mPa.s,23℃处于“粘着力不低于0.1MPa,测试时沾下的底漆面积不超过10%”状态的时间≥2小时,对混凝土的渗透深度0.5mm~1.5mm,力学性能达到最终值的时间为14天到28天,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超过混凝土本体抗拉强度,弹性模量4000MPa~9000MPa,例如HK-G-2环氧灌浆材料、HK-G-4环氧灌浆材料等。弹性环氧砂浆层2作为找平层,其弹性环氧砂浆由三个组分构成,找平层将孔洞填补完成后高于混凝土基材的整体厚度为1mm~10mm,三个组分混合后的终龄期抗压强度30MPa~70MPa,抗折强度12MPa~30MPa,弹性模量2500MPa~4000MPa,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超过混凝土本体抗拉强度,例如HK-E001弹性环氧砂浆、HK-E002弹性环氧砂浆、HK-E003弹性环氧砂浆、HK-UW-3环氧砂浆等。弹性涂料为聚氨酯改性环氧或环氧改性聚氨酯,由两个组分构成,涂层厚度0.5mm~2mm,其终龄期的拉伸强度5MPa~20MPa,断裂伸长率12%~180%,弹性模量500MPa~2500MPa,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超过混凝土本体抗拉强度,例如HK-968弹性环氧涂料、HK-966弹性涂料、HK-988弹性涂料、HK-EQ环氧胶泥等。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基面清理,可采用压力可调的高压水射流清洗机或角磨机或抛丸机对混凝土基面进行清理,应控制清理的程度,清理后混凝土的外观应有明显改变,露出骨料截面,清除灰尘,保持基面干燥。涂布长期活性底漆,可采用滚涂或刷涂工艺,同一部位至少来回涂布三遍,以保证底漆充分浸润混凝土表面,每一遍形成一层长期活性底漆薄层,涂布后的混凝土在1小时内不出现露白现象,否则应补涂底漆到不露白,在底漆处于“粘着力不低于0.1MPa,测试时沾下的底漆面积不超过10%”状态时,开展下一道工序。弹性环氧砂浆找平,采用刮涂工艺,刮涂操作时应对同一部位至少来回刮涂三遍,每一遍形成一层弹性环氧砂浆薄层,且第一遍的厚度不超过1mm,以保证与上一道工序后的基材充分接触。施工后48小时内开展下一道涂层施工,遇到雨淋或超过48小时或气温超过35℃等情况时,应对表面进行打磨或长期涂刷活性底漆再开展下一道涂层。弹性涂层3施工,可采用滚涂、刷涂或刮涂工艺,涂布作业时,对同一部位至少来回涂布三遍,每一遍形成一层弹性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抗剥离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于混凝土表面的长期活性底漆层(1)、弹性环氧砂浆层(2)和弹性涂层(3),所述长期活性底漆层(1)采用HK-G-2环氧灌浆材料或HK-G-4环氧灌浆材料涂布于混凝土表面后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剥离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于混凝土表面的长期活性底漆层(1)、弹性环氧砂浆层(2)和弹性涂层(3),所述长期活性底漆层(1)采用HK-G-2环氧灌浆材料或HK-G-4环氧灌浆材料涂布于混凝土表面后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剥离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氧砂浆层(2)与弹性涂层(3)之间设有一层长期活性底漆层(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抗剥离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期活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明,吴启民,林忠华,王丽娟,程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